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苏州大学读书节如约而至——10大系列73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时间贯穿全年,地点覆盖全校以及古城区人文和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苏州大学依托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文化,紧扣师生阅读的兴趣点,充分运用新媒体新形式,构建起强劲式、场景化、交互性的阅读推广模式。苏大读书节更成为学校的靓丽文化名片,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广用户本身,更在于鼓励学生从典籍中阅读过去,从传承中走向未来。
据统计,近5年苏大图书馆牵头开展活动200余场,参与师生超5万人次;其中10项活动入选省级市级重点活动,15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2024年苏大图书馆到馆人数超过140万人次,借还图书超过16万册次,电子图书下载阅读超过206万次,电子资源检索量高达2.04亿次,较2023年均有大幅度增长。读好书、好读书,正成为苏大校园里的新风尚。
苏大2025年读书节将以“古韵书香 新篇悦读”为主题,聚焦新时代全民阅读理念,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经典阅读、党史学习教育、智慧科技普及等,结合“城市文化赋能地方发展”的要求,书写校园文化新篇章。同时策划建校125周年主题展及古城区阅读活动,增强师生爱国、爱校、荣校意识,助力城市文化繁荣。
在读书节开幕的同时,天赐庄本部馆正举办“书香苏大 阅享好书——中文图书师生乐选展”和“旧籍候新阅 文韵启新程”图书漂流等活动,独墅湖校区分会场也正在进行一场“但是还有书籍”系列阅读分享会,本部图书馆门前广场部分学院分别举办“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原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教授盛家镛还向图书馆赠送新书《蚕丝被加工技艺》。该书内容主要以盛家镛教授发表的蚕丝被相关论文和专利为素材,以蚕丝被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为主题,是集蚕丝被的历史文化、原料与生产加工技术为主线,融合多种创新技术于一体的专著。
站在人工智能重塑认知的时代关口,更要让深度阅读成为抵御信息碎片的利器,让典籍智慧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查佐明说,希望同学们从参与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开始,收获知识,启迪智慧,让阅读真正成为滋养心灵的苏大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