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电蚯蚓对环境危害很大,但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款,一些企业一直在靠生产电蚯蚓机盈利,尤其是电鱼被禁止后,不少此前生产电鱼机的企业转而生产电蚯蚓机。不过,近期,绿色发展基金会对广东销售电蚯蚓装置的三家企业提起的公益诉讼等到了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判决是2021年8月24日做出的,当时判处三家企业赔偿200余万元,其中最多的一家需要赔付95万元。
多数人对电鱼比较熟悉,对电蚯蚓可能还比较陌生,大家都知道蚯蚓在地下有疏松土壤,给土壤补充营养的作用,其实蚯蚓还有更多的用途,也就因为蚯蚓的这些用途才催生了“电蚯蚓”这条黑色产业链,随着二审维持原判判决的落地,电蚯蚓有希望消停下来。
电蚯蚓机听名字就可以知道就是用来电蚯蚓的,其组成也很简单,就是一个电源、一个逆变器、两个地针,再加上一个外壳。通电后通过逆变器降低电流,升高电压,然后将带电的地针插在地上间隔1.5米左右的两处,十几分钟后蚯蚓就会因为自身的皮肤和呼吸功能受到电流的影响而爬出地表,电蚯蚓的人只需要拿着容器捡拾就行。
蚯蚓虽然是非常低等的动物,但是它的应用价值非常高。首先,蚯蚓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平肝、通络、风热头疼、喘息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蚯蚓体内的蚓激酶可用于治疗脑管梗塞等病,且现在已经有相关药物上市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应该有不少人有抓蚯蚓的经历,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抓蚯蚓的方法,有人是用茶枯药药蚯蚓,有人是趁夜晚蚯蚓出来活动的时候用手电照。抓回家的蚯蚓需要剖开肚子,取净内脏后晒干卖个药店,一斤能卖10块钱,这是小时候购买零食和冰棍钱的重要来源。
其次,蚯蚓是优质蛋白质饲料,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蚯蚓晒干后加工成的粉是泥鳅、黄鳝等水产品,猪、鸡等畜禽的重要饲料原料。使用蚯蚓粉可以降低饲料端对豆粕的需求,不仅能让养殖动物长得更快,还能让肉质更好。此外,养殖蚯蚓还可以用来处理垃圾,净化环境。蚯蚓粪更是公认的有机肥之王。
随着蚯蚓用途被更多的人知道和认可,蚯蚓的需求量一直在不断增长,单药用方面的用量就从2010年的400吨增长到了2020年的765吨,后续还有望突破1000吨。
虽说,包括我国在内的养殖户已经开始进行蚯蚓的养殖了,但由于养殖蚯蚓的食物、生长速度同野生蚯蚓有很大的差距,养殖蚯蚓中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就偏小。为了满足需求,一些企业不得不使用野生蚯蚓同养殖蚯蚓相混合,然后使用,可见野生蚯蚓的紧俏程度。而且野生蚯蚓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涨到了几十元一斤。一些靠电蚯蚓赚钱的老手,一天就能捕获几十斤甚至上百斤。
蚯蚓在地下是以有机腐物为食的,经过消化后排出无机物,这样就可以加速土地里面有机质的消化处理,同时无机物还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另外,蚯蚓在地下活动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疏松土壤的作用,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有农民曾做过对比,蚯蚓比较多的地块蔬菜长得就是比蚯蚓少的地块好,产量和品质都更高。
对生产电蚯蚓机器的厂家进行处罚,能让电蚯蚓这一绝户式捕捉方式消停下来吗?笔者认为难度很大。
1、电蚯蚓机器原理清晰,制作简单,即使没有厂家生产了,一些民间的手艺人也能自己生产出来贩卖或者自用。
2、野生蚯蚓的需求还在,电蚯蚓就不能消失。
3、虽说厂家被罚之后不会继续生产和销售了,但是之前已经销售了大量的机器,这些机器还会持续工作。
要想让电蚯蚓这条黑色产业链彻底得断了,不仅要对上游生产机器的厂家进行处罚和关停,还要对收购野生蚯蚓的商贩,电蚯蚓的人进行相应的监管。
都干点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