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历来是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几十年前的朝鲜战争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武器先进的“联合国军”,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的投入战斗,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这也成了新中国的“立威”之战。
然而韩国总统尹锡悦此前在面对媒体时再次大放厥词,公然宣称当年志愿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仅仅是靠着“人海战术”。
事实上,尽管战争是在朝鲜进行的,但主角却是中美双方,尤其是南韩,完全是一个配角。
别说我们志愿军了,就连美军都嘲讽这个猪队友说:“他们撤退的速度是进攻速度的三倍。”
这一点美国人绝对没有说错,南韩士兵的“怂”在当时是出了名的。这不,朝战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南韩军官意外被我军俘虏......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历时近三年,以1951年的六月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不到一年,却经历了五次大规模战役。
在第一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在入朝后迅速展开对联合国军的反攻,我方六个军的兵力联手朝鲜人民军对其发动突然袭击,将毫无防备的联合国军打得晕头转向,迫使对方从鸭绿江边撤回到了清川江以南,一战粉碎美国人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的美梦,联合国军更是付出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代价。
一次战役结束不到半个月后,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再次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发动突然袭击,在清川江两岸和长津湖湖畔痛击联合国军。
直到此时,美国人才后知后觉他们面对的根本不是朝鲜人民军,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但他们依旧坚持认为中国军队只是想把美军挡在鸭绿江南岸。
在这样的心态指引下,麦克阿瑟再次傲慢地提出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然后他们就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志愿军经此一役,直接扭转了战局,将美国的一堆王牌部队打成了残废,著名的北极熊团连团旗都成了我军的蒸馒头布。
正是在这次战役中,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被慌不择路的南韩军队开车撞死,沃克成为了整个朝战中美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将领。
在这里也必须吐槽一下,我们实在搞不明白,一个在战争中被揍得满地找牙,甚至跑起路来连友军都往死了撞的军队,他们的总统是怎么好意思在几十年后提起这段历史的,这是真不知道丢人啊。
由于第二次战役的巨大成功,使美国人陷入被动,他们为了卷土重来,就想着“先停火,再谈判”,以争取喘息之机。
此时,美军司令官已经由李奇微接任,他将军队撤回了三八线,并抢修了五道防线来防备志愿军。
美军随后进入了休整期,他们的后勤部门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武器弹药,征兵处也在不断招募士兵。看起来只要时间充足,美国人就要一雪前耻了。
虽然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军队也在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后急需休整,而我们的物资在补给线被美军空袭摧毁后也十分短缺,再加上朝鲜半岛的气温在隆冬时节急剧下降,志愿军正面临着很大的麻烦。
但在洞悉了美国人的阴谋后,志愿军还是决定先发制人,不给美军喘息之机,好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于是就有了第三次战役的爆发。而正是在第三次战役中,发生了那个南韩军官意外被俘虏的小故事。
1950年12月31日晚间,随着汉江江面上升起一颗耀眼的信号弹,一门门大炮随即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志愿军展开了对美军阵地的猛烈炮击。
在长达二十分钟的火力覆盖后,埋伏各地的志愿军战士迅速出动,他们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跃入冰冷的汉江中,以泅渡的方式向对岸进攻。
战士们在登岸后迅速展开攻击,猝不及防的美军无力抵抗,其三道防线随之瓦解。不过,由于志愿军的进攻太过猛烈和迅速,联合国军的士兵没有来得及做出应对,甚至连逃跑都没来得及,这就使得在广袤的战线上,我军战士和敌方部队混杂在了一起。
因为当时正是深夜,谁也看不清谁,连敌我都分不清。我军的一支侦察小队在穿插之时猛一抬头,发现不远处一支小队也在急慌慌地赶路,黑灯瞎火的也看不太清,大家还以为是另外一支执行任务的友军,也就没有理会。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借着灰蒙蒙的曦光,志愿军的这支小队才愕然发现对面原来是美军,只是他们并没有携带武器。
在察觉尾随他们的是志愿军后,美军那边一开始也很惊恐,但随后看到我们的战士似乎无意攻击他们,那边的军官还过来和我们的指战员搭话。
至于我军这边,根本没工夫管这帮手无寸铁的大兵,他们还有任务要完成,于是在简单的交流后我们的侦察队长就带着战士们匆匆离开了。
