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曾国荃攻入天京,打开太平天国国库后,为何大呼我命休矣

花开无声春意情 2024-12-17 14:00:25

从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算起,到1864年天京沦陷为止,在这十三年时间里,太平天国曾占据清朝半壁江山,也聚集了大量财富。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太平天国创造性地发明了“圣库制度”,洪秀全在天京时,曾废除财产私有制度,所有财产收归到圣库,再由圣库按人口、等级平均分配与消费,有点类似于吃大锅饭。

因为这一缘故,太平天国的所有收入,都不会落入个人口袋,而是进入到了圣库当中,其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第一,在与清朝的战争中获得的战利品;

第二,拜上帝会成员上缴的粮食和钱财;

第三,各地城乡人民支援的钱财和物资,以及太平天国镇压地主豪绅所得的财物;

第四,农业和工商业等各种税收;

第五,太平天国自营商品所得的收入,比如百式衙与诸匠营。

以上五个组成部分,除了第二项之外,其他几项的收入都是相当可观的,它保障了太平天国数十万将士的衣食住行,以及战争的军费开支,实现了自给自足。

当然了,自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开始走下坡路,统治的地盘和人口开始变少,这对其收入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到天京沦陷之时,圣库里面还有没有钱,其实是个未知数,在历史上也是存在争议的。

对于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曾国荃在攻克天京之后,曾给朝廷上书说,“外界都说南京非常富有,我也曾准备在城破之后将钱交给户部,但近些天我仔细查验,根本就没有发现所谓的钱库。”

对于这一说法,朝廷是不认可的,当时清朝财政困难,还指望着这笔钱来救急,而当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几乎都认为太平天国国库中是有钱的。

那么,太平天国国库中究竟有没有钱,我们还得从天京陷落说起。

一、

1864年7月19日,天京在被围困两年多之后,最终被湘军首领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克,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走,洪仁轩、李秀成等三千余将领被俘,这预示着太平天国的覆灭。

按照曾国荃以往的惯例,城破之后是必然要烧杀抢掠奸淫一番的,天京也不例外,作为太平天国的大本营,湘军将士早就直流口水了。

湘军入城之后,马上开始了抢掠,最先被抢的是诸王王府,然后是官员和平民百姓,等到抢得差不多了,便又挖地拆屋,掘垃开墓。

在抢掠的过程中,财物的主人往往被杀死,女眷则被奸淫,为了争夺战利品,湘军士兵甚至发生斗殴和火拼。

当时,整个天京城的湘军都在忙着抢掠财物,大街上到处都是肩扛手提财宝的士兵。

士兵尚且如此,主将曾国荃就更不必说了,他在天京得到的金银细软、稀世珍宝之多难以计数,有人说他“于此中获资数千万”。

了解曾国荃的人应该知道,他的贪婪和暴虐就是出了名的,安庆之战的时候,他曾杀掉数万太平军降兵和百姓,并进行大肆抢掠。

曾国荃的侄女,也就是曾国藩的女儿曾纪芬曾说,他的这位四叔,每克一城,必放假三日,不是干别的事,而是放纵士兵烧杀抢掠,将所得的钱财运回老家盖大房子或者购置田产。

所以,在天京城破之前,曾国荃是有前科的“惯犯”,他对钱财的贪婪程度,与曾国藩的修身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在洗劫天京城的过程中,曾国荃对一件事十分烦恼,那就是他让人四处寻找“圣库”,竟然掘地三尺都没找到。

这一点,曾国荃曾在奏折中提起:

乃十六日克复后搜杀三日,不遑他顾,伪宫贼馆,一炬成灰。……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微臣意计之外。

这就不对了,天京城破之前,包括慈禧太后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天京藏着大量钱财,这些钱是洪秀全以“圣库”之名搜集的,怎么可能找不到呢?

当时,朝廷对曾国荃很生气,对其横加指责,强加罪名,想要逼其交出“圣库”中的钱,要不是曾国藩从中斡旋,曾国荃就不要收场了。

朝廷为何这么肯定有“圣库”的存在呢?答案是一个叫做张继庚的人的存在。

清朝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战争情报,相互派遣了大量卧底,清朝这边最成功的一个卧底就是张继庚。

张继庚是进士出身,很爱国,痛恨太平军,他曾跟随布政使潘铎守长沙,长沙失守后,他与潘铎一起潜回长沙收集情报,因此有了敌后工作经验。

1853年,经过可靠人士介绍,张继庚混入天京,到北王韦昌辉府上当了一名教书先生,暗中收集情报,并进行秘密串联、纠集同伙,结盟谋叛。

在天京的十余年时间里,张继庚向京城传递了大量情报,其中有一条情报十分重要,是他在天京陷落前传出去的,说太平天国“圣库”中原先有1800万两白银,现在依然至少有800万两。

当时,张继庚向朝廷建议,天京一旦攻克,应当派人立即封锁,防止财产流失。

基于这一情报,朝廷抱着很大指望,希望通过夺取太平天国“圣库”中的钱来缓解财政压力。

曾国荃也早就听说太平天国很富有了,所以他入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圣库”所在,存放财物的仓库倒虽然找到了不少,却没有发现哪个仓库里有银子,当时他被吓出一身冷汗,大叫一声“我命休矣!”

