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的姓氏
贾洪国

四、普通人的名字多为四个字
比如“多吉才让”、“次仁多杰”、“江村卓玛”等。为了称呼方便,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只用两个字称呼。其中有用第一、三个字的,如:“次仁罗布”简称“次罗”,“单增琼培”的简称“单琼”;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象“次仁多杰”,简称“次仁”;“扎西罗普”,简称“扎西”。
用一、三两字或前两字,或后两字作简称的是经常见到的,但没有见用二、四两字作简称的。也有不少人的名字只用两个字,如:“巴桑”、“旺堆”、“尼玛”、“顿朱”等。
普通农牧民起名字,也是有一定的含义,比如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等,堪称丰富多彩。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的,如:达娃--月亮、尼玛--太阳、白玛--莲花、梅朵--花。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做名的,如:朗嘎--三十日、次松--初三、次捷--初八。 还有用星期为小孩起名的,如:尼玛——星期日、达娃——星期一、米玛——星期二、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巴桑——星期五、边巴——星期六。听到这样的名字,不用问便知道此人是星期几生的了。
不少藏族…父母在给孩子起的名字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点藏汉是想通的。如父母嫌养小孩太多,想结束生育,便给小孩起名“仓木决”,意思是终止。“穷达”的意思是最小的,表示再不要小孩。
在后藏地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一妻多夫 ”的习俗,如果家族想生男孩,便给自己的初生女儿起名“布赤”,意思是“带男孩”,“下次要生男孩”;或者为了保住所生男孩的性命,故意给他想女性名字,如“格桑德吉”等,这和汉族人的取名寓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若是父母希望儿子长寿,便给孩子起名“次仁”、“次旦”,这种情况多数是前面有孩子夭折。 如果父母年岁大了,认为以后不可能再生小孩,或是这个小孩来之不易,前面死得多,便给儿女起名“拉则”(象仙女一样漂亮),“诺布”(意思是宝贝)、“拉姆”(仙女)。
有些边远牧区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造成个别初生婴儿夭折的问题。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故意把自己的小孩名字起得很粗旷和随便,如:“其加”(狗屎)、“帕加”(猪屎)、“其朱”(小狗)等。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人们文化水平很低,给自己的小孩起名也应随随便便,如:措姆--大海、玛琼--大块酥油、那日--黑蛋、那森--黑头发、白巴--青!

五,与时俱进的藏族名字
随着社会进步和网络的进一步提升,藏族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取名的率性随意已经非常普遍。一种是用自然界自己崇拜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比如许多女孩叫“达娃”,意思是“月亮”;许多男孩叫“尼玛”,意思是“太阳”;还有许多取名为“梅朵”——花儿之意;“白玛”——雪莲之意。也有用小孩出生日子做名字的,比如“次吉”,寓意是“初一”;“边巴”,寓意“星期六”;“朗嘎”,寓意“三十日”。听到这样的名字,此人出生于哪一天不问便知。
和平解放后,西藏人起名字,会加一些红色基因,如:金珠—解放、达玛—红旗、德吉梅朵—幸福花。也有为了赶时髦,给小孩起名为萨杰(新生),这类名字多数是用汉文的含义来定名的。
在青海汉地的藏族地区也在依照汉族立姓的,如他的家族名叫“卓仓”,意为“麦家”,就用麦字近似的汉字“梅”作姓,起名“梅多吉”、“梅托米”等。 同时藏族的名字多数是男女共用的,如:达娃、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但也有女性专属名字,如:旺姆、卓玛、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仓(姆)决等等。专属于男性的名字有: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推………
而在藏北地区,由于地方性语言发音的差异,出现本来是四个字的名字,口语就简洁成了三个字,如:“多仁吉”,本来应是“多策仁吉”,“多仁吉”,因为说快了,把后面的第二音节“策”字省略去。又如:“拉木措”,本来是“拉木平措”,习惯把第三音节“平”字省去,变成拉木措。但在青海地区的藏族也有起三个字的名字,如“桑德拉”、“策娜姆”等。
藏族名字中还有包含着佛教教理的,表示良好祝愿的。如:以佛、神、法器 法物为名的:嘉央—文殊菩萨、央金玛—妙音天女、多吉—金刚;次仁—长寿 长命、扎西—吉祥。给予颂扬 赞美的:洛登—有智慧的、拉泽—美如神的;表明某种意愿、心境、形态的:顿珠—诸事完成 、桑珠—遂意;表明对宗教的依附与虔诚的:丹增—护持佛法者、群培—弘扬佛教、曲吉—乐于佛业;以大自然物名取名的:南卡—天空、嘉措—大海、噶玛—星星、美朵—花朵。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贾洪国:1968 年生人,西藏军旅五年,双流县报记者十年。出版有个人文学集《 一花一世界 》《 人生足迹 》 《 风兮雨兮》。近年来,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寻访战友故事集》,目前已完成了《军旅宥坐——寻访战友故事集》两册,50万字已汇编成书。因为“人在变老,军旅的记忆却永葆青春!”把文字当成爱好经营,把生活当成诗意品味,一念花开,一念云起,在时光中拈花微笑,能穿透岁月漫漫的尘埃。

作者:贾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