无独有偶,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战役开始后的第三天夜里。当时,38军114师的341团接到了任务,他们要深入敌后作战。341团部在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战士们动身,他们在没有汽车代步的情况下,徒步跋涉前往目的地。
就这样,大军行进了三天三夜,但目的地还没有到。此时,战士们已经十分疲惫了,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睡着了。
看到这种情况,政委张镇铭觉得再硬挺着也不是个办法,就安排大家就地休息。在安顿好战士们后,疲惫不堪的张镇铭也找了个草垛子卧倒在上面,准备好好睡一觉。
然而,就在张镇铭快要合眼的时候,他才注意到自己的身边躺着一个人。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这个人身上穿着的却是美军的大衣。
这一下就让张镇铭精神了起来,他一骨碌爬起来,借着月光仔细端详了半天。片刻后,张镇铭才意识到:“这不是郭参谋长嘛,还挺会找地方。”
原来,341团的郭参谋长在白天缴获了几件美军大衣,想来现在这个蒙头窝在草垛子里呼呼大睡的就是他了。想到这,张镇铭不疑有他,也就睡了过去。
几个小时过去了,眼看天就要放亮了,战士们摇醒了张镇铭,张镇铭看了看天色,随即揉揉眼爬了起来。临出发前,张镇铭还拍了拍郭参谋长的肩膀,想着喊他一起。
但这个郭参谋长睡得太死,半天没有动静,着急赶路的张镇铭想着他太累了,也就没再喊他,自己带着先头部队先行出发了。
就在张镇铭走后,341团的后续部队也陆陆续续赶了上来,不少人从草垛旁经过,但这个郭参谋长一直没动静。
不一会儿,侦察兵曹殿珍风风火火地跑了上来,他刚刚完成了一次任务,累得气喘吁吁,正想找个地方好好歇会。在发现那个草垛后,曹殿珍赶忙跑了过去,一屁股就窝进了草垛里。
正当曹殿珍要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他也注意到了一旁的郭参谋长,发现是领导,他刚准备问好,却看到对方睡得呼呼作响。
曹殿珍自然知道郭参谋长也是连日辛劳,想来也需要好好睡一觉,就没再打扰了。可就在下一秒,也许是身为侦察兵的本能吧,曹殿珍注意到了郭参谋长的鞋。
与一般的干部不一样,郭参谋长此时穿的是一双做工精美的皮鞋。郭参谋长怎么会穿皮鞋呢,他那么节俭的一个人,哪怕缴获了皮鞋,也是绝对舍不得穿的。
曹殿珍带着疑惑的目光再次注视向对方,这才发现眼前的人与郭参谋长虽说身形很像,但好像也有些不同,并且他一直蒙着头,似乎不敢见人。
想到这,曹殿珍意识到了什么,他赶紧给路过的战士使眼色,几个人顿时就围了过来,他们一把掀开对方用来遮脸的帽子,赫然发现对方果真不是郭参谋长。
战士们当即把这个间谍控制了起来,而对方没有抗拒,反而是一直在用韩语求饶。老半天后,一个懂朝鲜话的战士过来帮忙,大家才弄明白了这个人的身份。
原来,这个人并不是什么间谍,只是南韩军的一个炮兵营长,他在志愿军发起进攻后当了逃兵,跑了几天几夜逃到这里,却迷了路,最后撞上了我军的大部队。这个南韩的营长见势不妙,干脆躲进草垛里装睡,想要蒙混过关。
虽说他穿着美军大衣,但志愿军这边倒是也缴获过不少美军的军服,陡然看到一个穿美军大衣的,大家也不会怎么在意。
而张镇铭发现这个南韩军官时还是晚上,黑灯瞎火的也注意不到对方的鞋子,对方偏偏身形很像郭参谋长,也就让他蒙混了过去。
这个南韩的营长是打算天明跑路的,但无奈我军队伍太长,部队一直没有走完,他也就只好继续装睡。而等到了白天,他那双大皮鞋可就太显眼了,一下子就被我军战士认出来了,这下可就无路可逃了。
当曹殿珍把这个南韩营长带到张镇铭身边时,张镇铭还吃了一惊,他惊呼说:“怎么是你!”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一时疏忽,竟然与敌军营长在一个草垛里睡了一个晚上。
在经过审讯后,这个南韩的炮兵营长倒是毫无遮掩,把自己知道的情报通通都告诉了我军。正是得益于这些情报,341团掌握了韩军的动向,为部队的继续穿插作战指明了方向。
几天以后,341团挺进汉城以东,对着南韩军发动猛攻,将对方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南韩军不出意料地再次溃散,这也使得汉江以北的联合国军的侧翼被完全暴露,数万联合国军陷入背水一战的死地,士气顿时崩盘。
最终,我军攻克汉城,联合国军在付出近两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再次向南撤退到三七线附近。
面对如此惨败,联合国军方面心态直接炸裂,他们与韩军打起了口水战,互相指责对方是拖油瓶,把战败的责任都丢给对方。
至于我方,考虑到敌人可能会在我军过分深入后用重武器发动反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彭老总适时地中止了作战。
于是乎,在1951年的1月8日,历时八天的第三次战役宣布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再一次给予了联合国军以痛击,让新官上任的李奇微领教了中国人的战斗力。
谁能想到,一双崭新的皮鞋和一个慌不择路的逃兵,竟然成为了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
相信大家从这一故事中也能看出,南韩军队在朝战中的表现完全可以用乏善可陈来形容,他们的战斗力和军队纪律都是非常糟糕的,也难怪美军后来对韩军怨念如此之深。
但即便如此,还有人恬不知耻地在公众面前大放厥词,在诋毁志愿军的同时逢迎美国人,这脸皮也是真的厚。
相比之下,美国人可比他们务实多了,毕竟作为深受“当黑夜说起中国话”这一恐怖事件之害并得了“黑夜PTSD”的美国大兵,绝对不想重蹈当年的覆辙。美国人不仅在反复研究朝鲜战争中战例,也在不断开发夜视仪技术。
同样的,朝鲜战争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军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人民军队在重火力方面不断钻研,到如今终于形成了体系完备且战力强大的新时代军队,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每当我们看到今天的成就,相信大家都会想到那些年为新中国抛洒热血的那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