二、

曾国荃之所以这么紧张,其实是有根据的。

早在天京城破之前,曾国藩就担心以曾国荃的尿性,会贪墨“圣库”中的钱财,所以特意给曾国荃写了一封信,让他及时封存“圣库”,以免授人以柄。

当时,湘军实力庞大,遭到朝廷猜忌,曾国藩与朝廷的关系也很紧张,双方只是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随时可能闹翻。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认为一定要将“圣库”中的钱交给朝廷,这样才能让朝廷安心,不给那些嫉恨他们兄弟的大臣以攻击的借口。

因为这一缘故,曾国荃很重视“圣库”,却一分钱都没找到,于是他赶紧下令调查,查来查去却没有查出钱去哪儿了。

于是,曾国荃只能如实上报,说没有找到钱,非但朝廷不信,他的政敌们也不信,都说是他吞没了钱财,并借此来攻击他,将他之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一一弹劾。

好在曾国藩极力维护,又主动提出裁撤湘军,这才稍稍平息了朝廷的怒火。

接下来,曾国荃开始全力寻找“圣库”所在,因为他一天不找到,关于他私吞的谣言,一天就不会停止,这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很快,曾国荃就将目光盯向了俘虏,首当其冲就是忠王李秀成,因为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之一,洪秀全去世前就负责天京的防守,也是最后与幼天王洪天贵福接触的人,如果真有什么财宝,李秀成必然知道。

于是,曾国荃开始对李秀成进行审讯,为此他不顾“儒将”形象亲自上阵,对李秀成严刑拷打,甚至用锥子把李秀成的大腿扎得鲜血直流,但李秀成一口咬定太平天国根本没有金银财宝。

对此,李秀成进行了解释,说天京被围期间,国库里已经没有银米了,由于缺乏军饷,他只好变卖家中女眷的首饰来应急。

天京被围困了两年多,城内将士和居民的消耗很大,各位王爷都拿出了自己私留的钱款,用于购买大米和衣服,即便如此,许多人也不得不啃食树皮,在这种情况下,国库怎么还有钱呢?

李秀成的话说得有理有据,让曾国荃也无法分辨真假,他知道自己可能找不到“圣库”了,便感到十分绝望。

有人可能要说了,曾国荃不是在天京抢了不少钱吗,为何不拿一些出来交给朝廷了事?

关于这件事,曾国荃有自己的顾虑。

长期以来,湘军饱受朝廷猜忌,他与哥哥曾国藩在朝堂上的处境一直不妙,所以他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拥立哥哥称帝,占据江南建立半壁江山。

尤其是,当曾国荃没有找到太平天国的金银财宝,无法向朝廷交差,他的这种想法就更强烈了。

于是,在曾国藩抵达天京之后,曾国荃就曾与部下集体劝进,欲效仿陈桥兵变的故事。

因为这一缘故,曾国荃不愿意交出他在天京抢掠的钱财,他在曾国藩抵达天京之前,就用上千艘船将钱财运回了湖南老家,为了销毁罪证,他更是在天京实施大屠杀,并纵火烧毁房屋,致使千年古都南京毁于一旦。

所以,曾国荃即便想拿钱交给朝廷,也来不及了,如果他拿出来了,朝廷反而会认为他之前想要私吞钱财,后来被迫无奈才把钱交出来,一样是有罪的。

当然了,拥立曾国藩为帝这件事,后来没有成功,曾国荃也没有拿钱交给朝廷,所以事情变得有些尴尬。

好在曾国藩给曾国荃出了个主意,让他主动辞职,将兵权交给朝廷,这才让他逃过一劫,但他也因此与曾国藩闹了矛盾。

在曾国藩的斡旋之下,朝廷勉强给了回复,说“今据奏称,城内并无贼库,自系实在情形”,其实是给了曾国藩一个面子,毕竟曾国藩的湘军依然具备强大实力,多少是有点忌惮的,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

但是,朝廷始终认为曾国荃私吞了太平天国“圣库”的金银财宝,尤其是他自从离职返乡之后,就大手笔地购置了大量田产,闹得舆论沸沸扬扬,被人们称之为“老饕”。

当然了,曾国荃花的钱都是从民间搜刮的钱财,并不是太平天国“圣库”中的钱,但他没法解释,因为这些钱都是黑钱,见不得人的,所以私吞“圣库”钱财这口黑锅,他一直得背着。

三、

关于太平天国藏宝这个问题,南京市文物局的曹志君主任认为,这其实是民间讹传,因为近些年来南京发展很快,进行了大规模拆迁,同时进行了考古勘探,地上地下都查了个遍,并未发现藏宝的痕迹。

