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士:中国芯片的天将“变”了

一枚小小的芯片,却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却是推动现代工业发展的最强动力。但是,很可惜,因为汉芯事件,给我国和世界水平之间,造就了一道不小的鸿沟。美国的一纸规则,在忧患之下,我国企业奋发向上,终于还是实现了部分的国产化。

但就是这样部分的国产化,也给这条东方巨龙带来了不少的变化,我国海关传来最新数据,进口芯片订单出现大减。那么,这次大砍单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芯真能高枕无忧么?

百亿芯片进口被“砍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海关港口基本上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今年5月9日,在集成电路进口方面,我国海关总署也公布了一份最新数据,根据这份数据可知,今年1月份到四月份,我国集成电路累计进口整整高达1860.8亿颗。但是和去年同时期相比也是略有下滑,下滑幅度达到11.4%。去年同时期,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达到了2100亿颗。

从中可以看出,前前后后整整有240亿颗的集成电路订单就此蒸发,这次砍单的力度其实不可谓不小,那么,这次的大砍单,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大砍单的背后的原因?

首先意味着我国企业做出的新决定起了效果,我国企业究竟做出了哪些新决定呢?目前我国芯片为何要依赖进口,其实说白了,还是因为在生产环节,在生产设备方面的缘故,2021年7月6日,我国芯片测量设备制造商东方晶源成功量产了我国首台12英寸的电子束测量设备。

还有我国的薄膜沉积设备国产供应商拓荆科技,出货的客户也是国产的长虹半导体、中芯国际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在芯片生产设备方面,我国其实也正在一步步走向国产化,自然就没有必要再进口这么多芯片了。

其次,2021年12月20日,在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暨“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活动发布仪式上,倪光南院士在致辞的环节中表示,我国可适当聚焦RISC-V架构发展芯片产业,进而掌握芯片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而我国企业有这样做吗?其实也有,2022年1月29日,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中科院开源的,基于RISC-V架构的香山芯片已经流片,并且还成功运行了 Liunux。

2022年4月20日,在全球芯片联盟春季会议上,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公布了基于RISC-V架构的玄铁处理器新进展,玄铁C910上面已经能够成功运行TensorFlow Lite,首次实现了RISC-V在安卓新系统上的AI支持。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RISC-V芯片架构上也是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为满足中国芯需求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这或许也是如今我国芯片大砍单的原因。

其实,总的来说,我国今年前四个月,芯片进口之所以会砍掉240亿,其实也还是因为我国在芯片上面不断实现国产化,不断摆脱外国依赖。那么,在这样的国产化浪潮之下,对我国而言究竟有何影响呢?

国产化浪潮对我国有何影响?

2022年5月,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在当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月份,我国芯片市场规模从二月份的21.8%下降到了17.3%。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芯片市场的消费需求正在一步步放缓。

如今,在这样的芯片国产化浪潮中,在这样放缓的芯片市场需求中,中国芯凭借着近水楼台,未必就不能迅速抢占我国芯片消费市场份额,促进中国芯的发展和进步。

另外,还是根据我国海关总署5月9日的最新数据,今年一月份到四月份,虽然我国芯片进口数量出现了大砍单,但是在进口金额方面依旧还是居高不下。我国目前在芯片进口方面花费的资金多达,9037.6亿元,同比增长了10%。

最后,在这样摆脱外国依赖,在这样的国产化浪潮之下,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俄罗斯,根据俄罗斯相关媒体3月23日报道,由于美国对俄罗斯进行了规则的修改,俄罗斯联邦主管部门正在考虑将贝加尔电子和MCST这两大俄罗斯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纳入骨干企业名单,据说这可能是为了未来俄罗斯的芯片能从台积电转移到我国大陆工厂代工做准备。

如今,我国在芯片方面实现国产化,在芯片方面摆脱外国依赖的话,到时候承接俄罗斯芯片代工订单就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在我国可能会拿下俄罗斯这样庞大芯片市场的情况下,对于我国的经济收益,对于我国的市场影响力,无疑也会有不小的正面促进作用。

如今,要是我国的国产化浪潮能够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要是我国真能在芯片方面实现国产化,那么,这笔经济开支就可以省下来了,于我国的发展进步而言,也未必不会有进步作用。

总之,我国芯片掀起国产化浪潮,进而引发的芯片。于我国,于中国芯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好消息,都能带来不小的正面影响。

总结

我国企业做出了新决定,最终导致芯片进口订单看到上百亿。这样大砍单的背后,其实透露出我国在芯片国产化上的努力,终于也有了相应的效果。希望未来,在芯片国产化上,我国能够继续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实现百分百中国芯,争取早日,完全摆脱外国依赖,走出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