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王耀武被特赦,周总理劝许世友原谅,许大哭:这辈子都不可能

历史求真所 2024-04-13 14:07:23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国过得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回想那血淋淋的历史,到现在还会令人悲痛。

在抗日战争中,有不少先辈前仆后继,为保卫祖国失去了生命。他们的丰功伟绩应该被人铭记,他们的后代应该得到善待。

不少有功的将士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奖赏。有奖赏,自然就有惩罚。有不少参与内战的国民党被抓,受到了惩罚。

王耀武虽然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少贡献,但作为国民党他也有不少罪行。因为王耀武在抗日战争中曾立下军功,所以他在1959年时得到了特赦。

那时的王耀武已经年过半百,得到特赦后,王耀武去拜访了许多人,大多都是以前的“老对手”。

事情已经过去许久,王耀武和以前的“老对手”大多都一笑泯恩仇了,可是唯有一人在得知王耀武想要见他后气愤难当。

“这辈子都不可能原谅他!”许世友十分气愤地说道。在得知许世友说了这番话之后,王耀武是尴尬难当,不免又想起了济南解放之战。在那场战争中,守城的人是王耀武,攻打济南的人正是许世友。

王耀武在济南解放之战中究竟做了什么,让许世友“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在得知许世友说出那番决绝的话后,周总理决定去劝解许世友,那么这件事到最后究竟结果如何呢?

«——【·一身武艺保卫国家·】——»

在那个年代,分布最广的工作便是“农民”,许世友家也不例外。作为农民,许世友的父母一年也赚不到多少钱。

作为家里的一份子,许世友也只能干活帮父母分担一些。为了赚钱,许世友什么活都干过。后来,许世友就进入了少林寺学习。

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八年。在这八年里,许世友刻苦学习,终于习得了一身武艺。然而一件事的发生却改变了许世友的一生。

在许世友待在少林寺,平时不怎么回家,时间长了也有些想念亲人,所以许世友决定找时间回家看看。

在路上,许世友恰巧撞见一位百姓正在遭受恶霸的欺凌。这让许世友无法忍受,当即决定为这位百姓出头。

恰好他又习得一身武艺,于是立即就对那个恶霸动了手。但是没想到一直“养尊处优”的恶霸根本承受不住许世友的十八般武艺。

就这样,许世友居然将这个欺负百姓的恶霸给打死了。即便许世友是见义勇为,是正义的一方,但闹出了人命,也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因此,身上背了人命的许世友无法再继续待在寺里,也不能回家,只能四处流浪。持续了一段流浪的生活后,许世友觉得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他想要有所改变。

在经过再三考虑之后,许世友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在1926年时,许世友担任了武昌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一团的连长。

但当时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令许世友十分的失望,所以许世友便退出了国民革命军,转而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在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围剿”的作战时,许世友七次参加敢死队,还曾两次担任敢死队的队长。在战斗中,曾四次负伤。

这让许世友开始在部队中崭露头角。在同一年,许世友在红四方面主力军向川陕转移的途中,指挥三十四团与敌人奋勇作战,硬生生为主力军杀出了一条路。

在万源保卫战中,许世友率领的部队在数量上以及武力上,都不如敌方。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许世友率领部队坚守了三个月。

通过近战、夜战等巧妙方式打败了敌人。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向毛主席主动请缨,要求去往前线。

1939年2月时,许世友参加了香城固伏击战。在这场战斗中,许世友亲自率兵上阵,切断了日军的后路。

之后许世友还曾率领部队在莱阳、海阳等地区击退了反共顽固派军队。这扭转了胶东抗日的被动局面。在1944年到1945年这一年间,许世友率领部队收复了龙口、荣城、莱阳等多个县城。

虽然只是纸上的寥寥数字,无法写出那时的艰难与凶险,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先辈们经历了怎样的生死劫难。我们能做的只有铭记历史,奋发图强。

«——【·能力非凡作战勇猛·】——»

王耀武的出身虽然比许世友要好一点,但其实都是出自农民家庭。虽然出身普通,但王耀武却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

王耀武的父母不愿意王耀武像他们一样做一辈子农民,于是便送王耀武去上了学。小时候,王耀武曾经在村里的私塾中念过书。

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却改变了这个家庭,也让王耀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件事就是王耀武的父亲和哥哥去世了。

亲人离世,家中唯有母亲可以依靠,这让母亲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更何况,家中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嗷嗷待哺。一个女人,三个孩子,可想而知生活是过得多么艰苦。

王耀武不愿看母亲过得如此艰难,于是便决定辍学,出门打工赚钱。打定了主意的王耀武拜别了母亲,踏上了打工的路程。

王耀武先是来到了天津,之后又辗转来到了上海。1923年时,黄埔军校准备成立,这个消息霎时间便传遍了全国。

那时王耀武正在上海的一家糖果店里打工。黄埔军校成立的消息传出来之后,王耀武也想去试一试,但终究没下定决心。

这时候,同族的一位亲人出来鼓励王耀武,让他去试一试。在亲人的鼓励下,王耀武最终决定去黄埔军校试一试。

王耀武天资聪颖,虽然只在私塾中念过书,从来没接受过新式教育,但他居然一次就考中了黄埔军校。就这样,王耀武成了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员。

