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见招拆招!美国的贝莱德财团耗资228亿拿下巴拿马港口,中国就亮出了一张底牌,直接让美国的“小算盘”落了空。
此前,中国的北斗导航带着商队“玩漂移”,硬生生用破冰船在北极开出了一条“冰上丝绸之路”,或许在其他国家的眼里,冰川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但是在中国的眼里,这简直就是一条天然的“超车道”,有了北极航道,货运时间大大缩短的同时,货运量还飙升了35倍,中国的逆境反转,如同开了“挂”。
那么北极航道能够替代巴拿马航线吗?面对西方的制裁,中国的“冰上丝绸之路”能否创造奇迹呢?
司马昭之心
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野心早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特朗普多次扬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甚至威胁要动用武力。
2025年3月份,李嘉诚的长和集团放出消息称,将会以228亿出售巴拿马运河的43个港口,对方是由贝莱德集团牵头的美国财团,和特朗普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更恐怖的是,贝莱德集团拥有中国百度、网易、阿里、小米、腾讯、联想、吉利、长城、比亚迪等12家企业的股份,并且名列前茅。
李嘉诚的“高位套现”让他被推上了热搜,热度居高不下,面对舆论的风波,长和集团发声明称,就是一次单纯的“商业行为”,目的是为了回笼资金。
但是网友根本不买账,集体指责他“这是没有腰骨的跪地”,就连官方媒体都亲自下场,发文警示李嘉诚要“看清交易的性质”。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更是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没有祖国的商人会沦为没有父母受人欺凌的孩子,或许李嘉诚也没有想到,20多年前买的一颗“摇钱树”,会直接砸垮他的晚节。
甚至还让李嘉诚背上了“叛国”的骂名,如果看完长和的财报,或许你就会觉得,李嘉诚背上这个骂名一点都不亏。
长和集团2024年的总收入是4766.82亿港元,同比增长了3.28%,净利润是170.88亿港元,同比减少了27.29%,整体呈现出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其中,港口的相关业务实现了452.82亿港元的营收,占据了总营收的9%,同比增长了11%,在长和的所有业务当中也是排名第一的存在,也可以说是长和最赚钱的业务。
如果你是老板,会为了回笼资金,把最赚钱的项目拱手他人吗?显然不会,更不用说李嘉诚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他不会不知道这一点,那么巴拿马运河到底有多重要,中国又是如何进行反制的呢?
北极航道“超车道”
在李嘉诚出售的43个港口中,也包含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是全球贸易的“咽喉”,每年要处理全球约5%的货运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资产。
美国想要通过控制港口,掌握船队的优先通行权、调节通行费用,甚至限制中国的商船通行,以此来遏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力,并重振美国的航运霸权。
然而,中国的反制完美上演了“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国凭借破冰船技术和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北极航道从“冷门航线”变成了可行通道。
北极航道连接亚洲与欧洲,航程比传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路线缩短约40%,运输时间减少一半。
比方说,上海到汉堡的航程从约1.1万海里缩短至约7000海里,绕开了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咽喉要道,直接削弱其战略价值。
有数据显示,2024年到2025年,北极航道集装箱船航次增长了10倍,货物的吞吐量也从380个标准箱飙升到了13500个,增幅将近是35倍。
这一增长迅速填补了巴拿马运河的潜在运力空缺,也让美国意图通过港口控制全球贸易的计划落空。
北极航道的通行还避免了巴拿马运河可能面临的通行费上涨、优先权限制,以及运河拥堵等问题,中国借此降低了对单一航线的依赖,增强了供应链韧性。
中国此前还获得了秘鲁钱凯港的独家运营权,这是南美洲西海岸少有的深水港,可以停靠超大型集装箱船。
关键是秘鲁钱凯港的地理位置将南美洲到亚洲的航程从一个月缩短到了23天,可以直接绕过巴拿马运河。
如今,中国已经在全球十大港口中占据7席,并通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战略节点构建”一带一路”物流网络。
要是配合上秘鲁钱凯港和非洲蒙巴萨港的布局,北极航道将会形成”南北半球双通道”,进一步分散美国对关键航线的控制力。
结语
美国的港口收购虽显强势,但中国通过“北极破冰”和“南美突围”的组合拳,展现了全球物流布局的战略纵深,以及应对美国地缘围堵的战略性反制。
这场博弈不仅是港口与航线的争夺,更是科技、基建与地缘影响力的综合较量,随着北极航道通航能力提升和“冰上丝绸之路”的推进,这一反制效应将持续放大。
信息来源:
登载于国际海事信息网2024年11月01日关于2024年北极航道过境航行数量有望创纪录的报道
登载于参考消息2024-11-27日关于中俄举行北极航道分委会首次会议 将推动极地船舶建造取得新进展的报道
登载于运无界2025-03-05日关于运无界讯丨中国货轮爆量北极航道!俄港口集装箱激增35倍破纪录的报道
登载于环球时报2025-03-24日关于港口,从贸易枢纽到地缘政治资产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