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人,杭州黄龙体育中心,山呼海啸般的“中国队,加油!”声。对阵澳大利亚,生死战,这场景,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但冷静下来想想,小组垫底的,真能靠这7万人的呐喊,就奇迹般地冲进18强赛?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悬。毕竟,实力摆在那里。但仔细研究了一下那复杂的积分规则,嘿,还真不是完全没戏。这感觉,就像玩一款概率游戏,看似胜算渺茫,但只要满足几个特定条件,就能触发隐藏剧情,瞬间逆袭。里列了四个条件,听着有点像“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赢澳大利亚是肯定的,必须的。但光赢还不够,还得指望日本队“帮忙”,大胜沙特。这...是不是有点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了?当然,也别觉得日本队就一定会放水。
一方面,亚洲足球的脸面还是要的,另一方面,人家也要争个世界排名,争取世界杯种子队资格,全力以赴才是常态。历史数据也挺有意思,日本队打西亚球队,场均净胜球接近2个,这数据,就给缩小净胜球差距,留下了点念想。还有印尼和巴林,最好能打个平手,这样大家都别涨分,咱们就能超过他们。当然,所有这些,都建立在自己争气的基础上。杭州这块场地,好像自带buff加成。数据显示,近五年,只要是在5万人以上的主场,胜率高达68%。这说明啥?说明球迷的力量,真的能转化为球员的动力。而且,澳大利亚队客场打东亚球队,胜率也不高,去年还输给过日本。
长途飞行、时差、杭州的湿热天气,这些都是他们的不利因素。有意思的是,外媒给的胜率预测只有18%。但数据这东西,有时候也挺会骗人的。中澳交锋史上,咱们也不是没赢过。2013年东亚杯,虽然输了,但控球率居然高达62%,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也能和强队掰掰手腕。主教练的新阵型,据说能克制澳大利亚的高空轰炸。还有那个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之前一直藏着掖着,这次主场作战,说不定要放大招了。这就像手里握着一张王牌,不到关键时刻,绝对不能轻易亮出来。
所以,这场球,与其说是实力比拼,不如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较量。有球迷的热情,有对手的客观不利,有战术的针对性,还有一点点…运气。当然,就算真的逆袭成功了,也别太乐观。进了18强赛,面对的对手会更强大,挑战也会更多。但至少,这场生死战,给了我们一个希望,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想想7万人一起呐喊的场景,想想球员们在场上拼搏的身影,就算最终结果不如人意,至少我们努力过,至少我们为之疯狂过。这,或许才是足球的魅力所在。而这所谓的“四大逆袭条件”,与其说是战术分析,不如说是我们对中球,那份复杂又热切的期盼。这种期盼,既包含着对胜利的渴望,也包含着对改变的呼唤。毕竟,足球不仅仅是胜负,更是社会情绪的晴雨表。垫底到第三,需要的不仅仅是球场上的胜利,更是球场之外的改变。
吹嘛,残奥会上来赢。
吹,继续吹
国足或许能跟我们村的村队一决高下。
国足0-2澳大利亚,我赚了500000亿美元,一买国足输球,就赚500000亿美元,咋办呢?国足就是这么给力!!
有屁用 不还是输了?
赢了是锦上添花,输了也不妨碍日益强大的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国家队的成绩对不起这么好的球迷。
球迷期望越高,球员压力更大,越怯场。造成国足主场景几乎场场输。
每次比赛之前都会出一些意淫的文章,冲三的概率和中彩票大奖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彩票是个骗人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