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要会议值得关注,5月10日,联合国大会预计将就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而美国方面透露的消息显示,如果该决议草案获得通过,美国可能暂停资助联合国!
不难看出,威胁的意味非常浓厚,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就该事项公开表示谴责,并且拿美国暂停向联合国提供资金来威胁。前后梳理,我们忍不住发问,到底是谁的美国,是美国人的美国,还是以色列的美国?
以色列官员大张旗鼓地鼓吹,显然是得到了美国的首肯的。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说,第一反应是对联合国的相关操作流程不是很清楚,毕竟,就在上个月,美国刚刚行使一票否决权,彼时我们都认为,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已经没有希望了。
而现在,一个决议草案,再次牵动着全球各国的神经,美国、以色列尤其表现得过度紧张。
我们先看对“决议草案”的公开名词解释:按照联合国决议文件格式起草的对讨论议题的解决方法并未通过表决的决议。啥意思?
通俗一点的来讲,就是对之前没有通过的决议,重新表决。
4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接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国进行表决,投票结果显示,12票赞成,2票弃权,美国1票否决。
美国否决,难道就无法推进了吗?
运用决议草案的方式,是不得已的途径。
于是乎,闲闲财经就翻阅了类似的案例,早在2023年10月27日,联合国特别会议对加沙地带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等系列议题,进行了决议草案投票,投票结果显示,120票赞成、14票反对、45票弃权,同意票达到三分之二的多数票获得通过。
也就是说,“决议草案”通过必须得到参与投票会员国(不含弃权)三分之二以上多数才行,一票否决权的威力已经荡然无存。
当前,从世界各国的表态来看,本次决议草案的通过,大概率也会像上一次那样顺利,要不然,美国、以色列,不惜用停止资助联合国的言论进行威胁。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美国真的因该事件对联合国暂停资金支持,甭说世界各国了,恐怕连美国人都有个疑问:美国,到底是谁的美国?
就在5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封杀TikTok的原因是因为以色列在社交媒体上“公关失败”;5月7日,拜登承诺要打击反犹太主义的“可怕”发展,尤其是在美国的大学不能有立足之地。
美国官方的言论,实际上与加沙地带的现状完全脱节,事实上是巴勒斯坦人正遭遇人道主义灾难,不顾及客观事实,与全球绝大多数站在了对立方面,这恐怕是拜登任期里最大的挑战,这显然要比处理俄乌冲突更为棘手得多。
毕竟,俄乌冲突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并且在拜登的政治生涯上是“加分”的,而不是“减分”。而巴以冲突则不一样了,美国民众开始觉醒,支持以色列是否一定就能获得更多的选票,现在来看未必就是一成不变。表层上来看,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都需要犹太裔的强力支持,尤其是在大选之年谁都不敢得罪犹太人以及以色列。
我们不妨再次回望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原本,特朗普连任几乎稳操胜券,突然来了一场新冠大流行,这让特朗普措手不及,可以说疫情是他输掉大选的主要原因;而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从拜登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疫情,以及摆脱40年一遇的高通胀来说,连任的概率依然非常大,重大变量则是如何处理好巴以冲突问题,如果拜登不能平衡美国民众的呼声只顾犹太人而不顾美国自身利益,恐将重蹈特朗普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