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卺之欢”:从葫芦瓢到百年好合的冷知识

荔枝聊过去 2025-03-13 15:34:45

婚姻自古被视为人生大事,无论是男子成年当婚,还是女子及笄当嫁,婚礼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与祝福。现代人参与婚礼时,常能在喜庆的礼堂装饰中,或亲友献上的贺词里,见到“合卺之欢”这一成语。其意大致为祝愿新人和谐美满、百年好合,洋溢着喜庆之情。

许多人对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及其背后的典故知之甚少,尤其是“卺”字,陌生而神秘。它究竟何意?如何发音?“合卺之欢”又蕴含怎样的故事?今日我们将深入探究,揭开这一古老习俗的面纱,既有趣味,又增见识!

“卺”是啥?苦葫芦的逆袭

“卺”这字老得掉牙,读作“jǐn”。话说远古时候,咱们祖先就种起了葫芦,那会儿不叫葫芦,叫“瓠”、“匏”、“壶”,《诗经》里还提过“八月断壶”,说的就是它。这玩意儿长得圆滚滚,可有个品种偏偏苦得没法下嘴,吃一口皱眉头,干脆就起了个名字叫“卺”。不能吃咋办?聪明的老祖宗不浪费,把苦葫芦掏空当水壶酒罐,剖成两半还能舀水,实用得不得了。苦是苦了点,可人家愣是靠功能翻了身!

周朝婚礼的“苦甜交杯”

到了周朝,礼仪这东西开始深入人心,结婚更成了大事,流程多得能把人绕晕。不过每一步都有讲究,透着浓浓的文化味儿。比如交杯酒,古代就有,可不是随便拿俩杯子碰一碰,而是得用上咱们的“苦葫芦”——卺。葫芦在民俗里地位不低,“瓠”、“壶”跟“福”谐音,“芦”又像“禄”,福禄双全的好兆头让这苦家伙摇身一变成了婚礼明星。

流程是这样的:拿个苦葫芦剖成两半,用红线连着,里面装上美酒,新郎新娘各拿一半,齐刷刷喝下去。《礼记》里说:“用卺是因为它苦。”葫芦苦,酒甜,新人一起喝这杯“苦甜酒”,寓意夫妻同心,能共苦也能同甘,日子越过越美。这就叫“合卺礼”,简单又浪漫,满满的祝福全藏在这瓢里。

从“锁卺”到交杯酒的演变

这仪式后来还升级了。南北朝时,新人喝完酒不光是喝完拉倒,还得把两半卺合起来,用红丝带绑紧收藏,叫“连卺以锁”,寓意团圆永不散。到宋朝,苦葫芦退场,换成了木杯子,慢慢演变成如今的“交杯酒”。形式变了,可“合卺之欢”这词儿愣是留了下来,婚礼上还是绕不开它。为啥?因为不管用啥道具,那份对幸福婚姻的盼头,从古到今一点没变!

苦葫芦的甜蜜传承

“合卺之欢”,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从苦葫芦里挖出来的甜蜜祝福。古代新人用它共饮,许下同甘共苦的诺言;如今咱们碰杯祝福,图的还是那份和美。这故事,既有老祖宗的智慧,又有点冷幽默——谁能想到,一个苦得要命的葫芦,竟成了爱情的见证呢?下次婚礼上再看到这词儿,你可得偷着乐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