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到洛阳旅游:我以后来河南,只敢点小碗,不敢点大碗了

静白随心娱乐 2024-11-04 04:38:52

"我在河南,又要翻车了......"

身为知名美食博主的"乌拉拉",站在郑州一家不起眼的面馆前,看着店内熙熙攘攘的食客,决定再次挑战自己引以为傲的"三口吃完一碗面"的战绩。

谁知道,这一点,直接让他再次遭遇了"社死"现场。只见老板娘端上来的面条,直接堆成了一座小山,光是看着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乌拉拉的表情瞬间就变了,痛苦面具都戴上了:"这也太狂了吧?这得是多少面啊!"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店不光面多得吓人,还送了一碗汤,那汤碗的尺寸,说是能当洗脸盆都不为过。乌拉拉看着眼前的"美食长城",不禁咽了咽口水。

"老板娘,为啥要做这么大份啊?"

没想到老板娘的回答让他心里一暖:"这附近都是工地,工人师傅们干活辛苦,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啊!"

就这么一份面加汤的套餐,才收22块钱。放在其他地方,光是一个配菜可能就要120了,更别说还有些景区一碗普通面条就要30、40的。

乌拉拉使出浑身解数,张开"血盆大口"狂吃,结果吃完发现碗里的面条还是跟座小山似的,看起来竟然跟没动过似的。

"完了完了,这回真得打包了......"

作为一个以"三口吃完一碗面"出名的博主来说,第一次打包简直是件新鲜事。不过他也很坦然:"别觉得打包丢人,这是对食物的尊重。"

视频发出后,评论区直接炸锅了:

"这面馆在哪?我马上去!"

"这哪是面馆啊,这是在吃饲料厂吧?"

"笑死,博主的表情跟我家猫吃猫粮时一模一样!"

很快,这家面馆就成了网红打卡地,门口排起了长队。但老板娘依然保持着原来的份量和价格,只是笑着说:"来的都是客,都得让大家吃饱。"

这哪是在吃面啊,这分明是在体验河南人的待客之道。一碗看似普通的面条,却盛满了最朴实的人情味。

果然,在河南,不光是景点值得打卡,这满满当当的一碗面,也让人回味无穷。

这样的"翻车",真让人想天天来体验。

说起在郑州的这顿面,让乌拉拉想起自己前不久在洛阳的"翻车"经历。

那会儿刚到洛阳,信心满满地走进一家小店,一如既往地要了大份面。作为"三口吃完"的网红博主,他觉得这就是个小菜一碟的事。

结果这碗面一上桌,直接让他傻眼了。

"不是吧?这也太离谱了......"乌拉拉看着眼前堆得像山一样的面条,整个人都懵了。这跟他平时挑战的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啊!

要知道在其他地方,他点的面基本上也就是普通碗那么大,放几根面条,配上一些配菜,两三口就能解决。就算是加了120块钱大螃蟹的那种,也不过如此。

可眼前这碗面,才收他14块钱,却给了他一座"面条富士山"。

乌拉拉一边往嘴里使劲塞面条,腮帮子都鼓得像仓鼠一样,一边后悔地说:"早知道就不点大碗了,是我太无知了......"

面条不但量大,还特别筋道,满满的小麦香气。这下可好,量大又好吃,让他根本停不下来。

吃到最后,乌拉拉终于掏出了自己的"救命神器"——随身携带的健胃消食片。这可是他吃遍全国从没用过的"宝藏"装备,今天终于派上用场了。

"这也太拿消费者当人了吧!"他一边嚼着消食片一边感慨,"跟那些动不动就宰客的地方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后来他才知道,在河南,这种现象还真不是个例。小碗大碗的区别,就是实打实的分量差别,而且大碗通常也就比小碗贵个一两块钱。

"我算是明白了,为啥外地游客都说以后在河南只敢点小碗了。"乌拉拉拍着自己微微凸起的肚子说道,"这哪是在吃面啊,这是在接受河南人的淳朴教育啊!"

不过,这样的"教训",他居然还想再来几次。

毕竟,在全国跑了这么多地方,能被一碗面条"教育"得这么舒服的,也就河南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翻车翻得明明白白,爱得干干脆脆。

其实不只是美食博主乌拉拉,还有更多游客也在河南经历着从"防备"到"真香"的反转剧情。

最近就有个外地游客的经历在网上疯传。

刚开始,这位游客看到洛阳这么火,就开车去玩。下了高速饿得不行,看到路边小店的时候,心里还在打鼓:"这种地方该不会宰客吧?河南给人印象一直不太好......"

结果这一点,直接给他上了人生一课。

因为实在太饿,他点了份大碗面。等面端上来的那一刻,他傻眼了——这根本不是碗,这是盆啊!更让他意外的是,这"盆"里全是满满当当的面条,而不是碗大料少糊弄人。

"以后在河南,我再也不敢点大碗了......"这位游客感慨道。不是嫌贵,是真吃不完啊!