进入黄埔军校后,王耀武刻苦学习,不敢有一丝松懈,这也让他每次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此时的王耀武也已经成长得一表人才,光靠外表就能吸引很多人。再加上王耀武之前打工的经历,让他很会跟别人打交道。

所以还在学校时,王耀武就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1925年,国民革命军准备进行第二次东征。

这次东征决定启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与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生。还未毕业的王耀武就参加了第二次东征。

在第二次东征中,王耀武的表现异常突出,作战非常勇猛,所以刚毕业不久,王耀武就当上了团长。

那时,恰好蒋介石发动了针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王耀武这样的后起之秀就被人推荐参加了第四次“围剿”。

之后,王耀武到了第三十二旅任职。那时候第三十二旅的旅长柏天民作战能力不足,指挥不力导致部队被红军困在了宜黄城。

眼见部队呈现败势,柏天民惊慌失措,要求部队撤退。而柏天民却看出了红军缺乏攻坚武器这一不足,奉劝柏天民先不要撤退。

在王耀武的好言相劝之下,柏天民也放弃了撤退的想法。果然,红军围住宜黄城二十四天,却终究未能破城。

就是在这一战中,让蒋介石注意到了沉着冷静的王耀武。王耀武虽然是国民党,但也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少贡献。雪峰山战役让王耀武成为了抗日名将。

当时日军集结了十万多人意图从芷江方向进攻,而王耀武则是指挥三十多万人与日军正面抗击。

这场大战历时两个多月,最终以日军的惨败收场。这场战役让日军损失了将近三万人。也是这场战役,让王耀武名声大噪,成为了抗日名将。

«——【·手段恶劣令人愤怒·】——»

许世友与王耀武,一个是共产党员,一个是国民党,在内战时期也可以算得上是对手,那么许世友与王耀武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呢?

两人恩怨的开端是济南战役。当时国民党已经呈现败势,在山东境内,蒋介石唯一能控制的城市就只剩济南了。

所以蒋介石命令王耀武死守济南。但王耀武心里知道,以目前的局势,济南是肯定守不住的。他曾多次劝蒋介石放弃济南,但蒋介石仍命令王耀武死守。

而另一边,被任命为总指挥的许世友则是制定了非常凶猛的作战计划,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下济南。

许世友从两个方向进攻。许世友派宋时轮从西面进攻,王耀武的部队根本招架不住,王耀武只能派预备部队上场。

与此同时,许世友派聂凤智从东面进攻,这让王耀武感到焦头烂额。王耀武兵力不足,根本守不住,才四五天的时间,王耀武的防线就被攻破了。

就在这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王耀武派出镇守西线的将领吴化文起义了!这对于王耀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济南战役注定要失败的,虽然王耀武嘴上安慰部下说会有援军到来,但他心里明白,他们根本坚持不到援军来的时候。

知道自己必定失败的王耀武已经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他给自己和几个亲信都准备好了老百姓的衣服。

1948年9月22日,解放军开始攻城。王耀武知道自己会输,但他没想到自己会输得这么快,仅仅用了一个小时,解放军就攻破了济南城的大门。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王耀武的参谋长罗辛理提议使用“毒气弹”。这种毒气弹是美国援助蒋介石用来内战的,威力比日军的更大。

相信大家都了解生化武器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有许多幸存的老兵到现在还在忍受着毒气弹带来的折磨。他们的伤口一直都在溃烂,永远无法愈合。

不知王耀武有没有同意罗辛理的提议,反正国民党在济南战役中确确实实地使用了毒气弹。毒气弹的使用给解放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这就是许世友“这辈子不会原谅”王耀武的原因之一。

虽然王耀武在得到特赦之后解释过,自己并没有下过使用毒气弹的命令,只是没有及时阻止参谋长罗辛理。但许世友依然认为毒气弹的使用,王耀武是有责任在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解放军在济南战役中牺牲了两名师级干部—王吉文与徐海珊。这两人与许世友早就相识,感情深厚。

这两人的牺牲让许世友无法释怀,因此不肯轻易原谅王耀武。第三个原因就是在济南战役中解放军的牺牲实在太大。

9纵这支部队是许世友一手建立起来的,作为济南战役中的主力军,9纵部队中牺牲加上失踪的人有九千多。

这让许世友怎么原谅王耀武呢?济南战役后,中央下达了活捉王耀武的命令。如果不是中央的命令,相信许世友一定会当场杀了王耀武。

许世友对王耀武的怨恨非常之深,就连周总理亲自前来劝解,许世友最终也没有原谅王耀武。

在抗战岁月中,无论是对于哪个党派或团体来说,团结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其初心和使命,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奋斗。

而国民党方面,虽然在其统治时期存在诸多分歧和矛盾,但在面对外敌入侵和国家危亡的时刻,也能够凝聚起全民族的共识和力量。

这种团结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当今社会,一些分裂势力和极端思想仍然存在。

这些势力试图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挑拨民族之间的关系,甚至煽动起仇恨和对抗。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历史潮流,更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巨大损害。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