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曾国藩顶礼膜拜,尊为“圣哲”,
从梁启超、黄兴到陈独秀、毛泽东,无不对曾国藩推崇效仿,尊为“楷模”。
下面就让我们从曾公的经典名句中,体悟说话之道,让人生上一个新台阶。
一、言多贻害无穷。曾国藩说:“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
傲气,败亡之道;言多,贻害无穷。
人活一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你的话太多,极有可能触及谁的利益和痛处,不知不觉你就得罪了人。
《资治通鉴》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会餐上,寇准的胡子不小心沾上了汤汁,好心的丁谓站起来帮他擦干净。
寇准却开玩笑说:“你身为大臣,就是替领导擦胡须的吗?”
这让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也伤了丁谓的自尊。
从那以后,丁谓就开始记恨寇准,还联合被寇准口无遮拦伤害过的同僚,一起陷害寇准。
最后,就连皇帝也觉得寇准不会说话。
就这样,寇准的为官生涯也随之结束,并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流放,直至客死雷州。
俗话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任何东西都是少而精的,话不该说的绝对不说,该说的一定要说,但尽量要少说。
因为“言多必失”,人在滔滔不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索,很多话在还没有思考清楚就说了出去。
最后的结果是覆水难收,悔之晚矣。
二、闲谈莫论人非曾国藩说:“凡畏人,不敢妄议论者,谨慎者也;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为人谨慎的人,一般很敬畏别人,不敢对别人妄下议论,而为人骄傲的人,喜欢讥讽评论别人。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真实且残酷的例子,警示我们:背后一定不要说别人的坏话。
项羽夺取咸阳之后,想返回彭城。
有说客来对项羽说:“关中地区四面都是要塞,地也非常肥沃,易守难攻,大王可以在这儿称霸。”
项羽听了这话,不以为然,说了句:“富贵不归故乡,就如同穿了漂亮衣服晚上行走,那谁看得见?”
说客背后就对人说:“人家都说楚人就是猴戴个帽子,就是个土bie,果不其然。”
这话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就说:“把这人给我油炸了。”
而这个人,就因为一句话,落的个死于非命的下场。
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
你有时候根本不知道在你身边的人谁对你是真心,谁对你是假意。
要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定要防止有人把你的话添油加醋,传到他人耳朵里。
三、不怨天,不尤人曾国藩说:“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然也。”
意思是:牢骚太重的人,他的人生之路阻塞就多。无缘无故地怨天,天不会答应;无缘无故地尤人,人也不会服气,这就是“感”与“应”的道理。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爱抱怨的悲剧性人物。
她遭遇了不幸,于是逢人便诉苦,起初人们还同情她,安慰她。
但是她一直没完没了的抱怨,天天发牢骚,人们就从同情逐渐转变成厌恶。
直到最后,连最慈悲的念佛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这个世界,没有人喜欢听抱怨的话,偶尔发点牢骚可以,长时间的唉声叹气,再亲近的人也会受不了。
而人生的真相是,越抱怨,越不幸。抱怨的越多,内心的痛苦就越多。
当把抱怨当成一种习惯了,那就是丢失了整个世界。
真正高情商的人,绝对不说负能量满满抱怨的话,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们会自己独自消化。
在怨天尤人之前,一定会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最好,自己是否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
▼
曾国藩的这三句箴言,蕴含着满满的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去体悟,并身体力行。
往后余生,愿我们说话让人舒服,做事让人放心,拥有一个好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