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人以偷为生。小偷的儿子有天对爸爸说:“爸爸,我要像你一样以偷为生,你教我怎么偷东西吧!”小偷看着儿子那副尖嘴猴腮的模样,好逸恶劳的个性,心想若不学偷,这个孩子日后或许会饿死,便答应了。
一天晚上,小偷带着儿子到了一幢大房子前,在墙上挖个洞,爬进大房子。他们找到储存间,小偷便叫儿子进去找些值钱的东西。儿子一进去,小偷便在外面将储存间的门锁上,同时跑到天井大喊大叫,吵醒这家人,随即,小偷便从墙上的洞溜了出去。这家人知道遭了盗窃,全家都出来查看。当他们看到墙上的洞,便以为小偷已经溜走了。此时主人便叫佣人点上蜡烛到储存间看看不见了什么。小偷的儿子在储存间千万遍地咒骂他的爸爸,当他听到有人要到储存间查看,更是吓得腿都软了。但他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躲在储存间的门后。
佣人一打开储存间的门,小偷的儿子冲出来,一口所吹熄蜡烛,推开佣人,拔腿就跑。这一家人便大呼小叫地在后面开始追。在逃跑的路上,他看到有口池塘,便拾起一块石头丢到池塘里,在这家人围在池塘边寻找偷儿“尸体”的时候,小偷的儿子已回到家里。他正想指责爸爸的残忍,爸爸已先开口了:“儿子,告诉我你是怎么回来的?”听完儿子的故事,小偷说:“孩子,你已学会怎么偷东西了。”
朋友,你开始看这本书,准备玩全世界最刺激的游戏并要成为专家时,我要给你这样的忠告:不要怕,也不要悔;玩游戏之前,先搞清游戏的规则,面对人为操纵的赌局,一定要摸清对方的心理;最后提醒你,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于危急的时候怎么逃。
据统计,从2017年高点至2018年年末A股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15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我们说了,股市可以大致看作一个零和游戏。
那么,股市下跌,那么钱到底是被谁赚了呢?
我们都知道,股市中低收高抛的人一定会赚钱,这就导致了资金从高位接盘者手中流向低位收入者的手中。
其中社保基金的体量最大,而且以保值为第一目标,主要是在股票低估的时候买入,在高估的时候抛出。
所以,社保基金在近17年来几乎维持着不败纪录,只有 2008 年在大盘下跌了65%的情况下亏损了6.8%。
总体来讲,社保基金出手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当股价明显被低估时,就去买一些。当股价涨上来了,用不着救市就卖掉一些,所以总体都是赚钱的。
另外,在股票的交易过程中都会产生成交手续费,这部分资金主要流向券商。
但无论如何,券商在股市交易中都是赚钱的角色。
除此之外,赚钱的角色还有逢高减持的上市公司股东。
这明显就是割韭菜行为,但这种行为还真不少,不少资金流向了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东。
既然有人一定会赚钱,自然就有人一定是亏钱,这一部分人主要是散户。
这就是散户难到赚钱的一个原因,在赔钱的几率比赚钱几率大的事实下,广大散户只能做到提高赚钱几率来获得收益。
但是只要有散户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就有更多的散户因此而亏损得更多,所以在股市中,又有几个能做到准确把握买卖时机的人,反割韭菜呢?
不过,大家都知道,在牛市的时候,散户赚钱的几率会比熊市时高出很多。不过在熊市的时候,这批人也是亏得最多。
所以,如果在股市中要想提高赚钱的概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股价明显被低估时,就去买一些,当股价涨上来了,自己就要设置一个止盈点,及时退出来。
所以,在行情低迷期,你不如学习一下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别整天想着要赚钱。
做交易,每个人的初衷都是想来这里赚钱,无论你是做股票还是做期货。但是多数人最后又都是亏损的,所谓的七亏二平一盈其实是太乐观了的数据,真正盈利的比例估计在5%以内
你想要赢,就要先明白你输的原因,不明白你输的原因,你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兜兜转转出不来,一直在亏损的圈子里死循环。我们来分析一下,市场中亏损者的几个原因。
第一,很多人连枪都不会用就上战场了,死在战场上是必然,活着才是偶然。我们每个人为了获得一个工作,都要经过十几年的教育,这在生活中是常识,即使是后来改变职业方向,也会去学习一下相关的技能。但是在交易市场里面,很多人就没学过任何东西就进来了,买股票的依据要么是听朋友推荐,要么是听股评家推荐,要么看消息凭感觉,不亏你亏谁呢?所以,要来做交易之前, 必须进行刻苦的学习,这是基础。没有学习就入场做交易,是很多人亏损的一个原因。
第二,学习了很多交易的知识,但是学错了,学歪了,所谓的掉进坑里的人,这些人被错误的思想误导。其实这些人是最惨的,比第一种还惨,他们很努力学习了,最后依然是亏损累累,因为他们学的东西本来就是错的,越是努力越是南辕北辙。所以,学习正确的知识,正确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市场充斥着各种骗人的东西,比如什么占星,什么周易,什么江恩预测,什么神奇指标,什么智能软件等等,歪理邪说太多了。被误导的人要再拉回来往往又非常困难,除非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改变,否则会一直亏下去。真正优秀的交易系统,一定是非常简单的,只有简单才能执行,只有简单才能复制,否则何来的复利呢?那么复杂的东西,你能确保每次都做对吗?1-10的数字加减,我想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对,但是高等数学的难题,恐怕就是绝大多数人都得做错。
