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壮花类月季在广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分析
梅秋明
0 引言
月季,花姿秀丽,花色高雅,四时常开,品种繁多,常说它是和平、友情、爱情、幸福的象征,深受世人追捧。在中国,超 70个城市将月季作为市花。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月季的喜爱和使用显著增加 。在广州、深圳、横琴等公共绿地范围内,实施了较大面积的月季栽植。
1 月季概况及月季栽植情况
1.1 月季概况
月季又名月月红,是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植物 [2] ,目前月季在世界上有四万余种,按照植株形态常划分为藤本类月季、灌木类月季、切花类月季、丰花类月季、地被类月季、微型类月季、大花壮花类月季、树状型类月季等 8个类型。本次在广州与横琴实施栽植类型均为大花壮花类月季。
1.2 月季栽植情况
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广场,2021年 4月 20日完成栽植,面积 1211m 2 ,月季品种为金凤凰、梅郎口红、绯扇、粉扇、蓝河。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花海长廊月季园,2022年 7月 15日完成栽植,面积 4000m 2 ,月季品种为金凤凰、金徽章、梅郎口红、绯扇、粉扇、蓝河。
2 月季的栽植要点
2.1 光照充足
充足的光照是月季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栽植前需确保栽植区域有日照时间超过 5h 。月季生长的质量与光照时间有关,如光照不足将可能导致月季的观赏价值下降。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光照强度过大的情况,例如,在夏季高温,完全不遮阴的环境,会使得月季的生长状态不佳,甚至发生枯萎的现象 。
2.2 土壤改良
月季栽植对于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广州花城广场和横琴月季园 2个地方栽植区域,存在土壤不够疏松,部分板结,不够肥沃,排水性和透气性较差等情况。所以在栽植前需进行土壤的深翻改良并放入有机肥作基肥,改善土壤结构贫瘠、土壤透气性弱、水肥利用率等问题,以促进根部发育,提高抗逆性。土壤改良主要有以下步骤:淤松土。对原土利用机械进行翻土,深度为30~40cm,并进行碎土处理;于平整场地,对栽植区域需按约 5~10cm 高度简单堆坡,每 10~15m 间距设置排水沟,引入排水口;盂依次加入蹄角粉(1cm)、花生麸(1cm)、塘泥(15cm)、谷壳(6cm)、泥炭土(10~12cm),回填厚度约 30cm;榆利用耕地机搅合均匀,平整后即可种植。种植前先按照 30cm伊30cm 挖穴,定植月季时需要将根系底部稍微松开,使得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在根系周边填埋土壤,分层压实土壤,同时避免伤到根系,然后浇透定根水 。
3 月季的养护要点
3.1 水分管理
水分是植物生长的生命线,尤其月季的水分管理更要按照实际情况来适当调节,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和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消耗情况科学淋水。新栽植的月季,要确保定根水充分淋透。栽植完成后的 20~30d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春季气温低,处新芽生长期需水量少,2~3d淋水一次即可;夏季炎热,1~2d淋水一次即可,每次需浇透;秋冬季节,2~3d浇一次即可。在孕蕾和开花期供水量不能缺少,花后休眠则要减少水量,雨季要及时检查积水并及时处理。日常水分管理遵循“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3.2 养分管理
月季喜肥沃,因生长较快,开花期间消耗养分多,因此养分管理是养护好大花月季的重要一环。一般情况下,每隔 7~10d施薄肥一次,使叶片经常保持浓绿而有光泽。出现花蕾前可施用较浓的液体肥,以供开花的需要。平时的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盛暑时是否继续追施肥料,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生长旺盛可继续追施;生长衰弱,花开瘦小,呈半休眠状态,应停止施肥 。肥料可选择常用挪威复合肥,控花阶段可使用花生麸。
3.3 病虫害防治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长冬暖,雨量丰沛,雨季长。而月季的病虫害种类多,所以发病率高,一周喷洒一次进行病虫害的预防。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天气,需要加强预防,夏季高温多雨,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表 1为大花壮花类月季常见病虫害治疗和防治方式。图 1为病虫害预防工作。
3.4 花期调控
月季花期的管理主要是采用修剪、施肥、控水、控温、病虫害防治等人为措施,调控苗木花期,使花卉在预设的节点或时段按照人的意愿定时开放 。春、夏季花期调控时间约 40d左右,秋、冬季花期调控时间在50~60d。
