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说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畴咨国内,举其俊茂”,“兴太学,修郊祀,纠正朔,定纵观,协乐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星期过后,命令文章内容,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具备“远见卓识”。
司马光就说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街过度,使老百姓疲敝,起为术士,其因此异于始皇帝者无几矣”。
汉武帝的历史评价
司马光对汉武帝的指责可以说丝毫没有留情,但他终究是个大历史学家,指责完以后,他笔锋一转,公平地称赞了汉武帝的优势:“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坏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纪律严明,晚而改了,顾托得人,此其因此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班固把汉武帝放到历史时间发展趋势的江河中,偏重于历史贡献,因此褒超过贬;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家,社会道德评定的寓意较为深厚,要不是贬超过褒,至少也是褒贬不一;她们得话都无失价值。
但是,后代与班固的目光同样,更重视汉武帝的历史贡献。因而,“雄才大略”几乎成了汉武帝的第一定冠词,刘修明写汉武帝即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作书名,但是,历史学家的严谨使他们的评语透露着抽象和理性,使我们体味不到汉武帝作为一个人的生动气息。
汉武帝在位期间各种财力浪费
汉武帝在位50多年,创建了一系列的雄才大略,北伐匈奴人,南平市闽越南越,于西北设郡,开边兴利,砥砺前行,对民族作出了具历史意义的奉献。
但是,由于武帝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也做了不少不利于社会发展和对人民有害的事情,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给人民带来极大苦难。例如: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了奖赏那些对匈奴讨伐有功的将士们花费了50万两黄金,这相当于汉政府一年国库的总收入。
然而,汉武帝从即位到临终用兵四十余年,大小战役不计其数,可想而知,其军费之大早已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
武帝在位期间,经过几十年对外战争,已经是“海内虚耗”。
汉武帝同秦始皇一样爱出巡
每一个专制集权的国家都有助于统治者养成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武帝同秦始皇一样,也喜欢巡游。他曾先后出巡十几次。这在他即位之初便显现出来了。
汉武帝即位之时,年仅16岁,这正是顽皮的年龄,加之窦太后大权独揽,用不着他处理国事,做了几年逍遥天子。
武帝极好犬马生活,在宫苑驰马纵犬乃是常有之事,而且还常常微行出郊几十里,穿越农地,远游狩猎。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北至朔方(今蒙古乌拉特前旗南)阅兵,意在向匈奴炫耀军威,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南下登中岳嵩山,东巡海上,至泰山封禅。最后,沿海北上至碣石(今河北昌黎),转向西沿北郡经九原(今蒙古包头西)折回长安。
全程一万八千余里,所到之处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金钱以巨万计。其奢侈程度与秦始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结
武帝的宫廷生活更是奢侈糜烂,声色之徒,食色不厌。武帝宫廷生活的基本内容便是声色妃嫔之爱了。武帝纵情恣欲,荒淫享乐,出同辇,入同宿,不能一日无女子,后宫纳美甚富,竟达七八千之众。
汉武帝的“多欲奢靡”基本耗尽了文景之治留下的物质财富,导致中央财政捉襟见肘,民怨四起,导致了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幸好他晚年有所悔悟,推行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行抚民富民政策,这才避免了自毁江山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