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惊人心!当富士康被越南"限电"的消息传出,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热议。这家曾在中国风光无限的代工巨头,如今竟在越南遭遇了如此"下马威"?一时间,各种猜测和评论铺天盖地而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富士康为何要离开中国而转战越南?又是怎样的"血泪教训"让这家老牌跨国公司付出了沉重代价?
提及富士康,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世界电子代工产业的"隐形冠军",这家台资企业在中国扎根近30载,曾是全球电子产品生产的Half半壁江山。十多年来,富士康的年产值在中国多次突破万亿大关,收获的政策和资源红利也可谓是滚滚而来。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愈演愈烈,以及中国加大打压房地产泡沫和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曾经享有诸多优惠的富士康在华生存环境日渐恶化。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正是富士康加速转移生产线至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原因。
越南作为邻近中国的后起之秀,凭借其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发展潜力,自然成为富士康布局东南亚的首选。自2019年起,富士康就开始大举在越南兴建新工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他们已在越南投资超过10亿美元,并计划再追加20亿美元的新投资。据悉,富士康在越南的员工队伍已超过18万人,一旦全面投产,年产值有望突破1500亿美元。
如果只看GDP数据,似乎富士康转战越南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赢家。事实上,在2021年富士康在越南北江省新设工厂后,仅半年时间越南的GDP就飙升6.02%,出口额更是狂飙千亿美元,同比暴涨近30%。富士康的加入无疑为越南经济注入了强心剂,让这个贫穷的东南亚国家瞬间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然而,就在外界艳羡声中,富士康在越南的生产线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限电"危机。从去年5月开始,越南政府多次下令限制富士康等重要企业的用电量,以应对持续升高的耗电需求。而电力中断对于富士康这样的电子厂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整条生产线陷入瘫痪,需要反复调试,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糟糕局面?主要还是因为越南的基础设施和能源供给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多年来因为资金短缺,越南的电力投资严重不足;与此同时,缺乏有效调节机制,也难以从邻国购入足够的外部电力。由此导致越南全国多地都陷入了"电力荒"的困境。
也就是说,富士康在追求低成本发展的同时,权衡不足而忽视了越南的底层矛盾,结果上演了这出"没电使"的闹剧。对于这一"血泪教训",富士康可以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越南也存在一定治理不公的问题。作为举国推出"人单开放"政策,力邀外资入驻的重点国家,越南政府在供电保障等方面对外资企业的"呵护"程度似乎并不够。在限电这件事上,越南政府甚至将外资企业列为了首要限制对象,而非优先保障其合理用电需求。
种种迹象表明,对于外资和民企的偏见还存在于越南政府的某些决策中。而这一点,或许也是富士康等外资企业决定撤离越南的重要考量。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被当成了"被牺牲的棋子"。
那么,在离开越南后,富士康是否就此放弃东南亚市场?并非如此。有消息称,富士康未来仍会继续在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布局生产基地。这家科技巨头显然已学到了教训,未来一定会更多考虑能源、基建等关键因素,避免再次上演"没电使"的闹剧。
也就是说,富士康在发展上的脚步虽然放缓但并未停止。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想摆脱对中国产能的过度依赖,实现跨国布局和资源多元化。
回望当初,富士康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政府提供的优惠土地、税收减免等殷实政策利好。然而,伴随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富士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华生存空间愈发狭小,从而不得不通过转移至东南亚国家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巩固盈利。
不过需要冷静认识的是,离开中国的结果必将付出更多经营和运营成本,面临新的风险挑战。
光靠廉价劳动力,是无法真正赢得长期竞争力的。有分析师就直言指出,即使富士康在东南亚国家加大布局,但与中国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几乎是无可替代的,希望完全摆脱中国制造业链的梦想,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事物总有两面性。富士康的"流离失所"并不代表中国制造业就此没落,恰恰相反,这正是行业加快变革和升级的大好时机。未来,诸如芯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必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新的增长极。
与此同时,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也将更加优化,从而吸引新一波企业和资本流入。届时,可能会出现以新能源车企为代表的民族品牌重新崛起,取代代工业务的份额。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电动车企业的身影出现在了富士康曾经的"老巷子"中。
不得不说,这场席卷全球的产业迁移浪潮,虽然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阵痛,但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完全有能力化危机为契机,积极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夯实经济的长期韧性。
至于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业务,未来也必将面临"去中心化"趋势。也就是说,为适应全球化新格局,他们可能不会再集中在某个国家大量投资,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疏散布局产线,从而分散风险,降低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
尘埃落定后,我们不难发现这出"富士康离中转战越南"的商战大戏,其实是全球产业格局重塑和权力角逐的一个缩影。在规则愈发不确定的时代,跨国企业纷纷寻求突破现有格局,而"底气"就成为左右企业命运的关键因素。
也许对富士康而言,这次血淋淋的教训暂且昂贵了些,但或许也让他们提前尝到了全球化初期的"痛苦滋味"。而中国制造业,经历了这样的洗礼后必将更加坚韧有力,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总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