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在古代,有许多的皇帝、富商追求大道,想要获得永生,现代也不乏有着对死亡极度恐惧的人。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陈司寇女士,则是从容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陈司寇女士是北京101中学的老师,她的丈夫是北京大学教授赵宝旭。
2012年,赵宝旭在北京去世,晚年丧偶的生活并没有打倒陈司寇,她丝毫没有流露出脆弱的样子,开始了她一个人的精彩生活。
她拒绝了孩子们的陪伴,一个人读书、写字、研究《易经》。
但好景不长,陈司寇被检查出体内长了一个肿瘤,儿女们纷纷劝她安心治疗,但陈司寇不仅拒绝了去医院动手术,连药物治疗也不肯进行。
她慢慢调整了生活作息,努力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就这样和肿瘤共存了几年。
就连儿女们看了母亲的状态,都说母亲不像是一位病人,而像是被误诊了。
2017年,陈司寇体内的肿瘤突然爆发,短短半年时间,她就卧床不起。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陈司寇也不像平常的老人躺在ICU里插满了管子,而是在儿女的陪伴下,绝食断水,最后离世,享年96岁。
在离开前,陈司寇女士留下了一句话,引人深思:
“中国人的平均年龄是70岁,活到90岁,已经是赚的了。我要争取了人生最后的阶段,走得快一点,既减少自己的痛苦,也尽量避免给他人造成负担。”
生命的厚度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很多人过于追求生命的长度,想要获得永生,在各类影视剧和艺术作品里,也经常出现诸如“长生的神仙”、“永生的吸血鬼”等等,令人羡慕。
可是在追求生命的长度时,他们却忘记了“生命的厚度”。
生命的厚度是复杂而多维的,它代表着终身成就、个人经历、人际关系、情感深度等等杂糅起的多重的概念。
心理学认为,持续的学习和成长就是生命厚度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不断获取新知识,人就能学习到新技能、新经验,从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广度。
你见过100岁的学霸吗?
意大利就有着这样一位老人朱塞佩,96岁时毕业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历史与哲学系,
而后又考了个研,毕业时已经99岁了,成为了该国纪录中年龄最长的毕业生。
在他就读期间,甚至还经历了疫情时期的“网课时代”,就算如此,朱塞佩用起电脑上课时也是毫不逊色。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可是真正能够将这句话落到实处的却没有几个。大多数人都沉浸在了安逸和享乐之中,空度自己的年华。
不要恐惧死亡
曾经有这样一位来访者,向我讲起了他的担忧:
“我每天、特别是在晚上,都会莫名其妙想起来死亡这件事,然后害怕得浑身发抖。
我觉得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消失了,我会永远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而我终究有一天是要死的,那一天一定会来到的,我一定会死的。
所以我非常害怕想起这件事,最恐惧的时候,我会直接呆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对此,有很多人都有着同样的困扰,而另一些人却认为:
“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现在去想完全没有意义,况且每个人都是要死的,就算怎么想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死亡和死亡背后的意义一直是人们所热议的话题,其中不乏拿着前人事迹进行鼓励,也不乏告诉我们:人生苦短,需要及时享受生命。
可怎么样才算是享受生命呢?到处去旅游?发展自己的一门爱好?累积许多的财富然后躺在钱堆里睡觉?
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当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时,寻找和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生命的意义来源于我们对于自己的的目标感和他人的价值感。
这个目标和价值并不局限于赚了多少钱、去过多少地方,而是以你自身为尺度衡量的。
你认为这一生平安健康就好,那么平安健康就是你的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你就获得了价值感;
你认为这一生将孩子养大就好,那么当孩子渐而成长,你就获得了价值感。
生活的意义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心流状态”,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提出的。
它是指当个体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专心致志,并为此感到快乐、满足时,就会感受不到事件的流速,
忘记周围的一切,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也注意不到周围发生的事。
在心流状态下,个体能够大幅提高效率,更准确地完成任务,并能够体验到极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这种体验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还能使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出生于浙江义乌,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第一个翻译出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人。
在此之前,《共产党宣言》只有英翻和日翻两种版本,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
陈望道在1920年秘密回到了老家,开展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工作,为了更专心,他搬到了柴房,不让任何人打扰。
端午节,母亲心疼他,为他端来了粽子和红糖水,叫他趁热吃。
过了一会,母亲问他粽子吃了没有?甜不甜?陈望道说很甜。
母亲打开门一看,顿时被逗笑了,只见陈望道满嘴墨水,原来是他太过于专心,将桌子上的墨水当成了红糖水,蘸着粽子吃了。
其实,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专注自己想去做的事,不用与其他人攀比,也不用羡慕他人的生活,只有过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常说,人生无常,天有不测风云。
很可能前几天一个好好的人,立刻就会遭遇一些不测,离开人世。可能一个非常落魄的人,就会因为一些机遇飞黄腾达。
这就告诉我们,不要杞人忧天,害怕恐惧还没有发生的事,而是要立足于现在的生活,过好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当我们不断追寻和实现生命的意义,自己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生命的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和希望。
小编自己在告诚自己,不要怕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