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点吧,时代变了!美国人,还真离不开中国货!该急的是他们!

听风人 2025-04-20 11:29:16

前两天,有不少人在笔者的留言区评论,认为中国货对于美国人、美国市场而言,毫无竞争力。仿佛只要川普一加关税,中国产品就会被取代。

例如,下面这些留言:

然而,时代早就变了,笔者在这里直言,美国人还真就离不开中国货。

不信?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盘点一下,为什么中国产品对美国人而言,是无法取代、非买不可的。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笔者分为“技术垄断”、“量价优势”,这两大类,进行介绍。

先说一句,本文篇幅较长,耐心读完,看完结尾,你一定会有收获。

技术垄断的产品

战略矿物

说到战略矿物,稀土、坞、镓、锗、石墨和锑等等等,这些真的是中国手拿把掐、说一不二的了。

咱们就以稀土为例。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控制了全世界约80%的稀土产能。没有中国的稀土,美国的军工、芯片制造等领域基本都要歇菜,一点都不夸张。

现在的高科技,激光、永磁体、风力发电、甚至包括人工智能用到的AI芯片,哪个不需要稀土元素的。

有人可能会说,稀土又不是只有咱们家才有,乌克兰、甚至美国自己也有很多稀土矿啊!

这话没说错。但问题是,先进的稀土加工技术,也在中国手里啊!

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全球领先,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还能保证高纯度和稳定性。

举个例子,稀土元素分离技术,中国的专利和工艺占据了全球的90%以上。

美国虽有稀土矿,但提炼技术落后,成本高得离谱,成品质量还不如中国的。别说大规模量产了,连实验室阶段,都得烧钱烧到手软。更别提,中国还掌握了稀土产业链的中下游,从冶炼到成品应用,几乎是“一条龙”服务。

其他国家想追?十年八年能追上,就烧高香了。

锂电池与新能源产品

不好意思,这块,也是中国的强项。

美国购买的锂离子电池中,80%来自中国,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最典型的品牌代表,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宁王”——宁德时代。

此外,中国在光伏组件、永磁铁(新能源设备关键材料)等领域的全球产能,占比也超过60%,美国短期内,根本无法找到同等规模和质量的产品,来替代中国进口。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又不傻,现在这些技术抓在中国人手里,美国肯定已经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了,以后肯定会联合盟友来做,不买中国的。

先不说美国的这些所谓“盟友”,现在被川普这样反复背刺,还会不会尽弃前嫌、听美国的号召,一起来做产业链。

我先假设他们会合作,那么成功的机率大吗?

我正好有个绝佳的例子,欧洲电池厂——Northvolt。

已经破产的欧洲电池厂——Northvolt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欧洲电池救星”,还没立项之前,就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要打破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的垄断”……

Northvolt,从2016年筹备至今,投入了数十亿欧元,工厂建了,设备买了。

一看产量?哦豁,连中国一家中型电池厂的零头都比不上。不仅如此,该厂的管理据说非常混乱、品控不好、产品供应也不稳定,在2024年初,干脆直接宣布破产清算。

这家公司,就是当下西方国家制造业的缩影。欧洲想靠它翻盘,最后却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量价优势的产品

介绍完了咱们的绝对垄断产品,再来看看“量价优势”产品。

所谓“量价优势”,就是说,美国确实有希望联合盟友来生产,但是要么价格过高,要么产量不足,难以满足美国的需求,因此只能购买中国商品。

工业机械与零部件

下面这张图,来自于海关总署,可以看到电机、电气等设备和零部件,占到了我们对美出口的“半壁江山”。

这类产品,包括哪些呢?

比如,大疆无人机,在美国民用无人机市场的份额,保持绝对领先地位,长期稳定在80%以上,连美国的军方都在用。美国想尽了办法,都没办法彻底禁止。没办法,产品太优秀。

比亚迪,电动公共汽车。美国纯电动大巴市场中,每10辆就有8辆来自比亚迪进口,覆盖全美30多个州的公共交通系统。

又比如,振华重工的“龙门吊”,在美国港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美国几乎所有大型港口,都使用他们家的设备。之前,奥巴马演讲的时候,还特意把“振华重工”的logo遮起来,闹了笑话。类似的,还有三一重工的起重机。

民用领域,国产商品表现也不俗。最典型的例子,例如,空气炸锅,深圳晨北科技(VeSync)的产品,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销量榜的前三名,市占率排名第一。

还有一堆,机械、电气设备的零部件,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依赖也非常严重。这里我们就不开展说了。

医药原料与中间体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化工产业体系。也得益于此,咱们形成了,从基础化工原料到中间体,再到原料药生产,无缝衔接的产业链。

这种完整的产业体系,产生了很好的规模效应,大大降低了药品的单价成本,让咱们中国具有了难以撼动的价格壁垒,占据了全球相当比重的市场。

例如,维生素C、头孢类抗生素等,中国占全球产能超过60%。就美国单一市场而言,美国购买的原料药中,中国来源占比约为40%-50%。部分药品,例如美国人常吃的布洛芬,咱们的产品占到了95%。

其他日用、文化产品

这一块的品类就非常多了,衣服、鞋子、玩具都可以算在内。

说实话,这些商品确实技术含量不高。美国如果咬咬牙,强行给中国加关税,或者不进口中国的东西,不是不行,但代价就是,自己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必然会大幅下降。

例如,家具方面,中国占他们进口总量的44.1%,涵盖沙发、床具、办公家具等品类。美国消费者,非常喜欢中国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以及多样化的设计。例如,宜家(IKEA)等大品牌的核心产品线,都是由中国工厂代工的。在广东的朋友们,应该也知道,有很多做跨境电商的,对美市场做的就是家具行业。

玩具行业,美国市场约有60%多的商品,购买自中国。包括乐高积木、芭比娃娃等国际品牌的代工生产。中国工厂在模具开发、塑料成型等环节的技术积累形成壁垒,价格又非常低廉,自然会场具有竞争力。

国外网友自述

以上数据,都是笔者从网上的资料整理而来。

为了更加印证这些信息,笔者这里,直接把美国人的心声贴出来。

让大家一起看看,如果失去了中国的商品,美国人会怎么想?

请注意,这篇感想,是这位美国老哥两年前分享的。

开篇他就说,“会遭受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股市崩盘”。

看看最近美国股市的表现,他算得上是预言家了。

果然,只有美国人,才最懂美国自己。

结语

现在已经是2025年了,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些年国内的发展太快了,很多普通老百姓似乎还没适应过来,对于中国的真实实力,没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告诉大家,咱们国家现在越来越自信,对美国和川普寸步不让,都是有原因的。

中国的产品,无论从技术水平、从质量、从价格、从产量,都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传统工业国家。

别的不用多说,这些年家家户户都吃得饱、穿的暖,用的东西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先进,以前只有过年才吃得上的荤腥,现在顿顿吃、吃到有些反胃了。

这些,我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吧。

当下,我们正处在从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的关键阶段,相信国家就完事了!

如果你身边也有搞不清状况的朋友,也可以转载这篇文章,给他看看!

#媒体:美国忽略了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中国的“奉陪到底”有强大底气#”

0 阅读:3

听风人

简介:保持学习,保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