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人开办无声餐厅,聋哑人在这里工作得有声有色

狗头牛眼看世界 2019-06-25 08:23:51

中国的餐厅,向来以嘈杂热闹闻名。但走进四川成都天府二街的无声餐厅,你会发现这里格外安静,从餐桌到厨房都是格外安静,哪怕最忙的送餐高峰期,也很少听到店员们说话的声音。这是一家以残疾人为主的餐厅,在这里工作的25名员工,有18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有11名聋哑人。不少残疾人是从这里开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他们从洗菜、切菜开始学习,一步一步炒菜、配餐,边学边做,逐渐成为有专业技能的人。这也是无声餐厅的创办者邓如斌的初衷:我们想给残疾人提供收入稳定、内容稳定的工作机会。开办这样的餐厅,主要是帮助残疾人实现自立自强,让他们和我们一样过上有声有色的生活。

餐厅刚开始的时候,由于邓如斌不懂手语,交流不便,工作安排中经常会出差错。他就开始努力学习手语,不到一年的时间,和员工的手语交流已不存在障碍。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他特地建立了工作群,把语音转化成文字给员工们安排工作。图为邓如斌站着向店里的员工安排工作。

手语是厨房里的主要语言。 

1992年出生的彭俊是店里的墩子(专职切菜的员工)。他现在已经是师傅了,除了自己干活,他还会教教新来的员工切菜拌菜。

1997年出生的何伟正在灶台上忙碌,在店里师傅的帮助下,他现在已经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菜。他的目标是做一名专业的厨师。

范恒,1992年出生的外卖小哥。他主要负责送外卖,从店里到目的地,他拎着的盒饭总是热乎的。他穿梭于高楼之间,把饭菜送给客户,把新的生活方式送给自己。

周围的人们很关心这一群年轻人,在他们送外卖时,经常有人过来帮忙。

员工们用手机领取工作,并用笔把要点记下来。“好多人都有工作笔记,配送信息、工作过程都是记下来的,”邓如斌说,“娃娃们虽然年纪小,但都很用心。”

空闲时,这群年轻人用手语和绝笔进行交流。

无声餐厅是他们的标志,但他们过的也是有声有色的生活。

邓如斌根据员工的特点和用户需求,不断调整着餐厅业务,现在主要做定时定量配送的团餐。谈到他的下一个目标时,他说:“今年计划解决100个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我们会增加30个爱心点位,会有两个新的无声餐厅。未来的五年,我们希望解决500个残疾人就业的问题。”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