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缘宫是现在华阳街道仅存的一座道观。
我前些日了去画过,还现埸出过故事。今天到时一看,又是去过的……
看起来,成都附近的庙,观都被我画完了。
不管何时何地,国内国外,我是一个見庙就进,遇佛不拜的傢伙。
什么原因喃,因为我对庙里庙外的文化太感兴趣。
中和埸附近有个石羊埸,石羊埸外有座近慈寺,我在中和照相馆当徒弟娃时,每年大年三十到初四那里就是我以文养文的服务点。
近慈寺的古老和精美,至今都还让我念念不忘,我的朋友海山法师,就是从那里出来当上四川省佛教协会秘书長的。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的需要?也不知道那时侯谁在成都当市長?!在一个瞬间好端端一座文化古迹就被推平,分成了“继电器”和“震流器”两座工厂。两个厂?!这个庙的面积可见之大……
辛好现在有耿彦波去大同当市長,换了张彦波王彦波都不行,现在,兴许大同人体会不到文化保留和修复的好处,当然,也不会万人跪拜去请耿市長留任,也不会为他人还活着就塑像于世了……人事善恶,真是如影随行呀!
扯远了,还说万寿宫和中兴埸。
有一本著名的《华阳国誌》帮了中兴埸,当年成都一分为二,一是成都县,一是华阳县,都属成都府管,而且,两个县的县衙都在现在的政府街上。
华阳县从成都迁出經琉璃埸和中和埸的短暂停留,最后定居中兴埸,中兴埸就成为华阳县府。现在,万缘宫就归属了华阳街道。
当年的华阳是热闹的,用茶叶铺说话,我父亲的茶叶铺“立大茶号”在中和埸,但中兴埸的几家茶叶铺都和他有点瓜角,老板们都叫他大哥。
在幼儿园时父亲就经常帶着我去那里,他好象总有太多的事,所以,那里的茶叶店老板我都很熟,现在还记得喻世倫,燕士海,高明如和卖茶水的王孟修,我父亲死的时候王孟修就坚决要把我父亲埋在他乡下的自留地里……
可见他们的兄弟情深,而且都是生意人。
万缘宫与万人结缘,但好象和玉帝老儿不大对付,我爬上玉皇楼去看他时,他住的三楼竟被一把锈锁虚锁着,进去一看,就仅有玉皇大帝一个人拿着一道圣旨在那里,托着宝塔的李靖和他带着一个圈的儿子哪吒都不知道跑到哪里打秋风去了?四周没见一个神,玉帝竟被现在得道之人锁在里面做深刻反思……
我想,就是权倾天下的玉皇大帝,尽管还住在自己的玉皇楼上,没有点实力还真是不行。
昨天,听说我们的鸡又下了一个不属于核武范畴的蛋,让好多靠打仗挣錢的人脑火得很……
让我心里真呀嗎的真高兴!
不服来战!就是条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