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措并举 加速推进!曹妃甸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按下教育现代化“加速键”
4月1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文件下发后,曹妃甸迅速响应,提出采取八项措施、打好组合拳、系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明方向,以技术革命重构教育生态
曹妃甸教育体育局将人工智能定位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引擎,明确“技术赋能、师生共育、生态重构”的目标,要求全区教育工作者主动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全区学校智能教学设备覆盖率100%,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系统。
——开课程,师生双向培养引领智能变革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创新开发“AI+”校本课程体系。教师层面将AI工具使用、数据分析能力等纳入考核、奖励;学生层面开设编程思维、机器学习基础等必修模块,使师生共同成为智能教育的参与者。先期尝试在唐海镇新立小学试点“AI创客实验室”。
——真联动,百人团队激活全域动能
打破校际壁垒,建立“区教育体育局教研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校本研修”三级联动机制,组建由40名种子教师、60名技术骨干构成的“百人AI教研先锋队”,开展“送教入校”行动,通过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主题工作坊、跨校协同教研、校本研训等,计划年内培养1000名熟练运用AI技术的教师,激活全区人工智能教育变革。
——树榜样,双轨创新开辟发展赛道
实施“领航学校培育工程”,选树AI教育示范基地,形成“教研组重构+教学场景再造”双轨模式。同步启动“AI教育新赛道计划”,组织学生智能创新大赛、教师数字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区创新。
——常研修,伦理筑基深化双师实践
制定《课堂教学AI使用规范》,建立“AI教育伦理研修长效机制”,开展“技术伦理大家谈”研讨,结合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试点“本地教师+云端专家”协同教学模式,推进“智能双师课堂”建设,拓展优质资源覆盖面。
——保畅通,双线并进夯实基础支撑
投资1800万元实施“教育新基建攻坚计划”,实现千兆互联网全区覆盖,建成教育专有云平台。同步建立“改革容错机制”,鼓励校长在课程融合、评价改革等领域突破。
——拓视野,对标先进实现差异突破
与AI教育先进地区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定期派出“影子校长”跟岗研修。针对曹妃甸港口经济特色,开发“智能物流模拟系统”“海洋生态数据分析”等特色课程,实现技术应用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防弊端,守正创新平衡技术人文
制定“传统教法保护清单”,规定板书设计、师生对话等12类教学场景必须保留人文交互。开展“教育初心回归行动”,通过老教师人文导师、青年教师技术导师的“双导师制”,确保技术赋能不减教育温度。
这些举措,表明了曹妃甸教育拥抱新技术、加速教育现代化的决心,也勾勒出未来教育生态重构的新路径。据悉,曹妃甸教育体育局坚持八项措施并举,从基础设施到课程设置,从全域联动到个性突破,构建起“技术赋能——机制创新——人文守护”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文章来源:曹妃甸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