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加格达奇:地在内蒙,心在黑龙江

地史小官 2024-08-01 23:43:28

中国地域如此广阔,行政区划如此复杂,出现飞地在所难免。实际上中国的飞地数量相当多,但其中最最特殊的无疑还是加格达奇。加格达奇不仅面积大,达到1587平方千米,人口也不少,有12.9万,作为大兴安岭地区的首府,加格达奇还是众多飞地中行政级别最高的几个之一。更独特的地方在于,加格达奇属于“人地两分”的飞地,简单来说,就是行政管理权归属黑龙江,人的户籍归属黑龙江,但土地产权却属于内蒙古,就连税收也要上缴内蒙古。

加格达奇位于大兴安岭,在历史上属于苦寒之地。1907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正式在黑龙江设省,今天的加格达奇就属于黑龙江省。从清朝到民国,再从民国到伪满洲国,东北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行政区划也随之一变再变,但加格达奇大部分时间都属于东北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那么,加格达奇又是怎么和内蒙古扯上关系的呢?

变化出现在1947年5月1日,这一天,来自内蒙古各地的代表393人出席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行政范围包括了察哈尔省、兴安省以及宁夏省、热河省、黑龙江省和绥远省的部分地区,乌兰夫为自治政府主席。大兴安岭由此被一分为二,岭北为黑龙江的黑河专区,岭南则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

1947-1949内蒙古

加格达奇属于岭南的呼伦贝尔盟,不过此时的加格达奇尚是一块无人问津的荒地,内蒙古不觉得自己捡到了便宜,黑龙江也不认为自己丢了宝地。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经济建设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昔日无人问津仅有猎人造访的大兴安岭以其丰富的林业资源成为重点开发对象,而加格达奇则是大兴安岭地区的重点考察对象。

1958年,经过国家林业部、铁道部和东北林业总局的多次调查,决定以原来的内蒙古牙克石林管局为主体,从绥棱、伊春调动了大批干部职工成立了加格达奇林业局筹备处。1960年,呼伦贝尔盟公署决定撤销内蒙古奎勒河林业局,全部人员及设备搬迁到加格达奇,正式成立加格达奇林业局。当年年底,内蒙古人民委员会同意了加格达奇设镇的提议,加格达奇镇正式成立。

加格达奇

加格达奇镇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地出产的樟子松等木材品质高、数量大,中央很快就决定加大对加格达奇的开发力度,进行全岭开发。

但这里有个新问题,大兴安岭地跨内蒙古、黑龙江两省,这就意味着对大兴安岭的开发是一个需要跨省协调的问题。1964年,中央成立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总部设于加格达奇,指挥部的管辖区域包括岭南的呼伦贝尔盟的一部分和岭北的黑河专区的一部分。

1962-1964 黑龙江

这标志着加格达奇与内蒙古的“脱钩”,因为当时加格达奇采用“镇局合一”的特殊行政体制,加格达奇镇领导由林业局领导兼任。但会战指挥部毕竟不是正常的政府部门,只抓林业发展,不抓行政管理,所以在1964年又增设了“大兴安岭特区”,该特区归黑龙江管辖。

特区毕竟不是正常的行政区划,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加格达奇的行政管辖权仍然属于内蒙古。这个情况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会战指挥部成立之后,开发大兴安岭的主力军渐渐从内蒙古变成了黑龙江人,而且加格达奇距离黑龙江的各大城市更近,所以加格达奇的职工往往希望入籍黑龙江,但实际上的户籍却被入到了内蒙古。

于是,黑龙江提出了将加格达奇的行政管辖权划归黑龙江的提议,内蒙古对此并不反对,因为加格达奇距离内蒙古距离颇远,所以内蒙古对于开发大兴安岭一事本就鞭长莫及。于是在1965年,加格达奇的行政管辖权正式转移到黑龙江,但土地产权仍属内蒙古。

从此之后,加格达奇的行政关系便理顺了,其身份上的尴尬之处只剩下了“管辖权属于黑龙江,土地属内蒙古”一事。1969年,中央对内蒙古行政区进行了一次拆分,原本属于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全境被划入黑龙江,这么一来,加格达奇的问题似乎就全解决了。

1969-1978 黑龙江

1979年,随着北方局势的缓解,呼伦贝尔盟重回内蒙古,而关于加格达奇的争议风云再起。加格达奇到底该属于谁?是回归呼伦贝尔,还是继续留在黑龙江?

对此,黑龙江与内蒙古各执一词。内蒙古认为加格达奇转隶的是行政管辖权,土地产权仍然保留在内蒙古,因此应该归属内蒙古。而黑龙江对此则不能接受,毕竟黑龙江为加格达奇的开发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

最终,国家决定让加格达奇的行政管辖权归属黑龙江,土地产权则属于内蒙古。也就是说,加格达奇在一番拉扯之后又回到了原点,人地两分,人属于黑龙江省,地却属于内蒙古,而且加格达奇的税收还要上交内蒙古。

这个和稀泥的方案令双方都不满意,在后续的人大会议上,两省都向中央提出了统一加格达奇土地产权与行政管理权的提案,但得到的回复依然是维持现状,因而每年都有代表提议彻底收回加格达奇,这一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今天都还没消停。

作者:未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阅读:1

地史小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