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一代战将”王近山的名号可谓响彻整个军队。
王近山十五岁就跟随徐向进征战沙场,短短几年时间就被提拔为师长,随后更是成为了用兵如神的刘伯承的爱将,深得刘伯承器重。
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王近山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和不要命的打法,使得王近山有了一个“王疯子”的称号。

但“王疯子”除了以战功显赫闻名遐迩,还曾因为一段曲折的婚恋经历,连续惊动了包括毛主席、邓小平、周总理在内的一众领导,可谓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了。
美好的初恋1937年卢沟桥事变,王近山当时任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在山西七亘村伏击日军。这还是王近山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冲突,三八六旅直接打了个“开门红”,痛击日军。
王近山因此立得首功,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更是不要命地往上冲。很快,他就因为身受重伤,“光荣”地被抬进了野战医院。
王近山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本以为在医院这种沉闷的地方自己会十分无聊,没想到进了医院后才发现,自己的好兄弟陈锡联也在这儿。
陈锡联是七六九团团长,和王近山有着一起翻雪山过草地的革命情谊,两人都是刘伯承麾下得力战将,更是有“二野两朵花”的美称,这对苦命兄弟怎么也没想到俩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面,俩人面面相觑,那叫一个有苦说不出。
不过好在有对方的陪伴,王近山和陈锡联养病的日子也不算枯燥。

当时,王近山和陈锡联也都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虽然两人在战场上是杀伐果断的指挥官,但是在感情方面,俩人都是白纸一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感情萌芽的时候,尤其他们每天要跟这么多护士打交道,陈锡联早就将院花的事情打听得一清二楚。
有天,陈锡联忽然问王近山,知不知道医院的院花是谁。陈锡联的伤在嘴上,说的话模模糊糊,王近山也没听明白,陈锡联一撇嘴:“那当然是小韩了。”
王近山对这方面不太了解,直到那天护士来给他换药,他才知道陈锡联说的院花是谁。
给王近山换药的护士,一直就是那一个小姑娘,她有点文静内敛,不太爱说话,因此王近山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陈锡联见俩人郎才女貌,偏偏王近山又是个榆木脑袋,干脆就打算自己撮合一番。
趁着护士来给王近山换药,陈锡联故意对王近山说:“她就是。”
王近山不明所以,问陈锡联是啥,陈锡联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啊。一急,脱口而出:“那个小韩呗!”

陈锡联这一吼,小护士也知道了俩人正在议论自己,小脸一红,赶忙收拾东西离开了这里。
王近山这才知道,原来一直给自己换药的护士叫韩岫岩,今年才18岁。她的叔叔原来是出了名的郎中,后来抗战爆发,一家12口都报名参了军。当时,他们为医院带来了很多急救的药材和医疗器械,大家都称她家拉来了“半个野战医院”。
韩岫岩长得漂亮,背景又如此光荣,王近山少年将帅,丰神俊朗。在陈锡联眼里,俩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在他的极力凑合和组织的安排下,两人总算情窦初开,开始尝试交往。
刚和王近山在一起时,韩岫岩性格拘谨,因为王近山南征北战,“王疯子”的名号在军中谁人不知。韩岫岩自然也有所耳闻,她虽然也喜欢王近山,但是却不敢太过随意,总是以“首长”称呼王近山。
王近山虽然在战场上“疯”名远扬,但是在韩岫岩面前,他却收起了所有的疯劲,仿佛变了个人。

为了促进俩人的感情,在一个泛着晚霞的傍晚,俩人被“安排”到了医院附近的小河边。
韩岫岩害羞地叫王近山“首长”,王近山说:“我不叫首长,我叫王近山。”
为了不让韩岫岩那么紧张,王近山就开始给韩岫岩讲自己名字的来历。王近山原名叫王文善,寓意与人为善,后来他自己改名王近山,意思是要像大山一样和反动派作斗争!
韩岫岩被逗笑,也告诉王近山韩岫岩不是她的本名,她本来叫韩秀兰,后来改名韩岫岩,就是想着哪怕是当一块石头,也要砸鬼子。
两人因为这件事,关系亲密了不少,王近山还给韩岫岩讲了一件自己曾经的糗事。
那时王近山还是红十师师长,刚到陕北的时候听说陕北有个地方戏叫“迷糊戏”,但是内容有点少儿不宜,所以彭德怀下令不许红军看这种戏,还派了专门的纠察去检查。
当时,王近山才二十岁,初生牛犊不怕虎,哪怕彭总司令下了禁令,他也照样约着九十一师师长徐深吉和团长聂凤智偷偷去看,结果被逮个正着。
“一个连长抓了两个师长和一个团长,这事闹得整个陕北红军都知道了,我当时脸都丢没了。”王近山调侃自己,韩岫岩被逗得直笑,两个人的感情也更深了一点。