第三,有了不错的交易系统,但是没有正确的交易理念。其实很多系统都是可以实现正收益的,但是由于交易者没有正确的交易理念,碰到亏损期就又开始换系统,换了系统后又试验新的系统,连续亏几次后,又开始换系统,不断的死循环。可是,等他换系统后,发现用原来的系统在某个品种某只股票上又走了一波大行情。真正悟道的人,最后的交易系统是非常简单的,比如著名的海龟交易法则,不就是几条均线而已嘛,突破了就做多,连续错十几次后,下次再出现信号,继续做多,如此而已。当然,连续错十几次算是极端案例,好的交易系统一般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四,有了正确的交易系统,有了正确的交易理念,但是没有执行力。王阳明先生曾经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之所以不能做到知行合一,是因为并不是真知。在我看来,无法化为执行力,最简单直接的原因是你没有把交易系统和交易理念化为最简单的行动步骤,并且形成习惯。一切认知,只有化为习惯性行动后才能发挥其威力。
以上,是我对交易亏损原因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可能有些不足,但基本上可以涵盖大多数亏损者了。想要赢,就要先研究透了输的原因。这个社会上太多的成功学在教人怎么样成功,这些成功学家基本上是一些大忽悠而已,其实更应该学习的是失败学,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查理芒格说的,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就永远不去那个地方。同样,如果我知道亏损者都是犯了什么错,那我就避免自己犯这样的错。
均线买卖八大口诀
由于股价移动平均线具有支撑和阻力的作用,而且相对于趋势线来说,移动平均线还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众多投资者最常用的股价分析指标之一。
图5-5 葛兰威尔法则买卖点示意图
为了帮助投资者理解,从本周开始,将移动平均线的所有参数周均设置为20日,即以20日移动平均线为例讲解八大买卖法则的应用。如图5-6所示。
图5-6 葛兰威尔买点一
1、向上突破均线买入
从图5-6中可以看出,葛兰威尔买卖法则一是指如果移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逐渐转为盘整或上升趋势,而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此时被视为第一个买进信号。
有效突破移动平均线的要求与有效突破趋势线的要求相同,通常在一段中长期上升行情中,会有多个波段买点,如图5-7所示。
图5-7 中长期上升行情中的多个波段买点
在下跌行情中,如果移动平均线还是向下发展的,即使有效突破该移动平均线,也不能大举买入。
如果使用的是其他周期的移动平均线,其使用方法与20日线相同,只是不同的周期代表不同的操作风格。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单凭一条平均线进行买卖,这里首先讲解移动平均线的买卖运用法则,故先以单条均线进行阐述。
2、回调均线遇支撑买入
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然后又再度上升,此时为买进时机。
与法则二不同的是,法则一是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升至线上,有一个突破的过程,说明之前的回调力度较大,跌破了该移动平均线。而法则二是股价本来在移动平均线上运行,回调至移动平均线受到支撑作用时买入,股价未有效跌破移动平均线,如图5-9所示。
图5-9 葛兰威尔买点二
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回调至移动平均线附近的过程中,如果成交量较之前的上涨明显缩量,则有效性更高,这就与上涨中价跌量减结合了起来。一些强势股在上涨的过程中,股价回调至中短期移动平均线是采取横盘方式甚至缓涨方式等待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跟进,而不一定会用下跌方式,如图5-10所示。
图5-10 强势股回调至均线采用横盘方式完成
3、回调跌破均线再回档买入
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股价也很快再次回到移动平均线之上时为买进时机。
股价在回调时跌破了移动平均线,但由于之前的上涨较快,使得移动平均线仍然是向上发展的,从而牵引着股价继续向上迈进,如图5-11所示。
图5-11 葛兰威尔买点三
注意此法则与法则一的区别,虽然法则一也是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均线,但在这之前该移动平均线有向下发展的过程,然后才被突破;而本法则的移动平均线要求是始终向上的,即股价调整没有法则一的调整幅度深,因此再次站上该均线即可买入。在一波大行情的中期,庄家常用跌破重要移动平均线的方法来洗出意志不坚定的散户。
在一轮中长期上涨行情中,周期越长的移动平均线越不容易被扭转方向,因此当出现更大调整时,遇到更长周期的均线会再次受到支撑,如图5-12所示。
图5-12 周期越长的均线越不容易被扭转
4、暴跌远离均线买入
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此时为买进时机。这是葛兰威尔买法则中唯一一个在下跌趋势中的买点。股价在短时间内连续暴跌后,通常会有一个修复性反弹,此即为下跌趋势中抢反弹的买点,如图5-13所示。
图5-13 葛兰威尔买点四
单看这个法则,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到底股价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才算远离?有时候稍有下跌便会反弹,有时候连续暴跌数日才会出现反弹。由于不同时期的市场环境不同,这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远离标准,因此在使用该买入法则时必须结合其他技术判断,如当股价远离移动平均线,同时K线出现止跌信号或其他技术指标如乖离率等出现买点才能买入。
