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孩子小时候越乖巧懂事,长大后反而越容易跟父母对着干?
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有时候,我们以为的“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
警惕!
孩子变成“仇人”?
前几年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大学生因为生活费的问题,在电话里对父母破口大骂,甚至扬言要断绝关系。
父母辛辛苦苦供他读书,省吃俭用,结果却养出了这么个“仇人”。
这孩子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也好,父母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几乎没让父母操过心。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孩子从小到大,几乎没有自己的想法,所有的决定都是父母做的。
等他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的管束,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生活一团糟。
再加上生活费不够花,心里就憋了一口气,觉得父母没本事,给不了他想要的生活。
这种怨气越积越多,最后就爆发了。
这事儿听着让人心寒,但仔细想想,也挺可悲的。
父母的过度控制,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对父母产生了依赖和怨恨。
等到孩子长大后,这种怨恨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毁掉亲情。
可怕!
没规矩,毁掉孩子一生我有个朋友,家里条件不错,从小对儿子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
儿子小时候想要个游戏机,朋友二话不说就买了,结果儿子天天抱着游戏机玩,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朋友也想管管,但儿子一哭二闹三上吊,朋友就心软了,只能由着他。
后来,儿子上了初中,开始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简直就是个小混混。
朋友这才着急了,想好好管教儿子,但已经晚了。
儿子根本不听他的话,还嫌他管得太多,碍着他“自由”了。
现在,儿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朋友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他说,当初就不该这么惯着孩子,现在想管也管不了了,真是自作孽啊。
这事儿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如果从小不给它立规矩,让它野蛮生长,长大后就会长歪,甚至变成一棵歪脖子树。
到时候,你想扶正它,都很难了。
醒醒!
你的爱,正在伤害孩子!
《爱的厘米》这部剧里,关爸爸对儿子关震雷的溺爱,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关震雷都三十好几了,还整天啃老,不务正业。
关爸爸不仅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还觉得儿子是他的骄傲,什么都想着儿子,什么东西都满足儿子。
为了儿子,关爸爸甚至牺牲女儿关雨晴的幸福,不顾女儿的感受,做出很多让女儿寒心的事情。
他一心只想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儿子,结果却养出了一个自私自利、毫无责任感的“巨婴”。
关震雷结婚后,为了讨好媳妇,竟然把父母赶出了家门,自己霸占了房子。
关爸爸这才意识到,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但他已经无力回天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一步步走向堕落。
关爸爸的悲剧,就是因为他不懂得爱孩子。
他把所有的爱都变成了溺爱,让孩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也让他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
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父母的爱,应该是有底线的,有原则的。
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
这样的爱,不是爱,而是害。
说回到“不懂得立规矩的父母,养不出感恩的孩子”这个话题,其实立规矩,不仅仅是约束孩子,更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一个从小就懂得尊重规则,懂得感恩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呢?
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如果父母自己都不遵守规则,那么孩子也不会把规则当回事。
所以,父母要先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规矩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而且,规矩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
再次,父母要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想法。
立规矩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而是为了引导孩子。
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到规矩的制定中来。
父母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如果孩子遵守了规矩,就应该给予奖励,鼓励孩子继续保持。
如果孩子违反了规矩,就应该给予惩罚,让孩子知道犯错的代价。
当然,立规矩也要适度,不能过于严苛。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制定合适的规矩。
而且,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调整。
总之,立规矩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用心去学习和实践。
只有懂得立规矩的父母,才能养出感恩的孩子,才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
回到一开始的观点,为什么小时候乖巧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容易和父母对着干?
可能正是因为小时候太乖了,所有的想法都被压抑,所有的需求都被忽视,导致长大后才会爆发出来,想要挣脱父母的控制。
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乖宝宝”,而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担当的人。
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别忘了,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拥有独立人格,懂得爱与被爱,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人。
这才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