河边谈话的第二天,王近山就因为战事吃紧需要回到前线。当时两人情意正浓,王近山难忍对韩岫岩的想念,于是就给韩岫岩写了一封信。信中虽然没提半个爱字,但字里行间都是王近山对韩岫岩的想念。
韩岫岩也很快有了回应,她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两人的感情也和这逐渐激烈的战事一样,逐渐升温。
一次陈锡联和王近山一起喝酒聊天,陈锡联调侃王近山何时把韩院花娶回家去啊?他可等着讨喜酒喝呢!
王近山脸一红,忙说仗都还没打完,他哪里有时间管儿女情长的事,陈锡联批评他思想不正确,男人就该主动一点了,等到成熟了,就该早些给组织打报告,早点完成终身大事。

王近山心中却有其他的顾虑。他明白韩岫岩是个好姑娘,但是她和自己一样,都是倔强的性子,他担心以后万一两人犟到一块去,还不好收拾呢。不过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部队马上就要转战太行山,王近山也就把这件事搁置了。
哪成想,王近山的顾虑竟然在多年以后成了真,这场婚姻还差点毁了王近山的军旅事业。
变质的婚姻转战太行山后,陈锡联担任三八六旅旅长,王近山是副政委,所以陈锡联时常催王近山赶紧成家,后来战事稍微缓和之后,陈锡联便张罗起了俩人的婚礼。

战争年代条件有限,王近山和韩岫岩的婚宴只有四个红鸡蛋和一些喜酒,没有唢呐,没有大红花,只有一张行军床和沾满硝烟的旧军衣。
但两人丝毫没有怨言,因为在他们心中,只要能够结为夫妻,那些所谓的形式对他们来讲都无关紧要。夫妻二人成亲之后,就跟随部队四处征战,两人虽然聚少离多,但他们在战事中相濡以沫,互相体贴照顾,也过了几年幸福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后,王近山率军攻进重庆。当时,王近山担任二野五纵队副司令员、十二军军长兼政委,拿下重庆后,他的故事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于是就有学校邀请王近山去学校演讲。
王近山当时才35岁,正值壮年,风度翩翩,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兵团副司令员。所以他演讲完之后,就让许多女大学生对他心旷神怡,甚至还有不少人去找他要留言和签名。

当时韩岫岩的亲妹妹韩琦兰(化名)就在这所学校上学,她的性格活泼,又有年轻人的朝气蓬勃,敢爱敢恨,十分讨人喜欢。她和其他青春期的女孩子一样,都崇拜英雄,尤其像王近山这样的战场将军,再加上二人还是姐夫与妻妹的关系,所以时常在一起聊天。
俩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从共产党成立谈到新中国成立,甚至还展望了新中国的未来,这让王近山对自己的这个小姨子好感倍增,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有了些不一样的意味。
很快,就有传言称王司令在和女大学生谈恋爱。韩岫岩知道后既震惊又悲痛,一个是自己的亲妹妹,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事。事情还没解决,王近山就被一纸调令调去了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这事也就成了夫妻俩之间的一个隔阂。
后来王近山几经生死,终于拿下朝鲜战争。凯旋归来之后,王近山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可谓军功至伟。
但事业得意,爱情失意,王近山真是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王近山本来就和韩岫岩之间有未解决的隔阂,抗美援朝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将两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抗美援朝期间,王近山有一个司机叫老朱。他们二人一起出生入死,算得上是生死之交,但是老朱有个不育的毛病,所以王近山就承诺抗美援朝结束之后将出生的第一个孩子给老朱。
1953年,韩岫岩为王近山生下了一个女儿。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王近山就给孩子取名王媛媛,这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孩子,在王近山家里排老六。
王近山也信守承诺,将这个孩子送给了老朱。韩岫岩虽然有怨言,但是王近山说出去的话,她也没有办法让他毁约。
为此韩岫岩和王近山时常争吵,冷战更是常有的事。两人的争吵导致家里鸡犬不宁,就连他们八岁的小女儿都说不要在家住,要搬去学校住了。

就这样,原本幸福的一个家庭变得名存实亡,王近山和韩岫岩也从原来的恩爱两不疑走到了如今濒临破裂的地步。
离婚风波两人微弱的夫妻关系一直持续到了1963年,在又一次的争吵爆发之后,性格刚毅的韩岫岩“一纸诉状”,以“生活作风不良”为由将王近山告到了组织上。她想要组织给王近山压力,从而给自己讨个说法。
可王近山见妻子如此不顾及这个家,一怒之下,也向组织打了离婚报告,要与韩岫岩断绝关系。
韩岫岩这下慌了,她本意不是要与王近山离婚,而是想让他回心转意。可她哪里知道,这一纸诉状会对王近山产生多大的影响,先不说家丑不可外扬,那王近山也是战场杀出来的将军,她这一闹,人尽皆知,他以后还怎么带兵呢?
而王近山这离婚协议一上交,只要组织批准,他俩之间就彻底没有任何关系了。王近山也是铁了心,他才不管这些,夫妻间多年的积怨在这一刻爆发,俩人都是不肯低头的脾气,这真是应了当年王近山对俩人性格问题的担忧。

