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对于菲律宾海军而言是个特殊日子,他们迎来了韩国制造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新型护卫舰。此护卫舰被菲律宾方面视作提升海军实力的关键装备,菲律宾国防部宣称,该舰艇的交付,标志着菲律宾朝着“自力更生”和构建“可信防御态势”踏出关键一步,能增强其海军在南海应对“安全挑战”的能力 。
南海(资料图)
这艘“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来头不小。2021年,菲律宾与韩国现代重工业公司签订协议,斥资打造两艘舰艇,它便是其中之一。其姊妹舰“迪戈·西朗”号上个月已在韩国蔚山正式下水,不日也将抵达菲律宾。“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排水量达3200吨,舰长118.4米,宽14.9米,在巡航速度15节时,续航里程可达4500海里。武器配置堪称豪华,配备韩国制造的C-STAR反舰导弹、VLMICA垂直发射系统以及有源相控阵雷达,对海、对空作战能力不容小觑。
在接收新型护卫舰同一天,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也有新收获,他们迎来了澳大利亚捐赠的20架无人侦察机。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指挥官表示,这些无人侦察机可“显著”扩大菲律宾舰只的监控覆盖范围 ,海岸警卫队司令伦尼·吉尔·加万在接收仪式上提到,使用无人机能够“节省燃料,降低人员风险” 。
而就在此前,美国也宣布批准向菲律宾出售价值55.8亿美元的F-16战斗机,尽管菲律宾方面称该交易“仍处于谈判阶段” ,但消息一出,还是引发多方关注。从韩国的护卫舰,到澳大利亚的无人侦察机,再到美国潜在的F-16战机交易,菲律宾近期在军事装备引进上动作频频 。
韩国护卫舰(资料图)
可就在菲律宾为这些新装备沾沾自喜之时,在仁爱礁,现实却给了他们清醒一击。4月9日,也就是菲律宾接收新型护卫舰不到24小时后,菲律宾派一艘民船前往仁爱礁,试图为其非法“坐滩”的军舰运送生活物资 。一直以来,仁爱礁的那艘菲律宾破船,都是其妄图侵占我国领土的非法象征。多年来,菲律宾小动作不断,多次试图向破船运送违规建材,意图加固,进而实现其非法目的,但都被我国海警果断拦截。仅过去一段时间,菲律宾偷运建材就被拦截了12次 。
这次,中国海警对菲律宾船只进行了详细询问,在确认船上仅有生活物资,没有夹带水泥等违规建材后,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其予以放行 。这一“放行”操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一方面,中国海警严格把控,坚守底线,不容菲律宾有任何侵犯我国主权的实质举动;另一方面,展现出了中国的大国胸怀与人道主义精神。但菲律宾似乎忘了,能有此次补给成功,完全是中国海警网开一面。
一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一边在国际上试图拉拢他国,寻求所谓“支持”,一边在南海相关海域进行各种挑衅行为 。其国内一些政客为了一己私利,罔顾事实,妄图借助外部势力,在南海争端中谋取不当利益。在仁爱礁问题上,菲律宾拒不承认仁爱礁属于中国的事实,无视历史、法理依据,多次制造事端 。
南海(资料图)
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且明确,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多年来,中国一直以最大诚意,通过对话、协商等和平方式,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南海争议,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在面对菲律宾等国的挑衅时,中国也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捍卫自身主权。在军事力量上,中国海军、海警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舰艇数量、质量,还是人员素质、作战能力,都处于领先地位。例如,中国拥有先进的驱逐舰、护卫舰等舰艇,各类先进雷达、导弹系统一应俱全 。在南海海域,中国构建了完善的防御体系,海警船常态化巡逻,空中有巡逻机监控,对周边海域态势了如指掌 。
在经济领域,中国与菲律宾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2024年,中菲贸易额高达716亿美元,菲律宾的香蕉、菠萝等农产品,七成依赖中国市场 。这是中国手中的一张有力“底牌”,若菲律宾继续在南海问题上肆意妄为,中国完全有能力通过经济手段,让菲律宾认识到错误。
此次菲律宾接收新战舰后,在仁爱礁的“碰壁”,也让其明白,单纯依靠购买他国装备,妄图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新装备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军事力量,但在绝对实力面前,在历史与法理的正义面前,这些都不过是“纸老虎” 。菲律宾若真想解决争端,应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拿出诚意与中国进行平等、公正的对话,遵守国际法,尊重历史事实,这才是解决南海争端的正确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