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篡位后大肆篡改史书,三次修订《明太祖实录》,还污蔑建文帝篡位

史海撷英 2024-12-30 17:42:35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城而宣告结束。

胜之为王败者为寇!建文帝朱允炆于皇宫一场火灾中不知所踪,下落成谜。燕王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坐上了本不该属于他的皇位。就如刘伯温的儿子刘璟当着朱棣的面所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为此,朱棣只能矫饰自己的皇位的合法性。至于手段?自然是抹黑、造谣和篡改史书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皇位可以坐得稳。

朱棣继位后,为了让自己的皇位继承“合法化”,命人官方编撰了《奉天靖难记》,在位期间又三次修订《明太祖实录》。朱棣大量篡改史料、编撰不实史料,更是污蔑建文帝朱允炆“矫诏嗣位”,不仅为自己的起兵造反披上了“皇帝的新衣”,也为自己的继位提供了“合法依据”。

朱元璋晏驾前真的想要改立朱棣吗?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太祖不豫,遣中官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

朱棣认为朱元璋在晏驾前特意召唤他入京,显然有着不同寻常的目的。说直白点,就是朱元璋想改立朱棣为储君,只不过被当时已经掌控宫内局势的朱允炆等人给阴谋破坏了。

再者,朱棣“控诉”朱允炆“矫诏嗣位”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朱元璋驾崩后当天即敛,七天后就入葬。并且在朱元璋入葬的同一天朱允炆就登基继位。一边是开国皇帝哭天抢地的葬礼,另一边则是新皇帝喜气洋洋的登基大典。按照常理,这种做法显然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不符合伦理孝义:“太祖崩,是夜即敛,七日而葬,皇太孙遂矫诏嗣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明太祖实录》

以上史料记载均出自于朱棣三次修订后的《明太祖实录》,对于朱棣是全面有利,反之对于朱允炆则是妥妥的“黑料”。

朱棣的“自说自话”显然已经让《明太祖实录》中的史料记载的真实性大打折扣,那么朱元璋晏驾前真的有改立朱棣的想法吗?答案是没有。因为燕王朱棣始终没有跳出朱元璋的“权力制衡体系”。

朱元璋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善于构建权力制衡的政治家。朱元璋在位期间,中央废中书,权分六部,大都督府一分为五,地方上设三司,互不统属。朱元璋通过各部门以及各权力系统之间的互相制衡,用来维护皇权的稳定。这样的“权力制衡体系”不仅适用于文官系统,军事方面包括众藩王的就藩也都遵循这个原则。

就北方的几个最年长的藩王中,秦王封西安,晋王封太原,燕王封北平。朱元璋如此安排,除了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反扑,维护大明边塞稳定和平,也是让这三大藩王势力互相制衡、互相牵制,达到一个类似“三足鼎立”的态势。既保证了边塞的和平,达成了藩王间相互制约的平衡,还能维护中央皇权的稳定。朱元璋可以说是把军事和政治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只不过,秦王和晋王都薨逝在了朱元璋前面,让原本的“权力制衡体系”有了倾斜。

首先要明确一点,晋王朱棡在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也就是朱元璋驾崩的三个月之前薨逝,此前朱元璋是没有考虑过改立朱棣为储君的。晋王在世,即便他再不争气,朱元璋也不会跳过他传位朱棣。因此,如果朱元璋真的动过改立朱棣的念头,必然是在晋王薨逝之后。

朱重八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明太祖钦录》中,收有一份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十二日给晋王朱济熺的圣旨:“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马,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

这份圣旨的颁布时间距离朱元璋驾崩仅仅一个多月。朱元璋命令晋王挑选将领军士在燕王封地周围布防,以备形势之急。也就是说,此时此刻的朱元璋是在竭尽全力地防着燕王朱棣,利用新一任晋王朱济熺来制衡燕王。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发了一道敕谕,将左军都督杨文派遣至北平,其职务是“参赞燕王军事”。让杨文给朱棣当副手,除了辅佐,更是监督:“今以尔为总兵,往北平参赞燕王,以北平都司、行都司并燕、谷、宁三府护卫选拣精锐马步军士随燕王往开平堤备,一切号令皆出自王,尔奉而行之。”从杨文在朱棣起兵靖难后,第一时间被朱允炆召回,不难看出朱元璋派他前往北平的真实用意。

