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父母是家庭的主心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子女前行的道路。当父母年过七十,本应是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时候,但有些父母却依然在做着一些事,给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甚至成为家庭最大的悲哀。
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新观念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如潮水般涌来。但有些年过七十的父母,却依然坚守着自己过去的观念,不愿意接受任何新思想。就拿我邻居张大爷来说,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年轻人用它来社交、购物、娱乐,便捷又高效。可张大爷却固执地认为手机就是个打电话的工具,对于子女教他使用微信视频、线上支付等功能,他总是不耐烦地拒绝,还抱怨子女瞎折腾。有一次,子女给他网购了一件过冬的棉衣,他却大发雷霆,觉得网上的东西质量没保障,还浪费钱。他始终活在自己的认知里,与时代的发展脱轨。这不仅让他自己的生活变得局限,也使得子女与他沟通时困难重重,家庭氛围变得压抑又沉闷。

这种固执己见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深,引发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子女们想要分享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却被父母无情地否定,久而久之,子女便会失去与父母交流的热情,家庭关系变得疏离。另一方面,父母自身也会错过许多便利和乐趣,无法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
过度干涉子女生活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有些父母即便到了七十岁,还是放不下对子女的掌控欲,事事都要干涉。我的朋友小李就深受其扰,他都已经四十多岁,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可他的父母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管着他。小到今天吃什么、穿什么,大到工作上的决策、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都要指手画脚。有一次,小李想投资一个前景不错的项目,已经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可父母却坚决反对,认为投资有风险,不如把钱存到银行里安稳。最后,小李拗不过父母,放弃了这次机会,可后来这个项目大获成功,小李懊悔不已,与父母之间也产生了深深的隔阂。

父母过度干涉子女生活,会让子女感到压抑和束缚,失去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同时,也会破坏子女小家庭的和谐,引发夫妻之间的矛盾。子女在父母和伴侣之间左右为难,家庭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矛盾不断升级。
毫无保留地资助成年子女
七十岁的父母,大多辛苦了一辈子,积攒下一些积蓄。这本是他们养老的保障,可有些父母却毫无保留地资助已经成年的子女。我的同事小王,工作多年,却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过得很拮据。他的父母心疼他,便把自己的退休金和积蓄都拿出来补贴他。不仅帮他还房贷、车贷,甚至连日常生活开销都全包了。可小王却没有因此而努力奋斗,反而变得更加依赖父母,整天游手好闲,工作上也毫无上进心。时间长了,父母的积蓄越来越少,自己的养老都成了问题,而小王却依然没有改变现状的打算。

这种毫无保留的资助,不仅会让子女养成依赖的习惯,失去独立生活和奋斗的能力,也会让父母自己陷入经济困境。当父母没有能力再资助子女时,很可能会遭到子女的埋怨,家庭关系也会因此变得紧张。
当父母年过七十,还在做着这些事时,家庭的幸福指数往往会直线下降。父母和子女都应该意识到这些问题,父母要学会放手,接受新观念,给子女足够的空间;子女也要多关心父母,引导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毕竟,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共同的温暖归宿,不要让这些行为成为家庭幸福的绊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