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的二姑从海南旅游归来,兴奋地与我分享了一张她在当地一座古宅中拍摄的照片。画面中,一面斑驳的老墙映入眼帘,而墙上若隐若现的墨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照片中的字迹,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透露出不凡的气韵。我仔细端详,终于辨认出其中的一句:“汽笛一声肠己断”。这七个字,每一个都蕴含着深厚的书法魅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汽”字部首“氵”,在毛笔的挥洒下,仿佛流水潺潺,灵动而自然。三点水笔势连贯,轻重有致,既表现了水的柔美,又不失力度。而“笛”字的竹字头,则以挺拔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坚韧与高雅。两笔短横,一笔长竖,简洁而富有生命力。
“一”字作为过渡,虽简单却至关重要。它的一笔直下,如利剑出鞘,干净利落,为接下来的字势奠定了基础。“声”字的部首“士”,结构紧凑,笔画稳重,与下方的“生”字部分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肠”字较为复杂,但每一笔都恰到好处。月字旁的撇、横折钩,以及内部的笔画,都显得游刃有余,既有力度又不失柔美。而“己”字则以其独特的结构,与“肠”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字更加生动有趣。
“断”字的立刀旁,笔势犀利,如刀削斧劈,与右侧的“斤”字部分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个字结构紧凑,笔画有力,给人以斩钉截铁之感。
这七个字呀,每个部首、每一笔画,都能显露出书写者扎实的功底和与众不同的风格。笔力特别刚劲有力,有时重得就像要崩下来的云彩,把那股子大气势给展露出来了;有时轻得跟蝉的翅膀似的,把细腻的感情给透出来了。墨色的变化那叫一个多,浓的淡的、干的湿的之间,全把书写者的巧妙心思给体现出来了。
我心里清楚得很,这墙上的字可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它承载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见证了历史的各种变化。虽说现在还不晓得这字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背后有啥故事,可我已经着急得不行,就想自己去那座古宅子,亲眼看看这书法艺术到底是啥模样。
蛇年就要到了,在这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时候,希望咱们都能心里怀着对文化的敬重,接着往前走。在这儿,也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事顺心!让咱们一起盼着,新的一年里,能有更多的文化宝贝被发现、被传承。
汽笛一声肠己断从此天涯孤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