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期内容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开国中将郭化若将军的生平事迹,不得不承认,将军的一生的确非常传奇,他早年曾在黄埔军校学习,后来又去到苏联深造,回国后不久便被毛主席亲自点名,成为了主席身边的“军事高参”,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过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郭化若将军竟然只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要知道,当时全军的十几个兵团政委,除第十四兵团政委莫文骅将军外,其余不是上将就是大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文史君看来,郭化若将军之所以仅被授予中将军衔,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他自己主动放弃上将军衔。
事实上,在当年授衔时,上级曾考虑授予郭化若将军上将军衔,但将军却以“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为革命所做的贡献有限”为由给婉拒了,最后上级也如他所愿,授予了他中将军衔。
第二个原因,担任军政主官时间较短。
我们在上文说到,郭化若将军从1924年就参加了革命,先后经历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其资历自不容说。不过,在此期间,他在军队机关院校工作的时间较长,担任军政主官的时间却比较短,所以战功并不是很多。
事实上,这一点跟第十四兵团政委莫文骅将军有点相似,莫文骅将军参加革命的时间虽然比较早,但其早年也是长期在军队机关院校工作,所以最后也仅被授予中将军衔。
所以正因如此,在1952年军队评级时,郭化若将军仅被评为了副兵团级,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早年在中央苏区期间,郭化若将军曾一度因所谓的“托派”嫌疑被开除党籍长达七年之久,尽管后来平冤昭雪,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职务晋升。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世纪30年代初,王明在苏区搞“肃反”扩大化,在此期间,郭化若被以“托派”嫌疑的莫须有罪名,被解除了一切领导职务,并开除党籍。在这之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郭化若始终未能平反昭雪。
1934年10月后,中央红军踏上了万里长征的漫漫征程,在此期间,时任红军干部团团长陈赓亲自点将,让郭化若担任干部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在出发时,郭化若的脚正患有溃疡,走不远就会化脓,但作为作战科长,他必须在部队宿营时,找好下一个宿营地,并打探清楚路线、路况、敌情等,其工作量极为繁重。然而尽管如此,郭化若还是坚持下来了。
次年10月,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后,郭化若奉命担任中国工农学校训练处长。
由于该校刚刚成立,教学工作尚未完备,郭化若走马上任后,便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材的编写和教育纲要的制定中,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遭受到如此打击,却还能全心全意为党工作,郭化若将军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要知道,在这之前,郭化若已经是军委总参谋部参谋处处长了,如今却委身该职,如此巨大的落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但将军却始终任劳任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确实非常难得。
当然了,在此期间,郭化若也曾多次致信毛主席,汇报自己当前的工作和身体状况,并表示希望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毛主席曾回信勉励道:
“你在长期苏维埃战争中,为革命奋斗到底的忠诚与劳绩,我们都是完全承认与一致赞扬的。你的身体情形如此,除同意你下期来延安外,我正在替你买药,不久当可买来寄你。”
郭化若收到回信后备受鼓舞,不久后又一次致信毛主席,并提出了他《关于部队军事教育的一点意见》,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并在回信中说道:以后“仍请你对军事教育作我的顾问”。由此可见郭化若这位军事高参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
但遗憾的是,关于恢复他党籍的问题却一直没能得到解决,直到抗战爆发后,此事才迎来了新的转机。
一天,郭化若去看望毛主席,主席问他:人家都说你骄傲,你自己怎么看?
怎料,郭化若一听,一阵委屈不由得涌上心头,眼睛红润,眼泪差点决堤。他很快平复情绪,回答道:主席啊,我现在连个党员都不是,哪里有什么资本骄傲呢?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想找个对象,结果人家一听我不是党员,就不谈了。
毛主席沉思良久后,说:你受了很多委屈了。在这之后,毛主席开始亲自过问郭化若的平反问题。
1938年7月,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郭化若的冤案终于平反了。之后,在“抗大”干部会议上,时任中组部部长陈云宣布恢复郭化若的党籍。至此,郭化若背负了7年的沉重包袱,终于卸下了。
而也正如我们前文所说,这一段经历在客观上也影响了将军早期的职务晋升,同时也影响了他的评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