暴跌远离均线通常是指远离中、短期均线,而非长期均线。由于这是在下跌趋势博反弹,因此投资者利用该买点买入时一定要轻仓操作,并随时做好出货的准备。
5、有效跌破趋平均线卖出
如果移动平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走平,并且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有效跌破移动平均线,为卖出信号。
这条卖出法则与法则三都是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之上跌破移动平均线,但法则三由于之前的股价上升速度较快,虽然跌破,但移动平均线还呈上升趋势;而本法则是移动平均线已经走平的情况下,股价跌破移动平均线,说明移动平均线可能会转为下跌,因此需要卖出,如图5-14所示。
图5-14 葛兰威尔卖点一
如果在上升行情的初、中期,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只是一波较大幅度的回调,这就要看投资者选择什么样的周期作为买卖依据,比如,选择20日线作为买卖依据,则为中短期的波段操作,而选择72日线作为买卖依据的中长线投资者可能并不需要进行卖出,如图5-15所示。
图5-15 以不同周期作买卖依据时出现的情况
社会上流行的“一招鲜”“真传一句话”,这是典型的为懒惰找借口,投机取巧。就如同在大街上捡到金子,而他却把捡金子这个动作当成规则,真是可笑又可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有大局观的操作者对市场的描述,描述是全方位,立体的。而非用几个简单的指标可以表达。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综合素质。所以,必须是具有同等综合素质的人才能够领会,掌握,运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自我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提高,以达到系统相应的要求。正所谓是宝刀配英雄,红粉赠佳人。
市场如丛林,丛林中的动物们是在饥饿中等待,而人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应该是:静静的,平和的,心无杂念的,没有任何预期的等待……
步入正轨,走向成功的一个前提是,确切知道、并勇敢的承认自己以前真的错了。承认自己以前错了,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老实,听话,真干!”六个字,脱离了这六个字,自己的人生,将是虚伪的一生。
不能改正原来的错误操作习惯,即是怨鬼附体,必须在念头启动处,坚决的与之决绝……如此改过,方能奏效。
在股票市场中,能够长期生存的人,必然是生活中能够做到谨慎,恭敬,守规矩,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反之,未入市场,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
有人想学部分资金用于波段,部分资金用于日内,这是一个误区。这种做法适合于团队作战,而对于单个人来说,是不恰当的。单个人,适合专注某一种操作模式,而那是两种操作模式,两种心态。选择以日内短线操作进场,作为过渡,而把时间和精力关注在日线级别的操作,正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具体体现;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具体落实。
所以建立真实有效操作系统属于实践派,绝非谈玄说妙。
实时的精准进场是起点,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进场时机的把握是关键,包括推演,分析,计划,等待,准备,应变。进场后呢,则包括清除、放下,清醒,客观,应变,果断。
这是一场验证“拿得起放得下”的游戏。如果犹犹豫豫,患得患失,必将被清出游戏圈。胆大心细,机警果敢则是游戏必备的武器。
修练自己的眼光;提高眼界心境;境不同;景不同;近看波涛汹涌;远看风平浪静;尽量让自己的眼光看的更远一些;主客意识要为客观规律让路;才会更理性。
什么人能在股市赚钱;就是明白人;所以做个明白人很重要。
什么是明白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这就是明白人。多数人活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活明白。
客观理性看人;事物;看人生;看股市。
在股市简单赚钱的人是明白人。生活中也会是明白人。
读懂简单的人才会简单;读懂快乐的人才会快乐;读懂幸福的人才会幸福。
读懂股市就不会被它困扰。
要享受炒股,享受生活,不要把自己每天搞得都紧张兮兮的.以看戏的心态看待持仓的股票,很多时候应该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古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自己作一个旁观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自己作一个旁观者。
书好读,自己难读。
但是通过读书,可以更容易的读懂自己。
在同样的未知,同样的未知恐惧面前,有的交易者因为有思想而变得强大。
对交易的认知来说,是属于殊途同归,不管最初的交易形式是短线还是长线,是左侧还是右侧,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大家对知行合一的认同。
这样说来,能不能找到止损点,以及如何找到止损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止损的思想。
很多人在没有持仓的时候自认为,理解概率,接受亏损,但真正到了实盘中需要止损的时候,又总能给自己找到各种不止损的理由。
你要考虑一点,交易成功靠的是什么?
