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影节举办多场重量级专题论坛,共话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影视产业观察 2022-12-28 13:47:17

12月25日,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海南省三亚市正式落下帷幕。本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以 “全年展映、全岛放映、全民观影、全产业链”为目标,开展了影展、竞赛、大师班、论坛等多个活动板块,收获不少业内外人士关注。特别是其中多场专题论坛,探讨了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海南自贸港建设与中国电影的发展、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如何支撑影视网络发行模式创新等多个行业热点话题,对于加强电影文化交流、促进电影多元化创作及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行业嘉宾齐聚海南

多场论坛共话产业发展

12月18日至12月25日,本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共举办了立足海南,面向世界的海南自贸港建设赋能电影产业稳步发展高峰论坛、以“纪录影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纪录片论坛以及包括影视数字版权管理国际高峰论坛、电影创作论坛、女性电影论坛、中国儿童产业发展论坛等在内的共计九大主题电影论坛活动及一场大型峰会活动。

出席论坛活动的嘉宾涵盖了电影业内众多知名人士,探讨的问题也十分具有行业价值。如12月18日上午举办的首场论坛——海南自贸港建设赋能电影产业稳步发展高峰论坛,主要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与电影强国建设协同发展的路径以及海南自贸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赋能中国电影产业稳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在论坛上提到,要助力海南电影产业的发展要关注好三个层面的事情:第一就是政策层面,政策给予这个产业什么样的福祉和推动力,无论是税收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等,最关键的是要落地;第二,就是怎么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问题;第三,就是要发挥自贸港的流动性,这是自贸港有别于内地其他省份重要的东西。而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冬看来,可以从“旅游+电影”来打造海南岛的属地文化IP,并进一步加大资本的扶持力度,打造文化产业基金,吸引更多基金进入到海南岛来,打造包括电影主题公园在内的多个海南属地文化IP。论坛上的其他与会嘉宾也分别就如何推动海南省电影产业的发展献言献策。

12月18日下午举办的“纪录影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坛,则主要围绕“生态美学视域下自然类纪录片中的人文表达与技术革新”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两大议题展开讨论。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制作人,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金椰奖”纪录长片评委会评委张同道以多部优秀纪录片为例,具体阐述了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意义,“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不仅仅是愉悦观众,更重要的是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未来世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梁红也在论坛中提到:“纪录片是最适合国际传播的一种媒介,尤其是自然类纪录片,不需要太多的解释,直接可以在人和人之间达到共鸣和沟通。”

多场行业论坛活动的举办,展现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电影文化及产业交流做出的努力。如海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张军在首场论坛致辞中所言:“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不仅仅是个节,更多的是像今天的论坛一样赋能电影产业的发展,为海南注入活力。”

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行业复苏

自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百年来,中国电影涌现出一批批优质作品及优秀电影人,香港电影以及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部分作品也都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也涌现出不少像《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票房及口碑双赢的影片,但近年来受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电影在“走出去”上缺乏一定动力。

在12月20日举办的以“立足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电影创作论坛上,不少嘉宾均认为,在当下影视行业低谷期,需要“先活下去,再走出去”。如新丽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新丽电影CEO李宁提到:“我觉得中国电影现在需要中国视野,先做好中国的电影,想办法让中国观众回到影院,喜欢看我们的电影,然后我们整个的电影产业链无论从学术研究、创新、投资、制片、宣传、发行、放映这条产业链才能复苏,复苏起来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名编剧、监制张家鲁则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所有电影人都需要重新反思电影表达和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如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导演章明看来,近年来大多数走向国际的中国电影反而是底部公司小成本作品,它们不会有更多的商业经济压力,反而会更具先锋性更具艺术表达上的独立性,因此他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可能要更重视低成本先锋电影的培育,而电影创作需要有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章明呼吁,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上对电影的多样性、时效性有更多的支持。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逸松则认为,所谓的“国际化视野”更应该指的是我们要看到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包括现在有什么新鲜的技术、新鲜的方案以及大家关注什么话题等等。在他看来,距离2035年我国建成电影强国还有十余年时间,当下我们本土电影讲故事的能力还不是很足够、本土观众对电影还是有一些疏离,所以“还是要把一些基础工作做好”。

聚焦热点话题,推动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女性题材电影及女性电影人的数量有所提升,也出现了以《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妈妈!》《爱情神话》等为代表的优质作品,它们塑造出的个性迥异、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女性角色,获得不少观众好评。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女性电影以及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很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12月19日,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以“国际化视野下中国女性的电影形象塑造”为主题,举办了女性电影论坛活动,旨在剖析电影中的多元化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共同探讨国产女性电影创作的新可能。

女性电影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秦喜清在论坛中提到,推动中国女性电影的发展,需要了解世界性别意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什么状况,以及它具体是怎样的一个认识及判断,让我们塑造的女性形象能够在世界影坛中形成一种对话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冯伟也认为:国外对中国女性的认识更多是温柔贤惠、在家庭地位中比较服从的印象,这可能跟我们早期在国际上推广中国电影时其中的一些女性形象有关,像第五代导演的一些作品等,想要消除这一印象需要一定时间。但冯伟也认为:“女性形象无所谓国际审美,因为审美本来就是多元化的。中国有足够的社会、经济、文化包括人文发展的土壤让我们去创作出好的作品反映当下时代的变迁。”

在女性论坛中,雪漫舍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内知名作家、编剧饶雪漫,浙江天光地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严从华,国内知名导演、编剧王丽娜,也分别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对如何拓展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如何表达女性立场,关注女性生存状态等问题做出讨论。

近年来,女性电影成为各大电影节的重要论题。本届电影节展映期间也涌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题材及女性电影人创作的优质电影。如主竞赛单元获奖的9部电影中就有4部由女性导演创作,分别为劳拉·西塔雷拉执导的《迷雾中的她》、爱丽丝·迪欧普执导的《圣奥梅尔》、迪扎·科维和雷纳·弗里尔(男)联合执导的《薇拉》以及中国女导演乔思雪执导的《脐带》。通过观看这些作品,我们能够相对清晰地看到当下世界范围内女性电影发展状况及女性电影人的成长。可以说,通过展映和相关主题论坛,本届海南电影节给了我们一个了解“世界女性电影”的窗口。

此外,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举办的其他几场论坛活动——影视数字版权管理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儿童产业发展论坛、未来影像与数字经济论坛、META TALKS元宇宙演讲与创投交流论坛,也分别围绕数字版权保护、影视网络发行模式创新以及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及教育体系建设、未来影像技术变革对元宇宙愿景的实现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多位与会嘉宾契合主题的精彩演讲及发言,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复苏及繁荣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也展现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行业价值。

— THE END —

0 阅读:0

影视产业观察

简介:关注中国影视潮流脉动,放眼全球影视产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