“三人婚礼”闹剧折射社会浮躁:当流量狂欢撞上法律底线

娇小白成长日记 2025-04-17 19:27:34

4月17日,一则荒诞的“双新娘婚礼”海报在贵州毕节引爆网络。这场由前妻、未婚妻共同参演的婚姻闹剧,最终在警方介入下草草收场。值得深思的是,这场闹剧从策划到发酵的全过程,暴露出当下社会三大病灶。

其一,法律红线沦为流量道具。当事人将《民法典》明令禁止的重婚行为包装成“创意婚礼”,世纪佳缘宴会中心的预订系统竟成为其表演舞台。酒店事后声明中“未如实告知”的辩解,更暴露商业机构审核机制的形同虚设。

其二,婚姻神圣性遭遇解构危机。新郎官W某将离婚登记、婚约承诺统统异化为短视频素材,两位女性角色在镜头前的配合演出,折射出部分群体对婚姻契约精神的轻慢。这种将人生大事降维成“闹着玩”的娱乐化倾向,正在消解传统价值根基。

其三,网络推手制造的道德洼地。事件发酵过程中,不乏自媒体将“一夫二妻”作为猎奇标签疯狂传播。某平台数据显示,相关话题阅读量6小时内突破2亿,这种“审丑经济”的狂欢,恰是网络空间价值失序的典型症候。

警方及时叫停值得肯定,但教育劝导的处置力度,与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否匹配?当“黑红也是红”的投机心理撞上婚姻制度的铜墙铁壁,我们更需警惕:任何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艺术”,终将付出比流量更昂贵的代价。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