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奴婢问题有多严重?刘秀下诏“杀奴婢者,不得减罪”

立坤聊历史 2023-03-07 13:39:01

提起大汉王朝,人们会想起“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想起汉武大帝,会想起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汉朝时依然有很多奴隶,而且很多都是自卖为奴!

奴婢问题,是西汉末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有一种说法是:奴隶是一种“有生命的财产”。现代对奴隶的定义,则是在阶级社会中受到压迫和剥削,失去人身自由的人。奴隶的基本特征是成为某人的财产,而且可以被买卖,地位十分低下。

两汉时期的奴隶数量很多,分为官奴隶和私奴隶两种。翦伯赞先生认为两汉时期的奴隶数目:“大抵平均几十个人才有一个奴隶。”按当时的人口来算,大约是一二百万的奴隶。胡寄窗在《 中国经济思想史》、宁可在 《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口问题》中认为, 汉代 “官私奴婢合计人数恐不会少于二百三十万人”。马克垚认为, 汉代 “全国当时的私奴婢四百五十万人, 加上官奴婢, 可能有五百万。 综合以上数据看来,两汉时期的奴隶数量应该在二百万到五百万之间,两汉时期人口最多时不过五千多万,这样的奴隶数量确实很多。

史书记载张良家僮三百人,这是在秦末汉初之时,要知道张良出身韩国贵族,爷爷辈和父辈都是韩国的国相,有家僮奴仆很容易理解。而我们看看后世的相关记载,王商之奴千数,史丹僮奴千数,这两人都是外戚出身,王商是王莽的叔叔,史丹是元帝、成帝之间的外戚。

除了权贵,豪富之家也是如此,比如东汉末年资助刘备的糜竺、糜芳,史书记载糜家为东海豪族,“祖世货殖,僮客万人”。汉初张良出身贵族之家,只有三百人,西汉时贵戚权臣已达千数,而到了东汉末期,已经上万了。而且不仅仅这些贵族、豪强,就是普通的中产之家,每家也有三五个奴婢可以使唤。

为何两汉有如此多的奴隶呢?

在钱穆先生看来,汉代奴婢盛多的原因很简单,农民为了逃避赋税、更役而自卖为奴。在汉代,国家的田租、算赋,更戍就让老百姓喘不过气了。另外,地方上还要求百姓每年需要为郡国服一个月的劳役。如果不去,也可以交钱两千雇人代替。所谓五口之家,授田百亩,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100亩土地产出如何能够承担起如此繁重的税赋和劳役,所以普通农民往往苦不堪言。于是只好卖地,最后连自己也卖了。因为自卖为奴之后,不需要再缴纳人口税,也不需要再服更戍之役,因为主人会承担这些。

汉代出土了很多文物,证实了当时的“奴隶贸易”。如《居延汉简》、四川郫县出土的《东汉残碑》都有明码标价。在汉代,庶人之下还有奴婢,他们无疑是盛世之下的奴隶。

除了私人所有的奴婢外,还有官方控制的“官奴”。西汉名臣贡禹就曾给汉元帝上书,说当时朝廷管理的奴隶中,有十多万人无事可干,希望赦免他们成为庶人。除了官奴之外,私奴更是普遍,汉哀帝甚至规定了不同等级的王公大臣持有私奴的数量,比如诸侯王上限是200人,依次往下,普通官吏则为30人。西汉的官吏总数约为12万人,可想而知他们豢养的私奴有多少。

刘秀(东汉光武帝)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从公元26-28年(建武二至四年),先后6次下令释放奴婢,3次下令禁止虐待奴婢。

诏令规定:凡属王莽以来吏民被没为奴婢而不符合西汉法律的,青、徐、凉、益等封建割据区域的吏民被略卖为奴的,吏民遭饥乱嫁妻卖子为奴而要离去的,一律免为庶人;奴婢主人如果拘留不放,按西汉的"卖人法"和"略入法"治罪。

从公元35年开始,汉光武帝又连续颁布:杀奴婢的不得减罪;炙灼奴婢的按法律治罪,免被炙灼者为庶民;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

这虽然改善了农民的处境,体现了农民战争对奴隶制残余的打击,但是,严重的土地兼并和依附农民问题仍无法解决。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