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在想跳槽到哪个行业,其实,最重要的是跳槽到哪类单位。
不久前,统计局公布的一份最新统计年鉴,透露了这一重要信息。
从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过去十年中,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年收入总体上明显高于私营单位的平均年收入。
换句话说,在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工作的工资比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工资高不少。
去年,就全国平均来看,私营单位的年薪首次超过6万元,同比增长近9%。
但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年薪已突破10万元,平均近11万元,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约9.7%。
由于各大企业都措手不及的疫情因素,在2020年的时候,很多单位的年均工资都出现了“滑梯式”下降。到了2021年,很多企业都努力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所以工资出现了一定的增长。
不管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都是处于增长状态,但是我们把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放在一起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的高出很多。
单看2021年一年的数据,两者的平均工资就差了4万元,换算一下就是在非私营单位的人会比在私营单位的人一个月多出三千多块。
哪怪很多人说,现在不是选金融还是IT的问题,而是选私营还是非私营的问题。
那为什么非私营单位会比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高出那么多呢?
非私营单位最主要的就是工资稳定,除此之外各种福利都非常齐全。
在国企上班的,或者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都是我们口中的铁饭碗,因为他们除了基本工资之外,还有公积金以及各种过年过节的红包奖金,换算下来他们的实际工资是比较高的。
也有人会说,在私营企业上班的人也会有年终奖之类。
不可否认,私营企业有一些人的工资是非常高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私营企业都会发放年终奖之类的福利奖金。
私营与非私营单位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非私营单位的工作“铁”啊。
可能在以前大家还没有意识到有多“铁”,在经历了这次疫情的影响之后,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拥有一个“铁饭碗”有多重要。
在这几年疫情的影响之下,很多公司都存活不下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人失业了。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工作又不好找。
但是拿着铁饭碗那些,就不用担心这个,哪怕是封控,在家收入也不减少。
大家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特别是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之后的人们,更能看出公务员的底气。
我的一位读者小王就是考公大队的一名,他的亲身经历很有代表性。
在决定回家考公务员之前,他在上海某公司上班,平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工资有一万出头,生活也算过得去。
但是面临着昂贵的房租以及上海一线城市的消费,几乎月月花光。
而且几乎连轴转的加班以及出差,干了几年却熬坏了身体,各种小毛病不断。
在疫情爆发之后,身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受到的波及自然不小,公司也受到影响,生意也大不如前,小王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老家考公务员。
就在今年,好消息的来临,他考上了公务员。
问及他考上公务员的感受,他坦言说:“从月薪一万到现在月薪五千,工资确实不如以前,但是现在生活规律稳定,有时间陪父母,自认为值得。”
在大城市不断的跳槽的人,难道真不如跳进公务员或国营企业?
确实,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非私营单位相较于私营单位会更加安稳平淡一点,也没有私营单位那么内卷。
但是在私营单位上班相对非私营单位来说,多了一份机遇和挑战,很多人就会靠着那一份机遇和挑战,站在了很多人触及不到的位置。
所以,每一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在毕业之后选择在大城市努力奋斗的;有的人在大四的时候就已经在为公务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也有的人在大城市奋斗累了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你是哪一类呢?
PS: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点个“关注”吧!
我一年也没超过三万
想想年薪,想想存款,作为单身狗和狗不理的你们,你们有房吗?你们养的活自己吗?所以,生存第一步,别好高骛远了
这些给我们看干嘛?给那些女的看,给那些彩礼要二三十万的老丈母娘看
和男足一样三百万[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