这样敏感的时期,接连下达用意如此明显的旨意,显然朱元璋是没有考虑过改立朱棣的。更甚者,燕王朱棣还是朱元璋最担忧的一个藩王。反过来说,如果朱元璋真的想要改立朱棣,必然会让他跳出“权力制衡体系”,而不是把半个身子已经跳出权力包围圈的朱棣,再度抓进这个“权力制衡体系”中。

朱元璋遗诏暴露燕王朱棣确有篡位之心

明孝宗朱祐樘曾经颁布了一部叫《大明会典》的史料汇总,其中收录了朱元璋传位朱允炆的遗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大明会典》

这份遗诏直接证明了所谓朱允炆“矫诏嗣位”纯属捏造,朱允炆继位的合法性毋庸置疑。《大明会典》是明朝官方编撰的史籍,真实性很高;且明孝宗朱祐樘是朱棣一脉的直系后代,没有理由刻意抹黑老祖宗。

从朱元璋的遗诏来看,核心内容就三点:第一,传位朱允炆;第二,丧事从简,速葬;第三,藩王不得进京奔丧。

朱元璋的遗诏不仅解释了朱允炆将朱元璋七日入葬并迅速登基的缘由,更是粉碎了朱棣所谓的“朱元璋召他入京,欲改立他”的说法。

朱元璋没有改立朱棣的念头已然板上钉钉,那么是否真的在晏驾前召唤过朱棣呢?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元璋在大渐时,燕王朱棣确实骑快马离开封地北平赶往南京,也确实在到达淮安之后又折返回了北平。

那么,朱棣到底是不是奉旨入京呢?有以下两种可能。

朱棣

第一种可能:朱棣的确是奉了朱元璋的旨意赶往南京。但朱棣到淮安后,被朱允炆发现,出于特殊时期以及对朱棣的忌惮,朱允炆假传圣旨把朱棣给遣返了。如果是这种情况,朱棣可能真的要感谢朱允炆了。因为朱元璋在明确不会改立朱棣的前提下,在临终前召朱棣入京,目的无非两个,要么杀,要么废(软禁)。但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燕王朱棣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藩王,是抵御北元蒙古势力的中坚力量。既然已经做了相应的制衡和安排,那么朱元璋晏驾前废黜或者斩杀朱棣的可能性极小。

第二种可能:朱棣得知朱元璋病重时日不多,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私自入京。只不过朱棣的私下行动被朱允炆发现了,朱允炆用真圣旨把朱棣请回去了。

这第二种可能更大。朱棣在朱元璋大渐且时日不多的时候入京,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趁机夺取皇位。

朱棣的这次“冒险”也是加速朱允炆削藩进程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

燕王朱棣早有夺嫡之心,更不曾放弃过夺嫡

燕王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按照宗法制度来看,他继位的可能性极低。但这并不代表朱棣没有夺嫡之心。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燕王朱棣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是推动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幕后的策划者,也是朱棣取的“靖难之役”胜利的最大功臣。姚广孝是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的,“白帽著王”就是“皇”字,这也是朱棣接纳姚广孝的唯一原因。也就是说,最晚从姚广孝进入燕王府的那刻起,燕王朱棣就已经怀有夺嫡之心了。

姚广孝进入燕王府唯一目的就是帮助朱棣实现“白帽著王”的心愿。换句话说,只要姚广孝在燕王府一天,就代表朱棣始终没有放弃夺嫡。

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势在必行,但削藩目标始终在燕王朱棣身上

朱元璋在给朱允炆讲述分封藩王的政策时,朱允炆提出过心里的疑问:“太祖语太孙曰:‘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毋庸置疑,朱允炆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有过对于藩王势力过大的担忧,对于如何处置藩王势大的问题还与朱元璋有过探讨,并且这个“探讨结果”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然而在朱允炆继位后,在处理藩王问题时却并没有遵循“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削其地”、“变置其人”、“举兵伐之”这样的顺序。对于这些藩王叔叔们,朱允炆根本就没有想过“和平解决”,而是想要直接削废,甚至“逼迫”燕王朱棣起兵造反。这里面固然有着朱允炆不成熟的政治思想和一帮迂腐文人背后煽动的原因,但真正刺激朱允炆决心削藩的源头还在于燕王朱棣本身。朱允炆继位不到两个月就着手削藩,在朱棣起兵之前“削废五王”都是在为对付燕王做铺垫。

都说朱棣是被朱允炆逼反的,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势力也的确是建文帝朱允炆所忌惮的。但从朱允炆削藩的时机和手段来看都显得太过仓促和幼稚,燕王朱棣有意“夺位”的野心才是“刺激”朱允炆迫不及待削藩的关键。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