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年度典型案例!回天治理经验“年报”全公开——

北京昌平 2025-02-08 10:41:36

近日

回天治理经验

入选2024北京接诉即办

改革论坛城市治理典型案例

过去一年,北京市区百余家单位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回天地区开展了“回天有我”报到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次数超过千次,精准地解决了一批长期困扰该地区的治理痛点、民生反映热点和历史遗留难点问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回天地区在治理过程中还积极推广了“回天有约”基层协商议事模式,使议事体系建设实现了区域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参与社区治理的机会和平台。

党建引领 凝聚基层治理的向心力

回天地区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持续健全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成员单位从最初的33家扩充至54家,形成了更为广泛的合作网络。全年累计召开的党建协调会达到了1102次,这些会议不仅解决了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685件,更在无形中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社区书记的引领作用,回天地区还注重社区书记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通过“交流互促会”、“培训+观摩”、“学习+实践”等多种方式,社区书记们得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头雁效应”,为整个地区的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党建引领下,回天地区还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以及“四分法”、“1+5”指导工作模式。机制和工作模式的建立,有效打通了征求民意、推进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使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领秀慧谷社区党建引领协商议事

为了系统总结和推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好做法,回天地区还编制了《回天社会治理蓝皮书》。蓝皮书不仅总结了补短板、强基础、优服务的实践经验,还提炼了回龙观“两庙一街”等基层治理案例,为辖区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报到服务 提升基层治理的战斗力

在报到服务方面,回天地区组织了37家市级单位和84家区级单位,聚焦龙泽苑西区闲置锅炉房转换更新利用、老旧小区市政管线改造、消费商圈更新提升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超千次的报到服务。

为了确保报到服务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回天地区还制定了年度“回天有我”市级单位报到服务事项清单。清单中的97个事项中,72个均已完成。同时,84家区属单位也制定了510项事项清单,服务社区(村)从145个增加到152个,开展报到服务500余次,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行动。

多方参与 增强基层治理的聚合力

回天地区深知基层治理需要多方参与的重要性。因此,依托接诉即办和两网信息直通车等平台,累计办理了12345诉求8万余件,两网诉求1400余件。

为了深化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回天地区还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年度投入资金达2085.26万元,购买了225个社会组织服务。这些服务不仅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更在无形中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秩序整治方面,回天地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拆除违法群租房3636套、处理违停21.5万余起、立案处罚占道经营等相关违法行为5221起等措施,有效维护了社区的治安和秩序。

居民自治 打造基层治理的新典范

回天地区始终坚持居民自治的原则,持续健全“回天有约”四级五步N场景基层协商议事工作模式。通过累计协商议题672个、召开协商议事会1285场次、解决问题613个等举措,成功打造了一批镇街、社区级协商议事品牌。同时,还建成了2个镇街级、16个社区级、36个楼门院级治理示范点,以及一批居民参与设计实施的议事场所,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回龙观街道金域国际社区通过协商议事来汇集居民的“金点子”

为了常态化落实新就业群体报到机制,回天地区还示范带动了超3000人次新就业群体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其中,全国首批“骑手友好社区”在天通苑北街道的落地为这一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深入实施的“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也累计举办了600余场活动,服务青年3万人次,真正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

科技赋能 推动基层治理的智能化

在科技赋能方面,回天地区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加快推进“城市大脑”2.0升级建设,打通了市、区、街、居四级数据下沉和共享服务通道。区级大数据平台共汇聚了236类数据资源、2110个数据项,并发布了150余项数据服务,累计调用次数达千万次,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托“城市大脑”的未诉先办功能,回天地区主动处理了2024件问题。同时,还收录了近75万条人口数据,完成了148个社区的四至楼面数据绘制。基于大数据平台研发的智能优化算法更是实现了自动调控红绿灯时长的功能,试运行以来早晚高峰延误指数下降了10%。此外,实时监控重点积水点位也实现了汛期的迅速调度和排险。

接下来,回天地区将继续秉持党建引领、报到服务、多方参与、居民自治以及科技赋能等原则,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和质量,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