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为何下旨,将一位紫光阁功臣处死?他罪有应得

星空巨影 2025-02-18 15:32:09
前言

清朝乾隆那时候,学着唐朝凌烟阁的做法,把紫光阁当成挂功臣画像的地儿了。往后每次有重要战争,都会有好些功臣的画像被送到这儿来挂着。1828年的时候,道光帝把张格尔叛乱给平定了,他可高兴了,就把四十个功臣的画像挂到紫光阁里去了。可谁能想到,过了才十几年,道光帝就下旨把一个紫光阁功臣给处死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一、一路顺遂

有个人叫余步云,是四川广安那儿的人。嘉庆那时候,白莲教起义了,起义军在好几个省转战,那声势可大了,清军老是打败仗。这样一来,清朝就开始招乡勇来对付起义军了。余步云就以乡勇的身份,给清军当向导,“跟着大军在黑滩把贼军逼得很紧,因为这个功劳被授予把总这个职位”。打这以后,余步云多次立下战功,当过千总、游击等官职。镇压白莲教起义是余步云事业的开端,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乡勇变成了从三品的武官。

1814年的时候,余步云又往上升官。他把汉江附近的匪首给擒住了,就升成了参将,还得了个“巴图鲁”的称号。1821年,刚即位的道光帝又把余步云升为总兵。1827年,余步云带着自己的部队进了新疆,参加平定张格尔叛乱的事儿,立了功后就升为贵州提督,画像都被放到紫光阁里头,排第八名。打这之后,余步云又得了些荣誉,被“赐双眼花翎,给了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还“加太子太保”。

二、当逃兵

1841年,鸦片战争打得正激烈,江浙那一片都成战场了。道光帝就把余步云任命为浙江提督,心里想着这位在战场上混了多年的老将能把局势给扭转过来。但这时候的余步云,早就没了以前的那股子勇气,让英军给吓得不轻,压根儿就不敢跟英军打仗。两江总督裕谦负责指挥作战之后,瞅见余步云做事不得力,就想把他给撤换了,可还没等撤换成功,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英军朝着定海猛扑过来,葛云飞等三位总兵带着部队拼命抵抗,还多次找余步云,求他派兵来增援。可余步云就跟没听见似的,坚决不派兵。结果定海就被英军给占了,三位总兵也壮烈牺牲了。后来,英军又去攻打镇海,负责守炮台的余步云竟然连打都不打就跑了,这一下官兵们也跟着一下子就垮了。镇海被英军拿下后,英军跟着余步云到了宁波,余步云哪敢进城,又跑到上虞去了。

三、脑袋掉了

余步云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把责任一股脑儿全推给了已经自杀殉国的裕谦。当时正在打仗,道光帝也没仔细调查这事儿,还让余步云继续在军队里效力,盼着他能将功赎罪。1842年,清军对宁波发起反攻作战,余步云也带兵参加了。嘿,可他的表现还是烂透了,在战场上多次临阵脱逃,让清军损失老惨了。

1842年4月的时候,道光帝下了道旨意:“余步云马上革职,让奕经去传旨把他锁拿起来,再派靠谱的人押着送到京城,交给军机大臣和刑部一块儿审讯治罪。”到了当年年底,军机大臣和三法司的官员商量之后,决定“按照法律把已经被革职的提督余步云判为斩监候”。不过道光帝觉得“要是不把他依法惩处,不但没法严肃军政、振奋人心,又拿什么去慰藉那些已经死去的忠臣?”于是在1843年1月,余步云就被处死了。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