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妇女节消失!妇女从来就不是老女人,妇女节也无需更名

东叔看过去 2024-03-08 23:15:21

妇女就是老女人吗?到底是谁在故意歪曲妇女,歪曲三八妇女节?

我最近才发现,妇女居然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身边的许多女性对妇女一词有着严重的误解,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妇女一词就同老女人划上了等号。

妇女被污名化,最无辜的便是三八妇女节。现在,三八妇女节似乎要被取代,各种“女神节”、“女生节”层出不穷。

女性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

”新的节日“

在网上输入“女神节”、“女生节”,最早的有关信息是2021年。

百度百科对女神节的解释是:女神节是一个兴起于网络电商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3月7日到8日。

我在知网也找了相关论文,最后发现,这女神节和女生节根本就是网络电商自创的节日。

创办所谓女神节的原因也很简单,网络电商还有那些资本们需要赚钱。

于是,这些网络资本们集体在2022年时铺天盖地的宣传,妇女节听上去太老了!

网上也有一堆视频,在描述年老体衰的女人时,非常喜欢用妇女一词,经过流量的渲染,妇女一词很快就跟年老捆绑在一起。

不得不说这资本的手段非常高明,它们非常清楚,女人最讨厌衰老,而年轻的女性正是那些电商们的大客户。

人民日报痛批女神节

为了制造一个消费噱头,女神节就这么给制造出来。各种围绕女神节的商品和礼物纷纷上架。

毕竟女神一听就很爱美不是?女生听上去多年轻呀!

爱美那不得买些化妆品和衣服?保持年轻不得来点护肤品?

商家就在这噱头的阴沟里赚的盆满钵满。而真正的三八妇女节成了牺牲品。确切的来说,是广大劳动妇女一同成了冤大头。

为什么强调是“劳动妇女”?

因为三八妇女节本身就和上个世纪那些勤劳又独立、勇敢的女性有关。

伟大的妇女节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的劳动妇女和全国纺织服装工业的女工举行罢工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拥有选举权。

这是历史上女性们第一次站起来游行示威。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的女工都组织了游行积极响应。

后来,经过这些勇敢的女性们不断的争取,女性也同男性一样获得了同等的权利。

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联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会上,国际妇女书记处书记克拉拉·蔡特金提议,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希望以此,团结全世界的劳动女性反对压迫、反对战争、争取自身解放。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八劳动妇女节正式成为中国的节日。

这是百年前那些勤劳的女性用生命和行动捍卫的权利。这个节日纪念着女性地位的崛起,纪念着女性做出的巨大贡献。

有些人一直觉得,为什么当时我们要把女性统称为妇女?不能就叫女性吗?三八妇女节为何不直接叫三八女性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妇女一词在五四运动后就成了新时代女性的统称。

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向警予出于对国际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提出了将“妇女”替换成为女性整体的名称。

在此之前,西方女性整体的名称就叫“女性”。

为什么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非要把全体女性叫做妇女呢?

其实,妇女在古代确实是带有封建色彩的一个名称。妇是妻子,女则是女儿,整个词都在强调一种归属父权家庭的意思。

难道女性就只有这两个身份?

于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偏要用妇女一词来统称女性而不用西方的“女性”。因为有问题的,从来不是妇女一词本身,更不是妇女自己,而是社会那不公平的偏见和压迫。

“女性”一词,强化了性别属性,强调性别区别。当时的革命家们希望弱化男女之间的区别,男女都一样,大家都是革命的战士。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指出“女工与男工是同一阶级的战斗伴侣。”

妇女在以前似乎是温顺的家庭保姆,但如今,妇女也可以上街闹革命,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

“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

建国后我国也一直沿用妇女一词,还把妇女同劳动联系在一起,凸显妇女的勤劳和能力。从此,劳动妇女一词成了那个年代女性最骄傲的称号。

毛主席也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类似的海报在那个年代随处可见。

可见,妇女一词自五四运动后就不是贬义词,而且还同革命、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上个世纪那些勤劳而独立的女性在社会中的代名词。

当下,所谓女神节等资本创造的节日,正不断冲击着那为了女性解放而设立的三八妇女节。

一些女性不免也被资本蒙在鼓里,居然加入了厌恶妇女,厌恶妇女节的行伍。

更可恶的是,许多媒体也不断用女神节、女生节,女人节来淡化妇女节,在各种公开报道中带头扰乱视线。在这种情况下,三八妇女节危矣。

我们每个人都不应坐以待毙。大家大大方方的庆祝三八妇女节,就是对女性最大的尊重。

三八妇女节无需改名,女性不应被定义,女神节可以休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