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导向车、机械臂、焊接机器人……日前,记者走进中车唐山公司的关键零部件数字化智能车间,深深被制造大国重器的智能化生产线所震撼。
在这里,一辆复兴号车体下线不到半天,平均日产3辆车体,焊缝最终交检合格率100%,实时远程运维国内外2000多列车组……
这些“数据”源于“数字”,种种质变源于“智能”。
作为保障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枕梁、端墙等核心部件都是在这里完成焊接、打磨。以前,这是车体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如今,已经全部实现智能化。
“从打磨到装配焊接,再到检测和物流辅助,过去高速列车车体制造需要大量人工和较高劳动强度,生产枕梁、端墙等部件,每个班需要62名工人。”该车间端墙班班长张志伟说,如今,机器人代替了大部分人工,每班21人就能完成生产。
数智化产线节省的不仅是人工成本,也让生产更加精细。
为实现轻量化目标,高速动车组列车车体采用铝合金材质,一节总长近25米的车体,允许尺寸变动量仅在3毫米至5毫米之间。数智化工艺的标准化,让精准的焊接、打磨操作,从“凭经验”变成“靠数据”,端墙焊缝一次交检合格率由原来的45%提升至98%以上,最终交检合格率保持着100%的“零缺陷”纪录。
为实现“一气呵成、无缝衔接”的数智化生产目标,公司开发了智能车间制造执行系统,将车间生产任务自动分解给智能化产线和物流装备,实现程序高效智能运行。如今,车间里,11条机器臂、6套焊接机器人、4台有轨制导车辆、4台自动导向车……20多套智能装备已通过数字互联互通,实现“原材料打磨—零部件装配—焊接过程—焊后打磨—焊后检测”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管控模式。
时速350公里智能复兴号高速动车组、时速140公里城际市域动车组,出口葡萄牙波尔图地铁列车、出口阿根廷新能源轻轨列车……关键零部件数字化智能车间投用以来,上千辆列车在这里焊接、打磨、检测。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智能制造再到数字化产业,中车唐山公司正经历又一次华丽转身。
2022年,公司牵头成立了河北省唯一的面向工控网络安全领域的重点实验室,依托中车高端制造业的工业底蕴,结合地处唐山老牌工业城市良好的工业基础,深耕工控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唐车数字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3年,公司成立了国家首个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与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合作科研项目、产业场景实习等模式,协助院校培养更加符合国家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2024年成功举办了“复兴杯”第四届大学生网络安全精英赛总决赛。
为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丰润区正依托中车数智打造网络安全及数字化产业园区。“预计到2025年,园区内将实现网络安全及数字化产值10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50亿元。”丰润区发改局局长朱弘儒充满期待。(记者 梁赞英 通讯员 国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