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部署要求,持续完善郑州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阅读阵地、丰富阅读内容、强化阅读宣传,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郑州广播电视报》开设“我的读书故事”专版,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读者,分享读书经历、感悟与收获,展现书籍的独特价值与深远影响,激发更多人的阅读兴趣,营造读书氛围,建设书香郑州。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
作者 八月天
我最初喜欢上读书,完全是对故事的迷恋。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我们豫北叫“嗙诓儿”。那个年代,“嗙诓儿”是最主要的精神生活,听说书、唱坠子就算是饕餮大餐。
那时候我父亲在集镇上教书,我常常缠着他讲故事。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再缠着父亲讲故事,他告诉我:故事在书上,自己去读吧。
一个星期天,父亲骑车去六七十里地的县城给我借来了三本书:《安徒生童话集》《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我如醉如痴地读,乃至废寝忘食。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青年英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十多岁的我为他们的事迹感动,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当我读到卓娅在烧毁敌人的马厩时不幸被捕,受到种种摧残和侮辱及非人的折磨,却没有泄漏任何秘密,被敌人施以绞刑而牺牲时,我一个人偷偷哭了好久。从那时起,我内心里开始崇拜英雄,并暗暗学习英雄,树立起不怕吃苦的精神。
1980年春末,我上初二。怀有文学梦想的父亲,倾尽家中积蓄从县城购买了3000多册图书,开起了家庭图书馆。那批书中,除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红色”文学作品,还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古代文学经典。对我有重大影响的,是一大批新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如《约翰·克里斯多夫》《忏悔录》《悲惨世界》等。这些书籍,让我的中学时代充满了趣味与诗意。但也因为痴迷于读书,高中时期我就开始文学创作,从而荒废了功课。最终高考落榜——这也是我没有把握好文学创作与功课的关系,在人生的道路上摔的一个大跟头。
回乡后,我即离家到建筑工地打工。凌晨5点多起床干活,晚上七八点才收工。但每天晚饭后我都会趴在用脚手架竹板铺成的“床”上读书,当然也写东西,记日记,写小说,写诗,写散文,一句话,只要想倾诉的,都会写在纸上。在车库改成的宿舍,我与十多个工友住在一起,只有一个25瓦的白炽灯。在其他工友打牌聊天的嘈杂声中,十八九岁的我趴在铺板上旁若无人地读书、写作。现在想来,打工生活那么苦、那么累,我却不颓废——那无疑是读书为我带来的强大精神支撑,让我对未来有希望,有憧憬。
打工半年多,我回乡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其间,我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读书、写作。三四年后,就开始发表诗歌、散文,并很快被聘到乡政府办做文秘兼新闻报道员,而且完成了从农民到职工、干部的“蝶变”。再后来在一家省级媒体做记者,虽然文学创作中断了有10年,但读书从来没有间断过。我觉得,读书之于我,已成了和呼吸、吃饭一样与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发表、出版文学作品的增多,我实现了从记者到作家的愿望。近年来,我潜心读书、创作,更加努力去创作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
八月天,本名尚伟民,河南滑县人,主任记者,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七届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理事,郑州市作协副主席兼市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文学创作以报告文学、小说为主,发表、出版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10余部计200多万字;获过多种文艺奖项,有作品被翻译到国外。
文学成就
2006年以来,在《莽原》《山花》《雨花》《长江文艺》《啄木鸟》《北京文学》《山东文学》《当代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文学期刊与报纸副刊发表中短篇小说《遥远的麦子》《父亲的王国》《非常约会》《七步诗谣》《低腰裤》《一个乡村的冬夜》《一棵什么苗在心底疯长》等30余篇(部),以及报告文学、散文随笔百余篇。
2009年,第一部反映打工妹生活的长篇小说《城市的月光》,成为豫版图书当年的四部畅销书之一,2012年获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奖,并入选河南农家书屋。
2012年5月,长篇小说《中原狐》在《莽原》杂志发表,2018年10月获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2年10月,被河南省文学院聘为签约作家。
2013年6月,小说集《现实书》入选中原作家群出版工程“中原之星文库”。
2014年7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16年9月,乡村题材小说集《父亲的王国》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
2018年11月,长篇报告文学《起飞——第一航空港成长记》入选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原文艺精品原创工程”重点项目;2019年获河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20年1月,长篇小说《永远的村庄》入选河南省委宣传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项目。2021年1月,长篇报告文学《润物细无声——弯柳树扶贫纪事》入选河南省委宣传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项目、河南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2022年获郑州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信阳市何景明文学奖。
2021年12月,与何弘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粮食,粮食》入选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原文艺精品原创工程”重点项目的重大题材,当年入选“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阿拉伯语)、上海“解放书单”,分别获河南省、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豫版好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提名奖,郑州市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