这条分享在网上火了后,评论区瞬间沸腾:

"这是河南的日常操作好吧!"

"量大实惠是河南的标配!"

"我刚去打卡了,真的跟图片一模一样!"

有网友还专门发了对比图,把游客吃面的照片和一只猫咪对着满满一碗猫粮发懵的表情放在一起,笑得大家前仰后合:"这表情也太像了!"

更有意思的是,面馆的地址被曝光后,竟然带火了一波"寻味之旅"。不少外地游客专门去打卡,就为了体验一下这"可以吃两顿的一顿饭"。

于是乎,原本冷清的小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有趣的是,很多人排队的时候还在嘀咕:"不会是视频里演的吧?"等到面上来的时候,又都变成了:"真的假的,这也太实在了吧!"

这下可好,不光是网红博主在这儿"翻车",连普通游客也前仆后继地来"翻车"。

一碗面,一个视频,一串转发,让越来越多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河南。

这大概就是:口碑的力量,从一碗面开始。

一碗面为啥能火出圈?说到底,这里面藏着河南人独特的饮食密码。

河南自古就是"天下粮仓",这个称号不是白来的。在这片土地上,粮食就是命根子。多少老一辈人经历过饥荒,知道"粮食"两个字有多重。

所以你别看现在生活好了,可河南人对粮食的珍惜,还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不,博主乌拉拉在郑州打包剩饭的时候还担心来着:"会不会觉得打包很丢人?"

结果老板娘听了直摆手:"咋能丢人呢?浪费才丢人呢!"

在河南,你要是问他们为啥饭菜份量这么足,十个店有九个会跟你说:"咱这打工的人多,不做够量,人家咋有力气干活?"

就像乌拉拉遇到的那位郑州老板娘,明明可以少放点面条多赚点钱,可人家就是实打实地给足分量,就图着让工人们能吃饱。

这在外地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在河南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你有没有发现,河南人见面的问候语从来不是"你好",而是"您吃了吗?"。这饭桌文化都已经融进了日常生活里。

更绝的是,在河南,大碗跟小碗的价格差,通常就两块钱。按理说多那么多料,价格差个七八块都正常。可河南人就是这么想的:既然你胃口大,多收你两块钱的成本就得了,这都是缘分。

你说这是不是傻?可能是吧。但这种"傻"里头,恰恰藏着河南人最朴实的待客之道。

在他们的观念里:生意可以慢慢做,关系要慢慢处,但饭必须管够。

一位本地的老饭店老板曾经说过:"在河南,宰客的事咱干不来,这都是后生饭,指不定谁以后就成了常客呢!"

多实在的话啊。

这大概就是河南饮食文化里最走心的密码:实在的分量,道出实在的人情。

所以,别人问起河南饮食文化,你就说:这里的面条比碗大,这里的人情比面条更重。

说真的,河南这地方,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恨的是,这些年"黑河南"简直成了个流量密码。随便一个负面新闻,加上"河南"两个字,就能疯传。好像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该被贴上"阴险狡诈"、"偷鸡摸狗"、"不老实"的标签。

爱的是,当你真来到这,一切又是另一番景象。

就像那碗火遍全网的面条。本来嘛,在景区附近的小店,谁不得提防着被宰客?结果倒好,不但没被宰,反而被实惠得都不好意思了。

一碗面条,道出一座城。

你看那开封万岁山,门票才几十块,愣是给你看几百个节目。洛阳的牡丹花,开得富贵却不显贵气。老君山的景色,美得让人心醉却不伤荷包。

这哪是什么"坑蒙拐骗"啊,这分明是——实在得有点犯傻。

可就是这份"犯傻"的实在,让越来越多人对河南改观了。

要不怎么会有人说:"我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河南,因为在这旅游后才发现,河南人真的太好了。"

你别说,这话还真不是吹的。

就拿那些网红打卡的面馆来说,生意是红火了,可分量和价格愣是一点没变。你说这是不是傻?可人家就是这么经营,这么待客。

说白了,很多人黑河南,可能连河南门儿都没进过。光听着别人说,就自己脑补出一个"坏印象"。

但凡你真来一趟,哪怕就是吃一碗面,也能感受到这里的不一样。

所以啊,与其道听途说,不如亲自来河南转转。看看这里的景色,尝尝这里的美食,感受这里的人情味。

没准儿,你也会像那位只敢点小碗面的游客一样,被这里的实在劲儿给收服了。

这大概就是河南最走心的旅游广告词:来了,你才知道有多实在;走了,你才发现有多想念。

欢迎来河南,咱们一起吃面!

0 阅读:0

静白随心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