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日立秋,但中伏的热还在继续。
三伏天作为一年中大自然和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最适合养阳调补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阳气不足则百病生,适当晒晒太阳,可使毛孔张开,扶阳排邪;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还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
不知从何时起,「热养生」的风吹到了晒背,只需一把遮阳伞、一块垫子、一片平地即可开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这项「不花钱的养生方式」,更把三伏天视作「养生黄金期」。
关于网络上的晒背功效,越传越神,似乎到了「不但能治病,还能治大病」的level,比如10天瘦4斤、治好失眠、驱散阴霾等等。
其实晒背原理与贴三伏贴相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亚健康状态,但并不是「救命稻草」。
老话讲「冬病夏治」,晒背也称「天灸」,人体腹为阴、背为阳,督脉、膀胱经均分布在后背,其经穴联络脏腑,是身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具有升发阳气的作用。
所以把这种养生方式称为「跟太阳借阳气」或「免费的大自然补药」一点没错。
以前觉得外国人在冬天不怕冷这事,多多少少与「出厂设置」(先天基因)有关,但联想到他们很喜欢日光浴,是不是歪打正着契合「中式养生」?
除了晒背,他们还会坐热的石墩子,光脚踩滚烫的沙滩(相当于地灸),从中医角度来说,这项「后天技能」就很好解释了。
关于晒背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清朝慈山居士在《长寿秘诀》就记载过「清晨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
《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虽然晒背风很火,但不适合每个人。
一般而言,平和体质人群更适合在夏季晒背,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有缺才需要补。比如平时手脚冰凉、怕冷畏寒等虚寒体质人群,容易腹泻、反复感冒,有痛经、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关节疼痛的人群。
以及长期待在空调房内、运动少、爱喝冷饮、代谢差的人群,尤其是女性,更适合晒背。
如果是湿热体质,经常上火、大便秘结、烦躁易怒、怕热喜凉、咽喉肿痛、睡眠不佳,晒背无异于「火上加火」,造成体内实热更胜,加剧不适症状。
另外对紫外线敏感、易皮肤过敏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功能异常等基础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儿童、孕妇均不推荐,正常晒太阳就行,真的不用刻意晒背。
选择晒背的时间同样很重要,通常「赶早不赶晚」,比如早上7-9点或下午15点后都比较适合,尽量避开中午到下午阳光最为强烈的高温时段,防止晒伤皮肤。
晒背时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第一次可以先尝试晒10分钟,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到30分钟至1小时,连续晒1周至1个月。
也不必每天都晒,隔一天晒一次即可,这种「细火慢炖」式晒背,温升阳气的效果更好。
晒背需要直接和太阳光接触,背朝太阳,头稍低下,脖颈处也要晒到。
男士光背晒比较省事(不过人流密集场合需要注意形象),女士穿件小背心,最好选择浅色、薄款、宽松衣服,坐着或趴在瑜伽垫等垫子上都行。
特别注意晒背不晒头,头为诸阳之会,本身阳气旺盛,如果不慎晒久了,可能会出现「补过头」,引发头晕、失眠等问题,所以为了避免头部长时间暴晒,可以戴个帽子蒙住头部。
另外晒背时尽量不涂防晒霜哦,否则会影响温阳散寒的效果。
晒背受热后毛孔打开,易受风邪侵袭而感冒。晒后需要在阴凉处及时把汗湿衣服换下来,避免进入有风的环境里,比如空调房,更不要喝冷饮。
如果感觉口干舌燥是正常反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可,比如淡盐水,以免大量流汗引发脱水。
晒前也是,千万不要空腹晒背,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其实,晒背会加速血液循环,不亚于做了一场「小运动」,所以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再去晒。
众所周知,因个体差异,有的人在长时间高温暴晒下,可能会导致中暑等严重后果,所以如出现头晕、恶心、出汗过多、体温升高、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晒背,并在阴凉处休息。
永远记住晒背别盲从,再好的养生方式,都要结合身体情况量力而行啊!
一辈子爱养生的中国人,有去不完的湿气,补不完的气血,排不完的毒,上不完的火......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早早加入养生大军,他们晒背、泡脚、拍八虚、抱大树、喝中药下午茶......
都来说说,在养生这条路上,你做过哪些坚持?认为最见效的「保健秘籍」是什么?
撰文/策划:花非花雾非雾排版:kiki监制:GaGa(PS:图片来源于weibo、xhs、pinterest)薄底鞋卷土重来!谁都逃不过的真香定律七夕心水礼物清单:请看图2024年,还有人把牛仔裤穿到包浆吗?20岁年轻又富有,给它庆生的都是什么来头?没有一个南方人可以湿答答地离开新疆年轻人不喜欢运动,
却很喜欢研究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