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江苏有一名男子拍摄了一段视频,发布到了短视频平台上面配文:当地流窜的野猪,将村里葬下去的棺材给坏,同时将逝者的衣服弄得到处都是,男子在看到这种情况以后也是立马拿出手机将现场记录了下来。
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男子表示,自己早上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个情况,当时业主已经将逝者的棺材破坏,自己躺在其中,四周则是散落着逝者的衣服,其中还包括一些“陪葬品”,同时表示当地人见野猪也是已经见习惯了,早已见怪不怪。
消息传出来以后,也是引起了无数吃瓜网友的讨论,纷纷细数起了最近野猪对日常生活造成的破坏。
野猪下山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从陕西老人被野猪袭击致死,到江西高校食堂惊现野猪身影,再到河南发现近2000头野猪聚集,一系列事件揭示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野猪泛滥,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国家林草局的数据显示,全国有28个省份有野猪出没,数量大约有200万头,其中有26个省份的野猪数量已经超出当地生态的承受能力,导致人和野猪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
有网友总结,野猪数量失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食物链出了问题,以前控制野猪数量的天敌,比如老虎、豹子和狼,因为栖息地减少和人类捕杀,数量大幅减少,有些地方甚至已经见不到了,野猪失去了天敌,数量像没了缰绳的马一样,一下子多了起来。
同时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野猪的繁殖,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森林面积逐渐增加,植被也恢复得很好,给野猪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栖息地,食物充足、环境合适,野猪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能生两窝,它们的数量增加得非常快,几乎是成倍增长。
还有就是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也加剧了人猪冲突,城市扩张和农业开发让野猪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它们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为了找食物和水源,野猪不得不冒险进入人类活动的地方,这种空间上的挤压,使得人猪相遇的概率大大增加,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以中部某省山区69岁的老杨为例,他连续三年都遭受野猪侵害,辛苦种植的水稻被野猪糟蹋,损失惨重,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他不得不在稻田周围设置捕兽套,这种无奈之举,也反映出人猪冲突的尖锐性。
农民们为了对付野猪想了不少办法:地里插稻草人、吹喇叭、放鞭炮,甚至守夜驱赶,但这些方法都不太管用,野猪的适应能力极强,很快就能识破这些“雕虫小技”,继续肆无忌惮地破坏农作物。
从农田到人身安全
野猪不仅在田里搞破坏,还威胁到人们的安全,它们到处乱窜,不仅毁坏庄稼,还可能伤人,农民们头疼不已,不仅农作物受损,连人身安全也成了问题,野猪成灾不仅让农民的庄稼受损,还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野猪体型庞大,成年野猪体重可达数百斤性情凶猛,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要是和人类起了冲突,后果会很严重。
2021年,河南淅川一位农民因70多亩田地被野猪毁坏,一怒之下捕杀8只野猪,最终被判刑,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但更令人痛心的是野猪伤人致死事件,2023年11月24日,陕西一位70岁的老太太在家中被野猪袭击,最终不治身亡。
这起悲剧再次敲响了警钟,野猪伤人事件并非个例,而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数据显示,四川通江县一年内发生了700多起野猪伤人事件,平均每天差不多有两起,这个数字确实让人震惊。
野猪伤人事件不仅让受害者家庭深受打击,也使很多人对野猪产生了恐慌,除了对人身安全的威胁,野猪还对社会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江苏镇江野猪破坏墓地的事件,就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坟地被破坏,逝者的衣服散了一地,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让家属非常难过。
寻求平衡
现在人和野猪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合理控制野猪数量,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保持生态平衡,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并采取了很多措施。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野猪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应该由政府或保险公司进行补偿,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野猪防控工作,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这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值得推广。
科技的进步为解决野猪泛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可以利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技术手段,对野猪的种群数量、活动轨迹进行实时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野猪预警系统,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他们注意防范。
结尾
单纯的猎杀并非长久之计,科学的种群调控才是解决野猪泛滥的关键,同时向公众普及遇到野猪时的正确应对方法,见到野猪的时候不要与其对视,一定要保持镇静,慢慢后退,避免正面冲突,尽量选择下坡或S型路线逃跑,因为野猪不擅长转弯和下坡,或者可以爬上粗壮的树木躲避。
文章信源:
省林业局2024年11月5日---天台县启动应急猎捕野猪工作
江西都市现场2024年11月28日---江苏镇江有野猪将村里新坟拱开,逝者衣服遍地!村民: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