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科技创新赋予中国文化叙事新底色

新快报 2025-04-22 09:40:19

正在进行的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刚刚结束。官方数据显示,广交会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较去年同期增长20.2%,广州交易团923家企业累计意向成交额突破10亿美元。

一期广交会以“先进制造”为主题,满屏的科技风让全球采购商感受到中国在人工智能上的突飞猛进。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背后,一种以科技为底色的新的文化叙事正在萌发和崛起。

这种文化叙事是机器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共生。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广交会已经从商品交易平台升级为“科技—文化”融合的展示场。广交会上的科技产品正在成为文化输出的新媒介。机器大熊猫、咖啡机器人、清洗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推荐养生食谱的智能冰箱……吸引了不少境外采购商高举手机,现场拍摄。智能家电、智能眼镜、智慧生活等消费场景中的智能化应用,正在刷新世界对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认识和了解。

这种文化叙事是一种生态构建的新呈现。一期广交会的服务机器人专区,集结了46家中国科技企业,从医疗到物流,从家庭到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覆盖全产业链,展现出“中国智造”从成本优势向创新生态的跃升。广交会作为“中国第一展”,让全世界采购商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看到中国科技创新的生态链实力——这里有终端优势、有消费优势、有联结优势,有应用场景优势,更有产业化和工程化的优势。

科技是一种软实力的文化,更是构建文明叙事的内生动力。

当外国采购商在广交会展馆看到机器人后空翻的矫健身姿,走出展馆又与佛山舞狮的live表演遇个正着。当他们前脚在展馆围观了智能仿生手弹奏出曼妙的钢琴曲,后脚又驻足广交会“食在广州”嘉年华,聆听粤音袅袅、感受非遗剪纸、朵颐粤式美食,中华文化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印象,早已不再只有“中国瓷器”“四大发明”。

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广交会这场“科技—文化”的融合展示,让我们看到科技理性对文明内核的创新激活。在历史的长河中守住根魂,用工业硬实力塑强文化软实力,用科技创新赋予中华文化新的底色,是时代置诸我们面前的使命。

■新快报记者 李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