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诗人三毛自杀前旧照:眼神满是哀伤,47岁用丝袜在卫生间自缢

星空牧歌 2024-12-30 14:39:00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三毛就像是日落的余晖,虽然没有初升太阳的活力四射,但是也充满了特殊的光辉,她将自己的经历和畅想写进书里,让每一个看到书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不同魅力,哪怕其中还还包括了许多挫折和痛苦。

在不少人心中,三毛就是“自由奔放”女性的代表,她能够说着嗲嗲的台湾话,也能够游迹在粗狂荒凉的撒哈拉沙漠中。

一个看透世间事的女子对待生活总有特殊的见解,也正因如此她新潮的文笔才能够吸引人,可这样一位果敢有魅力的女性却自缢而亡,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在不少人看来,三毛就是一个“流浪诗人”,她讲述了她所经历的一切,也包括自己的爱人。

世人对三毛的印象总是带着一些神秘色彩的,因为她所公布的照片基本上也都是在国外地区,在百废待兴的时代,三毛就像是特殊的存在,总能带给人们新奇感。

那么三毛又是为何想要独自“流浪”?这其中是否和家庭有关呢?这个问题想必许多人在看到三毛的故事之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好奇。

毕竟即便在热情又随性,也不会选择出国去度过漫长又没有目的地的生活,但是实际上三毛的原生家庭是非常幸福的。

她的父亲在得知女儿想要远走他乡的时候,并没有一味的打压,而是非常支持她的想法,哪怕家中已经没有太多钱财,她的父亲也会四处借钱,只为满足三毛的愿望。

在家人看来,三毛从小就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她不会被拘束在规矩中,她的世界观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规则,只有她去改变世界,世界的观点却不会影响到她。

她的家人也从来不会对她施加压力,都是尽可能的帮助她减缓内心的焦虑。

而三毛在国外的日子,远没有她书中所描述的那般“自由”,反而许多时候三毛都处于一个非常焦虑的状态。

家里人远在天边,也不知能够如何做,只能不停的给她汇款,希望三毛在外的生活能够好一些。

后来三毛的书开始在国内发售,一时间就成为了畅销书作家,在墨守成规中人们能够看到这样一位不被规矩束缚、捆绑的作者,那难以言喻的喜悦心情,全部变化成为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也正因如此,三毛的书成为了售卖榜首,并且签售会、演讲等前来围观的人也非常多。

在她的家人回忆中,有一次甚至拥挤到三毛自己都进不去会场内部,不过对于家人来说只是希望她快乐,所以无论三毛多出名,在家人面前,她都只是三毛而不是“当红女作家”。

三毛在流浪的过程中是孤独的,没人能够在奔赴异国后去享受那份专属于一个人的静谧,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由黑暗所带来的孤独,即便是三毛也难以抗拒,因此不少人也会称三毛就是一个带着“破碎孤独感”的文人。

因此三毛对于感情的渴望和宣泄,远比常人要看重的多,这也是为何她会在心爱之人离去后,一直处于伤怀中难以自拔。

三毛的爱人大家最熟悉的也就是荷西,因为她是三毛书中的“男主角”,也是三毛不少故事的“亲身经历者”。

两人的相遇也是偶然,当时三毛正在马德里上大学,因为圣诞节的到来,荷西鼓起勇气给三毛带去了礼物,但是因为两人的年龄差距,加上三毛在感情中一直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

没有人能够永远的“留下她”,因此三毛为了不耽误荷西,第一次的“示好”也是以失败告终,但荷西对三毛却是念念不忘,哪怕时隔六年,他都依然思念着三毛,并且托朋友带去了他的一张照片和一封信。

那时候的三毛正处于情感悲痛的时期,因为她的未婚夫不幸离世,因此二次“示好”,因为不合时宜,所以反响平平。

可荷西就像是“三顾茅庐”的典范,前两次都没有成功,他也没有放弃而是私下找到了三毛的朋友,两人共同商议后决定给三毛一个惊喜。

也正是这个远在异国的惊喜和被人惦记的甜蜜,让三毛接受了荷西,两人从确定关系到结婚仅仅只相隔了7个月。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是相互的,对于彼此的爱都是汹涌澎湃的,三毛的个性一旦陷入其中就无法抽身。

因为荷西的工作点太远,所以不能时常的相处,三毛也会尽可能去减少二人之间的距离,不顾会遇到龙卷风的危险,也要骑车横穿沙漠,只为接到心爱丈夫。

而荷西对于三毛也同样如此,因为两人的地域差异,因此在荷西第一次见到岳父岳母时,下意识的想要称呼他们为陈先生、陈太太。

可是对于三毛来说中国的传统不能乱,因此也希望荷西能够叫他们“爸爸妈妈”。

对大众来说,这一声或许非常简单,但是对于一个从未经历这些的西方人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

