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票房神话"到"经济引擎"的惊人跨越
4月23日,在北京光线传媒总部,王长田面对127家机构投资者算了一笔账:"国际上动画电影票房能衍生出5-10倍收益,但《哪吒2》的效应远超这个比例。"他举例说,电影里哪吒的乾坤圈、风火轮等元素,已经带动了全国30多类、200多款周边产品热销,连菜市场大妈都在卖"哪吒同款红肚兜"。
二、"造IP比拍电影更赚钱"的转型之路
"过去我们就像种白菜的,拍完电影就把菜卖了。现在要学做菜谱,把白菜做成酸菜、泡菜、脱水蔬菜。"王长田用这个比喻道出转型决心。目前光线已组建30人游戏团队,计划3年推出首款3A级游戏,还准备把《哪吒》搬进主题乐园。
在杭州某商场,已有粉丝排长队等待"哪吒魔法体验馆"开业。这里不仅有全息投影剧场,还能DIY混天绫发饰,玩"山河社稷图"VR游戏。工作人员透露:"光是这个体验馆,预计年营收就能破亿。"更让人期待的是,光线正在与海南、上海等地洽谈主题乐园项目,目标打造"中国版迪士尼"。
三、藏在动画里的"财富密码"
王长田在复旦演讲时分享过个故事:当年投资动画公司时,很多人嘲笑他"养了一群不赚钱的艺术家"。如今看来,正是这种"笨功夫"成就了今日布局。目前光线动画团队已从150人扩编至300人,未来两年将推出《三国的星空》《非人哉:限时玩家》等8部动画电影。
这种"长期主义"正在开花结果:2025年一季度,光线净利润同比暴涨375%,其中IP运营收入超5亿。有券商分析师算过一笔账:如果《哪吒》系列持续开发,到2030年仅游戏授权就能带来超300亿收益,相当于再造一个光线传媒。
四、中年观众的"情怀经济"新机遇
在郑州某影院,52岁的张女士带着女儿连续看了三场《哪吒2》。"小时候看《大闹天宫》,现在带孩子看国产动画,还能顺便买周边送给闺蜜。"像她这样的中年观众正成为消费主力。光线敏锐捕捉到这点,推出"怀旧款"哪吒手办,复刻1979版《哪吒闹海》造型,首批10万件3天售罄。更绝的是"银发经济"玩法:老年大学开设"哪吒剪纸课",养老院举办"哪吒故事会",甚至有旅行社推出"哪吒故里"主题游。这些创新让《哪吒2》的生命周期远超预期,有专家预测其综合收益可能突破2000亿。
五、未来已来:中国IP的全球野心
站在北京总部大楼顶层,王长田望着忙碌的动画团队感慨:"我们要让中国神话走向世界。"目前《哪吒2》已登陆Netflix,海外票房占比达18%。更让人振奋的是,光线计划用20年时间打造"中国神话宇宙",涵盖50多部电影,从《涿鹿之战》到《二郎神》,构建完整东方奇幻体系。
从《哪吒1》的逆袭到《哪吒2》的爆发,光线传媒用15年时间验证了一个真理:好故事才是最好的投资。当52岁的王长田说出"希望工作到100岁"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家的执着,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在这里,每个中国神话都能焕发新生,每次文化创新都可能改写经济版图。或许不久的将来,"去中国主题乐园过生日"会成为00后的新潮流,而这一切,都始于今天这场关于2000亿的财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