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批复吉林规划:打造1个都市圈2座国际枢纽,多地被委以重任

地理微世界 2025-02-21 20:55:07

中央正式批复吉林省新规划,将着手在省内打造一个都市圈和两大国际枢纽城市,长春和吉林两市将协同引领全省发展,构建东北新增长极,那么,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哪些城市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吉林省的区位优势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三省的中间位置,北接黑龙江,南连辽宁,西抵内蒙古,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吉林处于东北亚的几何中心地带,虽临海但不沿海,最东端的珲春市防川村距离日本海仅隔15公里的图们江出海口,距离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海湾波谢特湾仅4公里。原本的吉林拥有漫长海岸线,只因清朝一纸《北京条约》,从此成为吉林出海的遗憾,不过,即便失去海岸线,吉林依旧是我国东北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是中俄朝三国陆上相连的关键要冲,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同时吉林还是中国的“大粮仓”,以分割松花江和辽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为界,北为松嫩平原,南为辽河平原,这里地势平坦、黑土资源广布,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当地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全省28.98%的面积都是耕地,尤为盛产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着“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之称,肩负着我国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重要使命。

以大黑山为界,东部长白山区又为吉林省带来了丰富的油气、煤炭、金属等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为当地的工业发展和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另外,吉林省河流众多,东部和东南部被图们江和鸭绿江水系环绕,内又有辽河、松花江等水系纵横交错,为吉林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使其成为东北地区重要供给水源,有着“东北水塔”之称。

只不过,吉林省的发展却长期面临着一定瓶颈,2024年GDP只有1.44万亿元,在全国仅能排在第26名,在东北三省中也是倒数第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吉林将重点打造长春都市圈,建设长春、吉林两个国际枢纽,打开高质量对外开放大门,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一个都市圈:长春都市圈

长春都市圈以长春为核心联动吉林、四平、松原、辽源、梅河口等城市共同发展。长春作为吉林省省会,发挥着强大的引领带动作用。该市地处东北平原腹地,是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的核心,对内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成为串联黑吉辽三省的关键纽带,对外又是我国面向俄罗斯、朝鲜的重要开放门户,使得长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并且长春拥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同时还是东北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典范,这里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如今在国内汽车工业领域依旧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2023年长春汽车年产量高达276万辆,稳居全国第四,整车生产数量156万辆,同比增长14.6%。

同时,长春还具备强大的科教优势,市内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等多座知名高校,并拥有上百个独立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是国家“科教兴国”先进城市之一。

在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指导下,这些优势都将成为长春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吉林省经济迈上新高度的重要力量。

2个国际枢纽:长春和吉林

长春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境内交通体系完善,长吉城际铁路、哈大高铁、沈佳高铁等多条交通干线,串联沈阳、哈尔滨、大连等东北多座重要城市,使其与大连港等港口联系更加便捷,便与长春与国际接轨,京哈铁路又将长春与北京串联,加强了长春与内陆各地区互动。同时,长图铁路、长满欧货运班列又加强了长春与朝鲜、俄罗斯的互联互通,便于东北与俄朝的贸易往来,更凸显了长春的枢纽地位,并为长春市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长春隔壁的吉林同样是一座重要枢纽城市,长珲高速公路和长图铁路贯穿市区,促进吉林与周边城市实现快速连接,并形成了内联外扩通江达海的交通网络布局。

贯穿吉林市的松花江,又为该市的水上运输提供了便利,松花江四季通航,极大地提升了吉林物流贸易的灵活性和经济效益。

吉林和长春在地理上紧密相连,两市致力于携手打造长吉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在水陆空多种交通方式上实现互联互通,加强与东北亚、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的国际连接,未来有望成为振兴东北的新增长极。

0 阅读:9

地理微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