三毛并未强求,但荷西却牢记了三毛的“渴望”,因此在茶余饭后他主动的称呼三毛的父亲为“爸爸”,在三毛看来这就是荷西对他没有言说却汹涌深沉的爱。

可是爱有多深思念也就有多深,意外的到来让三毛“丧失”了生活和前行的动力,原本以为只是一次单纯的告别,不曾想却成为了永远。

三毛的父母即将离开岛上的时候,出于对父母的不舍,三毛陪同他们一起离开了岛上,荷西还在离别时亲昵的嘱咐三毛早点回家,可等到三毛再次听到荷西的消息时,却是他因为潜水发生意外而离世的消息。

巨大的打击让三毛难以承受,直接晕了过去,在这个过程中,三毛甚至想要陪着荷西“一起走”。

在三毛的书中也都能感受到她对荷西那如潮水一般的爱意,可是作为三毛的家人和朋友,又怎么会希望她就此沉沦呢,因此当时不仅家人劝慰,同为作家的好友琼瑶也是登门劝慰她。

琼瑶一直陪在三毛的身边,直到三毛答应她“绝不自杀”,琼瑶这才放心离去,但是这个承诺三毛终究还是没能做到。

荷西的离世让三毛备受打击,因此情绪也时常紧绷,在家人看来,她的离世也是“早有预谋”,姐姐陈田心曾公开的说过“家人都知道她终会有那一天”。

并且在家人看来,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风情和荷西的爱情都带着几分“虚假”,因为在三毛的家信中,撒哈拉满地的粪便和垃圾,让爱美的她难以接受,而之所以不离开并不是因为异国风情的吸引,而是为了挣钱。

荷西和她的感情也并不是永远都在甜蜜中度过,反之两人也会争吵,荷西也非常容易动怒,只是在三毛看来一个人的长处比短板更多,那他就是值得托付的。

她的家信和书中给人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家信中的点滴才是三毛内心煎熬的缘由,也是她离世的原因。

在她离世前刚出版了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也是三毛亲自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台湾荣民总医院逝世,终年47岁,三毛住院是因为子宫内膜肥厚,并且还接受了手术。

可就在术后的第二天,医院女工就发现了被尼龙丝袜吊颈而亡的三毛,现场并没有留下任何一封遗书,警方在检验后也发现的确属于自杀。

可坊间却一直流传着三毛有一封“绝笔信”,实际上这封信件的确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在三毛自缢的现场,而是被她夹在了绝唱作品《滚滚红尘》中,后来被挚友眭澔平发现并且公布了出来。

这封信就是三毛最后给世间的“留言”,并且信件中的开头很有意思,没有任何特定的指向,而是用了“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作为了整封信的开场。

不少人都看不明白三毛这封信究竟是写给谁,又或者想要表达写什么,后来她的挚友眭澔平出版了一本名为《三毛的最后一封信》,并且将其中“暗喻”的信息都做了详细的解码。

其中那句“敦煌飞天”在眭澔平看来,就是三毛已经有了“自杀”的念头,信中的小熊指的就是眭澔平,因此这封信也才会出现在眭澔平手里珍藏的书中。

那本书也是三毛在自杀前几天送给他的,并且眭澔平的电话里还有三毛离世前几天拨通的最后两通电话,因此眭澔平对于三毛最后一封信的解读,想必也是比较准确的。

三毛的离世虽然充满了太多悲情,但是一个看透“旷野人生”的女人,她所说的“敦煌飞天”也许就是她最好的归宿。

三毛的文学作品现如今依旧被我们阅读着,她的故事就像是一个“正反两面”不同的版本,展现在世人眼中的是自由、热情、随性,但在家人和挚友的眼中她也是孤独、脆弱、单纯的存在。

在三毛的故事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她飘荡的愁绪,也能够感受到她对荷西不顾一切的爱恋,她是文学界无法抹去的一束光。

了解她,读懂她的故事,参透她悲情却又洒脱的一生,这时候你再来回看自己的过往,就如同茅塞顿开一般不再纠结,自由洒脱才是人生“旷野”最好的解答。

参考资料:

光明网——三毛的最后时光 《 文摘报 》( 2011年01月15日 06版)

央广网——[人物]三毛“最后一封信”首度全解码 死因仍然成谜 2011-01-05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