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出品 洞见
2024年08月05日 20:20 安徽
作家毕淑敏说:
“一个人将全部身心安置在最好的状态,才能变成一缕柔纱,与千疮百孔的世界温暖相拥。”
什么是最好的状态?
年少轻狂时,我们以为有香车宝马相伴、三五亲朋相拥才是最好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才发现那些看似浮华的生活,都不过是梦幻泡影,只会让人不堪重负。
其实人这一生,需要的并不复杂。
人静、物简、心安,就是余生最美的状态。
01
人静
梁文道说:“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
社交媒体的普及,让爆炸性的信息,每天如潮水一般涌入我们脑中。
目光所及,皆是名利场上的角逐,和暗流涌动的攀比。
接触的人越多越杂,内心就会被急功近利所驱使,焦虑必然接踵而来。
法国艺术家保罗·塞尚,就曾遇到这样的困境。
那时的他,刚刚步入中年,创作生涯正值巅峰。
随着名声如日中天,他的生活逐渐被各类社交活动与无休止的邀请填满。
渐渐地,塞尚感到喘不过气来,内心充满了焦躁。
尤其是每次去巴黎创作,频繁的人际交往让他倍感窒息。
于是,在事业鼎盛时,他毅然告别了喧闹的巴黎,到一座小城隐居下来。
每天傍晚,他独自扛着画架,在乡村田野间创作。
远离了人群的纷扰,他的创作力激增,最终开创了后期印象派的艺术新纪元。
在这段寂寞的旅程中,他的内心也终于回归了真正的平静。
现实中,许多人整日处于喧嚣的世界中,惶惶然把自己活成了一头困兽。
但真正的自由,唯有在静默独处中才能抵达。
在一次采访中,作家周国平说过自己的心声。
在他成名之后,不断有人邀请他到各地参加讲座。
但每每置身于喧嚣的人群中,周国平都倍感束缚和压力。
所以对于这些邀约,他总是“能躲则躲”。
更多的时候,他会选择关掉手机,孤身待在家里看书、写作、赏花……
远离世俗的打搅,他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写出一系列深刻隽永的作品。
恰如周国平所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中年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选择远离嘈杂的人声,在独处的光阴中沉淀自己。
因为站在人声鼎沸处,你望见的是便只有喧嚣;
唯有处于孤独无人处,你才能看到山高水远、云淡风轻。
当你能远离喧嚣,在独处中消解压力,就能让心绪变得豁达。
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你才能在心中开辟出一方精神的净土,获得真正的平和。
02
物简
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奉行一个准则:过最简单的生活,做最丰富的精神思考。
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使是馒头就着豆腐乳,也吃得有滋有味。
文学家叶嘉莹,日常生活更是简单到极致。
她经常是清水煮几片菜叶,再加碗米饭,就能美美享受一顿饱餐。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都在追逐物欲的路上,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可就如稻盛和夫所说:人生并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精神的修炼。
追求物质的满足,永远欲壑难填。
删繁就简,才能享受灵魂的丰盈。
央视曾报道过一位名叫乔桑的博主。
年轻的时候,乔桑深受物质主义观念的影响,对于名牌服饰、电子产品有着病态般的追求。
她沉迷于购物时的短暂快感,几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但时间久了,家里琐碎物品堆积成山,银行卡的余额却少得可怜。
更重要的是,每次买完东西,她就感到内心一阵阵空虚。
偶然的机会,乔桑搬家时扔掉了一些陈年旧物。
看着干净的房间,她突然感觉身心一下子轻松起来。
从那以后,她下定决心只过最简单的生活。
快用完的牙膏,把包装剪开,可以再多用一个月。
每天上班,能自己做饭就绝不花钱点快餐。
小到一个指甲刀,大到闲置的家电统统被她处理掉。
衣服从145件减到16件,沙发、电视、冰箱等家具一件都没留。
一个月下来,乔桑只花了300元生活费。
坚持几年后,乔桑不仅攒下了一大笔存款,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极简生活》中说:“身边的杂物,就跟我们身上的赘肉一样。赘肉越少,心就越轻松。”
很多时候,过多的物质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反而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人生的进程越往后,越要学会给生活做减法。
断舍离的过程,不仅是收获一个更加干净的居所,也能还内心一片清净。
它让我们真正看清自己的需求,珍视每一个重要的拥有。
物简,就是中年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03
心安
人到中年,看过繁华三千,经过世事无常。
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定,而非外界的赐予。
只要心是平和的,一切纷扰不过浮云。
特殊年代,汪曾祺被下放到乡村进行劳动改造。
当时的知识分子,每天要扛170多斤的粮食,还要砌猪圈、刨猪粪。
繁重的农活之下,同行的很多文人整日垂头丧气。
但汪曾祺的脸上,却始终带着明媚的笑容。
他说:“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有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下放期间,除了日常的劳作,他还被安排给“马铃薯”画图谱。
寂寥广袤的实验田里,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作画。
这样无聊乏味的生活,在他看来却别有滋味:
“每天蹚着露水,到实验田里摘几丛花,插在玻璃杯里,对着花描画。”
他还为自己写诗: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
就这样,他从马铃薯花画到马铃薯块,又画到马铃薯根茎,最终坚持到光明岁月的到来。
纵观汪曾祺的一生,历经无数艰辛。
但无论境遇几何,他都能用一颗安定之心对待。
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熬过重重苦难,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诗人泰戈尔说:“生命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
人过四十,生活中难免会遭受各种暴风骤雨的击打
正所谓,心宽则安,心安则乐。
就像苏轼一生颠沛,却能发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慨。
人若心安,到哪里都是归处。
纵使生活刁难,只要你不因生活窘迫而怨天怨地,不因一时的失意而垂头丧气。
那么无论顺境逆境,你都能将日子过得从容而失意。
只要灵魂得以栖息,余生处处都是风景。▽
杨绛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曾几何时,我们什么都想要拥有。
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这一生就是从激进到平缓,从繁杂到简单。
不需要高朋满座,不需要绫罗绸缎。
只要生活回归于人的平静、物的简朴、心的安详,便是余生中最值得珍惜的状态。
本文全文转载至微信公众号:每晚出品 洞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