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为何中医仍然沿用“古方”治病,不在“创新经方”上发力

浩哥爱讲史 2024-12-25 11:05:01

饱肚子的方式是吃东西,几千年过去了为什么没有推出新方法让肚子饱?

因为只看到了表象“吃”,没看到内涵“方”,从食材到烹饪都已有质的变化了!

现在吃的和几千年前一样吗?不一样,现在科技狠活太多。

这一来一回,算是句句针锋相对。

如果只盯着几千年前的吃才正统,现代人就活不下去了,中医就是如此,只剩半条命了!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提到中医,绕不开的就是那些在《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经典方剂。这些古方能流传千年,不是偶然。

从麻黄汤、桂枝汤到小柴胡汤,它们以其精确的药物组合、独特的配伍关系,解决了无数疑难杂症,成了医生们的“压箱宝”。这就好比古代兵器中的利剑,锋利、耐用,又百试不爽。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祖传秘方”真的就完美到无需改动吗?答案是“不尽然”最为合适。

中医的理论在汉代就制定好了,历经几千年都安全有效,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还是有必要的。比如以前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疾病越来越多,与我们的添加剂、转基因、农药不无关系。看病怕应以排毒为首要任务了。三个月的鸡连飞都不会了,六个月的猪,全是靠药喂出来的。

现在是菜沒菜味,肉没肉味,肉里过量的抗生素、激素,人吃了病越来越多。排不出去就在身体里到处堵,这种情况千年难遇!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人们熬夜到深夜,垃圾食品更是前所未有。

不过,这也是人类在“作死”,不是单靠药物就能改变的。没有完善的理论,才需要继续大力研究创新,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可是谁不知道中医理论体系博大精深?

现代所谓的中医科学研究院,实则是西化中医的研究院,因为中医理论的阴阳、热寒、气血和经络等学不研究,偏偏去研究什么组织了、细胞了、蛋白蛋了、基因了的西理学,简直是方向错得一塌糊涂。

而中医药的味(辛苦酸咸甜)、色(红白黑黄青)入经入脏腑学等一概不研究,而偏偏去研中医药的什么成分、营养、组成等。你说,该中医学的研究不研究,而不该学的偏偏去研究,中医学有创新吗?不倒退才怪呢。

外行指挥内行,拍板定调的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中医药,为确保自身利益,拿西医那套评定中医,一张资格证就堵死了中医大门。

创新是需要的,但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中医辩证是从人体出发,而不是针对具体的病毒细菌,就像前几年有一个工厂,发生中毒事件,医院查出来中的是什么化学品中毒,但没有针对这个化学品的有效药。后来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去看,用一个古方就治好了。中医看的不是中什么毒,而是看人体有什么反应,再做对应的治疗。

能把中医的精髓掌握好就出师了,中医其实某方面来讲是哲学!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观念,讲究个体化治疗。这种理念虽深奥,但对标准化研究和创新来说却成了巨大障碍。现代药物讲究单一成分、明确机制,而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特性,让科学家们难以通过实验来优化方剂。

文化传承的“权威性”也成了一把双刃剑。许多医生对于古方信任有加,甚至不敢轻易调整方剂,更别提研发新的药方。要知道,中医教育的核心往往在于传承,而非质疑。这种深厚的尊崇,使得创新如履薄冰。

实际上,中医领域并非没有创新的尝试。近年来,中药制剂、现代化饮片等领域都有突破,但距离推出真正意义上的“顶级经方”,还需要很长的路。

比如,中成药三九感冒灵和板蓝根虽然广为人知,但更像是经典方剂的现代化变种,难以匹敌那些新经方的临床效果。而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才开始没太久,还不足以对经方进行系统性优化。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也让中医在某些领域显得“落后”。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等现代西药在应对急性疾病时有着显著优势,而中医的见效较慢、不易量化让其在市场竞争中略显吃力。这种背景下,许多人甚至忽视了中医在慢性病调理、亚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潜力。

中医创新需要大量投入,但市场和政策往往更倾向于支持短期见效的项目。例如,西药研发动辄耗资数亿美元,中医药的研发预算却往往相对较低,甚至主要依赖企业自筹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制药企业更倾向于优化已有产品,而非承担高风险开发全新经方。

另外,创新经方一旦推出,还需面对市场的考验。在当今以西药为主导的医疗市场环境下,中医药尤其是新方剂的推广难度极大,医生、患者对新药的信任也需要时间建立。这些现实问题让中医创新步履维艰。

古方是基础,但未来若想在全球医疗舞台上立足,中医必须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塑它的智慧与价值。或许下一个“扁鹊”式的医药奇迹,就藏在中医创新的时代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