曹志君还认为,天京城破之时,虽然有不少人逃了出去,但绝不可能带走藏宝,更不会傻傻地留给清军,曾国荃没有找到这些藏宝,或许说明它真的不存在,尽管他本人也不喜欢曾国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曾国荃获得了这些财藏宝,那他肯定上交朝廷了,即便不上交,那他总得拿出去用吧,不然贪墨这些财宝就没有意义了。

但现实情况却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曾国荃曾使用过太平天国的藏宝,因为太平天国拥有自己的一套经济体系,与清朝不一样,只要曾国荃使用藏宝,就一定会留下证据。

笔者认为,曾国荃私吞太平天国“圣库”藏宝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因为他是在最前线跟太平军打仗的将领,对太平天国是熟悉的,太平天国究竟没有没有钱,他心里应该是有个大致预期的。

只不过,曾国荃的预期还是高了点,他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多年,积累了大量财产,不可能全花光的,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所以,曾国荃进入天京之后,一直在寻找“圣库”的所在,而且他相信一定能找到,所以提前将自己搜刮的钱财运走,结果却让他失望,最后发现是自己的误判。

前文提到,太平天国曾经确实很有钱,这源于其独有的“圣库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公有制,大量私有财产流向“圣库”,加之太平天国很会做生气,所以赚了不少钱,要不然太平天国也无法持续十几年之久。

但是,史书也记载了,虽然太平天国实施“圣库制度”,所有人的生活支出都由“圣库”统一支出,但这其实只针底层士兵,对于太平天国高层人士来说,并不受限制。

我们现在是知道的,太平天国的几个王,哪个不是富得流油,住着豪华的王府,妻妾成群,吃着山珍海味,这显然不符合公有制的规定。

比如东王杨秀清,他被杀的时候,家中妻妾、子女几百人,加上奴仆,更是达几千人,这得多少钱才能养活啊?

还有李秀成,他在杭州的时候,就建造了比天王府规模还大的忠王府,他的财富之巨,也是无法想象的。

最奢侈的当属洪秀全本人了,自1853年进入天京,他就一头扎进后宫,沉迷享乐而无法自拔,他的几个兄弟也都是富得流油的人物,比如洪仁发,史书说他“擅权纳贿,肆行无忌”,哪怕是天京被湘军围困之时,依然在大肆贪墨、搜刮钱财。

也就是说,光是太平天国上层人物,就消耗了大量财产,而在天京事变之后,随着战局扭转,太平天国的收入开始减少,支出却越来越多,因此到1856年天京城破之时,“圣库”中能剩下的钱财也不应该很多。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朝的军费支出是非常庞大的,国库都快掏光了,为了应对清军的进攻,太平天国只能使劲砸钱,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四、

曾国荃之所以被怀疑吞没了“圣库”中的钱财,一是因为他是湘军将领,本来树敌就多,朝廷也十分忌惮;二是因为他一直以贪婪著称,没少在战争中发横财,这是世人皆知的;三是因为他个性比较张扬,出手又比较阔绰,难免招人嫉恨。

因为个性太张扬,曾国荃与曾国藩还闹过矛盾,起因是他擅自做主给曾国藩在老家修建了一座豪华的房子,让向来以清廉为本的曾国藩大怒不止,写信指责他,还说这辈子都不会住进去。

连曾国藩都看不惯曾国荃的贪得无厌和张扬,就更不要说别人了,他的这一特质,为他招致了很多麻烦,但他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大发战争横财。

当然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曾国荃攻克天京,立下了不世功勋,许多人都很眼馋,所以他即便没有私吞钱财,别人也会攻击他。

换句话说,如果打下天京的是别人,恐怕一样会被诬陷说私吞了“圣库”的钱财,这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更何况曾国荃是手握重兵的汉人,在满人统治的天下,能让他交出兵权免罪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所以说,曾国荃打仗在行,但智慧谋略和政治觉悟跟哥哥曾国藩还是有差距的,曾国藩能保护他的安全,自己也能全身而退,留下一个相对较好的名声,在同样的处境下,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得到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曾国荃去职回家之后,过上了大富人的生活,住着新修的大房子,家中还有万亩良田,日子过得别提多潇洒。

但是,仅仅七年之后,曾国荃就开始频繁写信给曾国藩哭穷,说自己的生活开支大,应酬费用也很大,钱不够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笔者认为,曾国荃不可能真的穷,且不论他搜刮的钱财,单说他的俸禄就是一笔巨款,根本花不花。

曾国荃做过六年湘军统领,根据他当时的工资,一共领取了12万多两银子的俸禄,他辞职后不到一年又再次入朝为官,而且担任的是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其合法收入总计达到了200多万两之巨,这么多钱怎么可能不够花,更何况他在任上还有不少“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

曾国荃之所以向曾国藩哭穷,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是为了缓和他与曾国藩的关系,从而让曾国藩继续帮助自己,充当自己的保护伞。

总而言之,曾国荃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虽然是有大功劳的,但也饱受诟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屠杀事件,还烧杀抢掠、大肆敛财,这是他一生都抹不掉的污点。

至于说太平天国“圣库”,大概率是没有钱财的,自然也不存在曾国荃吞没一说,只不过他要背着这个锅而已。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