是靠许多次概率性的阶段盈利积累?
还是一次搏命式的持单?
每一套交易系统系统之所以是独特的,就是在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只有这样,你才能透过盈亏的表象,洞察到你止损的最终意义,你知道这不是单纯的失去,这就是你在逆境中坚持的动力!
你选择的交易方式,决定了交易的难度
不论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交易方式,回避不了的问题是价格的随机性,随机性意味着没有盈利的时候你会亏损,即使有了盈利,让盈利奔跑的时候也经常会跑回老家。
从时间周期的角度来看,不存在绝对的顺势与逆势,不管交易者选择什么样的交易方式,首先要搞明白的是,承担什么样的风险,赚取什么样的盈利。
从比较角度来看的话,左侧交易比右侧交易的进场点更早,可以吃到更多的波幅;同时左侧交易属于逆势交易,胜率会比较低,而右侧交易更接近于顺势交易,胜率会高一点。
无论采用哪种交易方式,都逃不过盈亏同源,风险和收益也永远都是成正比。
让结果的天平唯一从风险稍微往盈利偏斜一点的唯一方法就是选择尽可能简单的那种,只要交易逻辑是自洽的,越简单越容易接近本质,也越容易做出持续一致性的选择。
交易系统—执行力
关于交易执行力,实际上它是最重要的,但同时也是最没法多说的因素。
很多交易者一直在纠结,我该怎么样提高交易执行力。
其实,执行力靠的不是纪律,而是习惯,只有习惯性的动作才会无限接近交易的执行性。
所以,有了交易系统不会马上赚钱,因为还没有形成这套系统的使用习惯。
记住,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在炒股这行,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多变,对这些素质的要求便显得特别突出。没有自信,你对犯错的恐惧迟早将使你失去思考和做决定的能力。不使独立的判断力,随大流人云亦云,你迟早会发现自己是股票投资的失败者。不诚实地面对自己,你的决定将基于希望而不是事实。最后,你如果不是热爱这个行业,只是追求金钱,你很快就是发现炒股是多么的单调无趣,钱来得也远不如你想像的容易。你很快就会举手投降。
怎样养成正确的心态?一位成功的炒手,必须具有正确的心态。你已明白必须建立规则,按照规则执行你的炒股计划。你知道必须相信自己,要独立思考,要自我督促,这些都是要努力控制自己的东西,要强迫自己去做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重复,直到这些要求成为你的自然反应,成为你的直觉,你才有了正确的心态,这时你才真正学会了炒股。
你必须学习体会按规则行动是愉快的,不按规则行动是痛苦的。刚学止损的时候,亏钱总是痛苦的,不然何为割肉?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经历了小损成为大损的过程,其间的焦虑、怀疑、失眠,一次又一次,你就逐渐形成快速止损的心态。开始时定下的止损规则显得难以执行,慢慢地成为下意识的行动,一旦股票运动不对,不采取行动就寝食难安。这个过程,就是你学股的成长过程。
炒股需要很多和人性逆向而行的心态,这种心态首先你必须明白它!比如不愿止损、喜欢不顾外在条件在股市跳进跳出、好获小利等等。明白了问题之所在以后,你必须下意识地训练自己不犯这些错误。就算犯了,告诫自己下次别犯同样的错误。为做到这些,你要观察,要反省。
观察市场,用你的知识及经验判断市场的行动及发展,做到这点的基础当然是你必须有一定的市场知识和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你会“感觉”到市场下一步的“方向”何在。潜意识中,你会听到一个声音:“现在是买进的时候”,或者是“现在是卖出的时候”。这时你开始将这个声音和你的规则相比较。你若想买进某只股票,你开始问:这只股票处在升势吗?这家公司有没有新产品?股票的大市是牛市还是熊市?这只股票的价格变化和交易量的互动是否正常?你问自己内心中“买”的声音是源自“自以为是”还是客观的判断?
每次犯错,好好地分析自己为什么犯错,违反了什么规则?人犯了错,自然的情绪就是寻找替罪羊:如股票大户操纵、报纸登假新闻、公司做假账等等。这些其实在股票的运动和交易量上都有迹可循。请清楚地提醒自己: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对结果负全部责任!犯错不可怕,可怕的在于不承认自己犯了错,炒股是这样,做人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