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让盲人重见光明,日本干细胞技术再次引发全球轰动:据《柳叶刀》报道,2024年11月7日,日本科学家首次使用干细胞恢复了4名患者的视力。
但在科研界,这不算稀奇,早在2020年,复旦博士吕垣澄便已利用细胞重编程帮助小鼠重见光明,彼时,该研究成果被顶级期刊《Nature》评为“TURNING·BACK·TIME(岁月倒流)”并荣登封面。
不仅如此,2012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因细胞重编程(iPS细胞)荣获诺奖,我国科学家邓宏魁紧随其后,于次年创立化学重编程技术,被《Nature》证实“解决了底层技术瓶颈,开启iPS细胞3.0时代”。
有人乐观预测:在干细胞领域,中国已反超日本,领跑亚洲,果真吗?
01诺奖傍身,日本跻身干细胞“新贵”
科学家发现,延缓衰老的关键钥匙就是人体的干细胞。
作为万能细胞,干细胞不仅可以变身其他细胞,像万能后备军一样随时替补,还能帮助调节免疫,减少炎症,被《Time》认为是“20世纪末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首”。
但正如《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争议及对政策的影响》一文所言,多年来,此前研究以胚胎干细胞为主,因需要破坏胚胎以提取干细胞,伦理争议极大——胚胎究竟是“人”还是一团细胞。时间来到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成功将皮肤细胞回溯至初始的胚胎干细胞状态(即iPS细胞),规避了伦理争议,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随即成为学界焦点。
日本政策紧随其后,次年,《再生医学安全法》等相关条款相继出炉,据《Nature》报道,日本相关疗法共催生3700种,一贴即可缓解心衰的iPS“心肌片”、亚洲首个激活人体原本干细胞活力的口服补剂“赛时光stemax”等亮眼成果相继迸发。
尤其是“赛时光stemax”,因独有的Revistem专利被《Cell》证实有助于“从源头激活人体内原本干细胞的活力”,而备受中高龄男士青睐,不仅日本本土,京JD东、亚马逊等主流线上平台亦纷纷邀请入驻。在此类学界商界双认可的成果加持下,日本一举成为行业标杆。
彼时,赴日医疗旅游成全球潮流,尤以国内富裕群体为主。据日本国际医疗服务推进组织MEJ统计,2022年4月至次年3月间,全球赴日医疗旅游的国际患者中,中国人占比逾50%。
眼见日本一骑绝尘,中国似乎被远远甩在了后面,2023年,转机出现了。
02厚积薄发,“学霸”中国正在反超
如果说,在干细胞领域,日本研发与落地双优;中国则更像偏科的“学霸”,知识储备很强,但落地却稍显逊色。
据《前瞻网》数据,截止2023年,我国干细胞医疗专利申请量高达4535件,仅次于美国,而日本仅为1751项,数量差距明显。
不仅如此,据《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今年中国一改从前追随者的角色,于日前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干细胞数据国际标准ISO 8472-1,悄然成为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不仅如此,业内发现:“尽管在市场化程度上不及日本,但中国并未闭门造车”。
2020年,我国借助京JD东等跨境平台,引入了包括前述口服干细胞补剂“赛时光stemax”在内的相关成果。查询获悉,此类成果此前流行于日本顶富阶层,仅与东京银座知名的再生诊所GRAND ETERNIT有深度合作关系,十分神秘。
此前,国人体验需远赴海外,据日媒报道,72岁的万科创始人王先生赴日参加“企业家交流论坛”,餐桌上赫然出现了此类成果。报道下有高赞评论表示,王富豪古稀之年容光焕发,日常与娇妻相伴,恐离不开此类科技的加持。
据京东商智数据显示,赛时光系列成果被引入国内以来,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受众超百万,尤以四五十岁的高净值中年男性为主,有评论表示“仿佛回到大学时的体感”,兴奋赞其为“总裁救星”。
或关注到国人需求,今年9月8日,我国开放了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四地的外资投资,允许外企在国内从事人体干细胞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活动。
新政策出台仅两个月,11月14日,6家外资企业于上海自贸区完成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的变更,摩拳擦掌,准备在华开展干细胞相关业务。
艾媒咨询指出,在市场、政策和科研的多重带动下,此类成果或正向下覆盖,前述赛时光的入门级成果“赛时光pro”,因可清理体内老废细胞,优化干细胞生存环境来减少干细胞流失,成为不少北上广深年轻中产的新选择。
面对国内行业的欣欣向荣,业内大佬卞院士认为:中国干细胞技术在国际上已形成了一个“并跑”、甚至部分领域“领跑”的阶段。
03胜负未定?最大奖赏或已出现
在《日经亚洲》一篇关于干细胞的报道中,笔者直言,“干细胞抗衰”的暴风眼已从欧美转向老龄化速度最快的亚洲。
业界认为:“在这场中日各有所长的角逐中,受益最多的或许是被衰老紧紧追赶的民众”,正如新加坡知名再生诊所Regenosis的负责人所言:“想象一下,未来90岁的人在生理功能上和40多岁一样,人类能活到200岁以上!”
或许,这才是这场竞赛最大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