一位中将被妻子举报作风不良,中将反而要跟妻子离婚,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中央领导层的耳朵里。周总理和邓小平分别找到王近山谈了谈话,希望他别离婚,但王近山这“疯劲”一上来,谁的话都不听,硬是要离婚。
后来组织就下了最后通牒:不离婚,一切都好说,一旦离婚,你王近山一定会受处分。
王近山哪里会怕这个,他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算真是处分他也认了,反正这个婚他是离定了。
后来这件事甚至惊动了毛主席,他将这件事交给了副主席刘少奇去处理。因为王近山态度强硬,所以刘少奇处理的也强硬:王近山所有的职务都被撤销,开除党籍,被下放到河南省西华县的一个农场里,可谓是一撸到底。

谁也没想到,王近山所受的处分会如此严重,但王近山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
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晚上,勤务员黄振荣替王近山收拾着行李,但她看上去心事重重的样子。良久,才鼓起勇气说:“首长,我和你一起去吧。”
王近山笑着摇了摇头:“你跟我去干什么?我这是犯了错误被罚去农场的,那里的日子可不像北京这么好。”
“不是的,”黄振荣解释:“我就是想跟着你照顾你,农场那么苦,你一个人怎么行?”
王近山看得出黄振荣的心意,就劝说:“我如今不是首长了,你也不必跟着我去受罪,你还年轻......”

“首长,”黄振荣打断王近山:“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虽然我没念过书,但是道理还是懂得,难道说你嫌弃我?”
王近山被她说得哑口无言,后来在黄振荣的哀求下,王近山才同意她和自己一起去。
在农场的日子很清苦,但是黄振荣贴心的照拂让王近山的生活过得很安稳,即便是王近山这种铁血硬汉,在这样的照顾下也会心生绕指柔情。1964年,两人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夫妻。
这件事后来传到了北京,韩岫岩得知王近山竟然和黄振荣结了婚,惊讶之余,也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她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可她若知道王近山在农场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大概就不会奇怪他为什么会和黄振荣结婚了。
60年代至70年代,那些被下放改造的将军官员的生活,多少都受到了国内混乱情况的波及,不过历史不会忘记一个有功的人。

多年后的一天,王近山的老战友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一次会议上,旁敲侧击地向毛主席提了一下王近山的事:“主席,战争时期有几个打仗不错的,但是现在过得却不是太好,建议主席过问一下。”
毛主席何等聪明,自然猜到许世友这是要为谁求情,主席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爱将,让他接着说。
于是,许世友就壮着胆子请毛主席恢复王近山的职位。毛主席略微思考了一下,说:“你说的是那个‘王疯子’吧?我倒是有点印象,打仗是个好手,但也是个猛虎,放虎归山,谁敢要他?”
许世友腰背一挺,朝主席端端正正地敬了个军礼,掷地有声地说:“主席,王近山,我要!”

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不久之后,王近山就接到了中央军委的调令,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倥偬多年,一代名将,终于又回到了军营之中。
后来王近山被确诊了癌症,前妻韩岫岩得知后忧心不已,想要去南京看看王近山,却不知道该怎么开这个口。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韩岫岩对王近山早已没有了怨恨。王近山回南京后,韩岫岩也想去看看他,但是他在南京有一位名正言顺的正妻。韩岫岩自知没有资格去看他,直到王近山生病,她才鼓起勇气给南京那边打了个电话。
但是接电话的却是王近山的警卫员。
这个警卫员曾和王近山出生入死,对王近山更是忠心耿耿。他见证了王近山成为中将的荣耀,也看到过他在农场的落魄。要不是许世友求情,王近山可能真的要在农场吃一辈子苦,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韩岫岩,所以警卫员无论如何也不原谅她。

警卫员对韩岫岩说:“你害他害得还不够惨吗?现在还来干什么?他说过死也不想见到你!”
韩岫岩的心彻底凉了,她明白自己这辈子是再也见不到王近山了。
1978年,王近山因病去世。两年后,在他的坟前站着一个老妇人。妇人伫立良久,喃喃自语道:“你活着不让我见你,死了我总可以来看看你吧......”

王将军与韩岫岩的感情我们无法过多评判,但是他们的经历却让人唏嘘。
在当时那个年代,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招来杀人之祸,若不是老友求情,王将军一代名将恐怕就要老死农场了。但历史不会忘记王将军,我们也不会忘记“王疯子”,从王将军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的就是你只管努力,其他的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