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美忠,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如果不是2008年那场地震,他大概率会像大部分人一样,在人生的剧本里安安稳稳地扮演着“老师”这个角色,直到谢幕。
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范跑跑”这个标签,像块狗皮膏药一样,牢牢地贴在他身上,撕不下来,也洗不掉。
在成为众矢之的的“范跑跑”之前,范美忠的人生轨迹,其实跟“乖孩子”没什么两样。出生在四川农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学习拔尖,最后考上了北大历史系。
对很多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尤其是像北大这样的名校,几乎就等于改写了命运。但范美忠不一样,北大,成了他“精神觉醒”的起点,也成了他日后所有争议的源头。
北大的学习经历,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范美忠的视野,也打开了他内心深处那些“不安分”的因子。他开始对社会现实、对教育体制,甚至是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和反思。
他发现,书本上的知识,跟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显得苍白无力。
这种强烈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让范美忠越来越无法忍受传统教育的条条框框,他开始在课堂上“放飞自我”。
他会跟学生们天南海北地聊天,聊理想,聊艺术,甚至还会带着学生去淘盗版碟。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老师,无疑是“另类”的,也是“危险”的。他就像一只误入了瓷器店的公牛,用自己那套“特立独行”的价值观,冲击着传统教育的秩序。
学生们喜欢他,因为他的课“有意思”,因为他“不像个老师”;但有些老师和家长,却对他颇有微词,觉得他“不务正业”、“误人子弟”。但范美忠似乎并不在意这些“非议”,他依然我行我素,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念”。
2008年,范美忠来到了都江堰光亚学校,成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光亚学校,在当时的教育圈里,也算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这所私立学校,标榜“素质教育”、“个性发展”,校长的教育理念也比较开放,这给了范美忠很大的发挥空间,也为他日后成为“范跑跑”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在光亚学校的经历,是范美忠“理想主义”的短暂狂欢,那么,2008年的汶川地震,则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了他所有的热情,也把他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面前,接受审判。
2008年5月12日,地震来袭,整个世界都在颤抖。当时,范美忠正在给学生上课,感受到剧烈的震动后,他第一反应是“逃命”,而不是“救人”。
他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把学生们留在了身后。事后,有学生回忆说,地震发生时,范老师“跑得比兔子还快”。
地震过后,范美忠的学生们都安全逃生了,但范美忠的行为,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在那个举国悲痛的时刻,他的行为,无疑是对“师德”二字的巨大挑衅。很快,各种指责、谩骂,像潮水般涌向范美忠。他成了“懦夫”、“逃兵”、“无耻之徒”的代名词。
但真正把范美忠推向舆论深渊的,是他在地震发生十天后,在天涯论坛上发表的那篇名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范美忠“毫无悔意”地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才能够考虑自我牺牲,至于其他人,就算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会不管。”
这段话,就像一颗炸弹,引爆了舆论场。人们无法接受,一个老师,竟然会说出如此“冷血无情”的话。在他们看来,范美忠的行为,不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践踏,更是对人性、对良知的蔑视。
“范跑跑”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绰号,也在这时诞生,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一夜之间,范美忠从一个“特立独行”的老师,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的名字,成了“自私自利”、“道德沦丧”的代名词。
面对排山倒海的指责,范美忠没有选择沉默,也没有选择道歉,而是“迎难而上”,写了另一篇文章《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进行“辩解”。
在文章中,范美忠坚持认为,自己在地震时的选择,是“人之常情”,是“本能反应”。他甚至还搬出了“人性本恶”的理论,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说,每个人在面对危险时,首先想到的都是自保,这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
范美忠的“辩解”,非但没有平息众怒,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反弹。人们无法理解,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怎么会说出如此“歪理邪说”。在他们看来,范美忠不仅“没有师德”,而且“三观不正”。
“范跑跑”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挣扎,也引发了人们对道德、责任、生命的深刻思考。
“范跑跑”事件,成了范美忠人生的分水岭。在那之前,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理想主义者”,敢于挑战传统,也敢于表达自我。但在那之后,他成了一个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罪人”,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范跑跑”的阴影。
迫于压力,范美忠从光亚学校辞职了。但离开了讲台,他又能去哪里呢?“范跑跑”的名声在外,没有学校愿意接纳他,他甚至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为了生存,他做过销售,当过家教,甚至还去工地上搬过砖。生活的重压,并没有让范美忠低头,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即使这份坚持,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冥顽不灵”。
互联网,成了范美忠最后的“避风港”。2010年,他开始在网上发布一些教育相关的文章和视频。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他吸引了一批粉丝,也找到了一条“谋生之路”。
在网络世界里,范美忠似乎找到了久违的“自由”。他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他讲庄子,讲《红楼梦》,讲教育,讲人生。他不再是那个被“道德绑架”的“范跑跑”,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知识网红”。
但互联网并非世外桃源,“范跑跑”的标签,依然如影随形。每当他发布新内容,或者接受采访时,总有人会旧事重提,对他进行“道德审判”。对此,范美忠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跟人争论不休,而是选择用沉默,来回应外界的“质疑”。
十几年过去了,范美忠从舆论的风口浪尖,回归了平静的生活。他依然在网上授课,但更多的时间,是用来读书、写作、思考。他就像一个“隐士”,远离了喧嚣的尘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寻找着安宁。
“范跑跑”事件,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从未停止。
在生死抉择面前,我们该如何选择?是舍己为人,还是保全自我?“范跑跑”的选择,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根弦,也让我们不得不直面人性中“自私”与“无私”的博弈。
范美忠的行为,当然不值得提倡。作为一名教师,他在地震发生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我们抛开“道德”的评判,试着用更理性的视角,去分析范美忠的选择,或许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范美忠的选择,是“人性”的体现,也是“现实”的无奈。我们不能因为他“不完美”,就否定他所有的价值,也不能因为他“犯了错”,就把他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
“范跑跑”事件,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或许是:要学会理解人性的复杂,也要学会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对错。
在“范跑跑”事件之后,范美忠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思想上的挣扎和蜕变。他从一个“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了一个“看破红尘”的“出世者”。他不再执着于改变世界,而是选择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范美忠,终究还是活成了“范美忠”。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人性”、“选择”和“救赎”的课。这堂课,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它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用心体会。
参考资料
中华网·新闻:“范跑跑”范美忠15年后再发声不后悔 在那样的生死关头只想要活下去
搜狐娱乐:46岁“范跑跑”回望旧事前尘,网友: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别人
澎湃新闻:“跑跑”范美忠:我还在教书,研究庄子让我变得平和
突上热搜再引争议,地震时抛弃学生的范跑跑怎样了 正观新闻2021-05-12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