不同区域对花期时间、植株高度等要求存在差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月季园每年度春节、五一、深合区成立周年际(每年 9月 17日)三次盛花期。对月季进行4次修剪,第 1次为轻度修剪,在 5月花期结束后进行;第 2次轻度修剪可在 6—7月进行,减少高温对月季的损伤;第 3 次轻度在 8 月初进行,花期在 9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第 4 次在 12 月进行中度修剪,花期在1月下旬至 2月下旬。
不同时期的因气温变化,月季花朵大小和花朵密度也会存在差异。气温高,则花朵直径小,密度低;气温低,则花朵直径大,密度高。图 2、图 3为不同时期,因气温不同的开花效果。
3.5 修剪管理
修剪管理是影响月季生长活力的要素之一,通过不断的修剪,去除枯枝、老枝、病枝及多余或无法正常生长的茎枝等来保障月季的持续生长。首次栽植完成后需统一修剪,应留下 2个主枝,清除其他多余的腋芽。通常修剪方式为花后修剪到花下第 3 片叶的上方,但月季的类型较多,花后修剪要依据开花类型进行修剪,不能一概而论,依据开花类型可以分成多头品种和单头品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bae011db1424d8f8fecbeef9140ee6.png)
图 1 病虫害预防工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333f4985f86fee8f9c681bc37e633e.png)
图 2 花城广场 2021年 7月开花效果
表 1 大花壮花类月季常见病虫害治疗和防治方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a338709b55c063bf069a9af4c3478b.png)
注:药物会产生抗药性,需交替使用。
(1)多头品种修剪方式。多头品种一般在丰花月季、微型月季上比较常见,特征是一根枝条上会同时出现多个花苞。多个花苞并不会同一时间绽放,而是分批逐渐开放,这类月季可以按照多头品种的修剪方式进行修剪。
花后修剪步骤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开败的花朵剪掉,保留没开的花朵,即“败一剪一”。第二步是待花朵全部开败之后,修剪枝条的过程,一般沿着花苞从上往下,修剪到第四或者第五节枝条处(月季小苗可以剪到第三节处)。
一般多头月季的花都是第一朵或最顶端的花最大、最标准,此类现象是受植物的顶端优势影响,而且每个枝条供应养分都是有限的,故不能等到所有花苞都开败后再统一修剪,否则会存在个别花苞还未到开放时间却因养分不足无法开放甚至掉落。“败一剪一”的修剪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多头月季的景观效果,持续呈现盛花状态。
(2)单头品种修剪方式。单头品种是一根枝条上只会出现一个花苞。这类修剪的方式最为简单,如图 4所示,只要沿着花从上往下,找到第 4~5节处修剪(月季小苗可以剪到第三节处)。图 5为正确修剪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2ab34159986069b437a9c375ca30e04.png)
图 4 单头品种修剪部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84b5dd9ab8f01d0a6cb695666a9e9a.png)
月季修剪需非常细致耐心,修剪的部位距离芽点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导致月季黑杆、烂茎。修剪的位置过高,容易从上往下黑杆、烂茎。修剪的斜口和芽点朝向相反,芽点萌发后容易折断。剪切的位置应在月季芽上方的 5~8mm 处,倾斜约 45毅修剪,尽量避开雨天,以免伤口被致病性细菌、真菌侵染,导致黑杆、烂茎。当出现黑杆、烂茎后,要用干净、锋利的枝剪修剪至到绿色、健康部位,并用代森锰锌喷雾在切口处。
3.6 杂草及松土
杂草不但会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同时还是各类病虫害的滋生地。因此,在管理上要及时安排除草,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除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土壤的清洁,减少病虫的寄主。提倡人工除草,减少对植株的负面影响。在人工日常除草作业同时,对植株周边进行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
4 结语
在广东地区实施的大花壮花类月季园林景观中,栽植前需注重品种选择、种植区域光照情况、土壤情况,确保种植条件。栽植后要加强水分和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修剪技术提升及杂草清除。特别是病虫害管理,要做好针对性防治工作,确保全年景观效果,且降低管养成本。在绿美广东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月季的重要作用,在增加城市色彩,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推进花卉产业的发展,所以月季栽植和养护过程必须要仔细,做到专人养护,不断学习与总结养护过程中的问题,探索更加科学及高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