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村里几个老把式聊天,有个观点挺有意思:有些人种番茄,恨不得一天跑八趟地,结果产量还不如人家一天只去一趟的。
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中间的门道啊,可深着呢。
别以为勤快就能有好收成,咱农民讲究的是巧干!
糟了!
番茄生病了?
说起种番茄,最怕的就是生病。
就像人一样,一病秧子,再怎么精心伺候也长不好。
小刚家就碰上了这事儿,地里的番茄秧开始枯叶、烂果,眼瞅着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了。
这可把他急坏了,赶紧跑去找五叔请教。
五叔是村里的老把式,种了一辈子地,啥没见过?
五叔一听,就知道小刚家的番茄是染病了,让他赶紧回家用多菌灵灌根,再喷洒到叶子上。
这就像给人吃药一样,得对症下药。
同时,五叔还建议小刚施一些有机菌肥,就是自己发酵的那种水肥,加点菌种再发酵几天。
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既能给番茄提供养分,又能增强它的抵抗力。
不过,光靠药和肥还不够,还得注意平时的管理。
五叔说,预防胜于治疗,把功夫做到前面,才能避免番茄生病。
牢记!
下雨天禁忌!
这几天雨水多,五叔特别提醒小刚,下雨天千万别施肥!
别以为下雨天施肥能省事,直接把肥料冲到地里,这可是大错特错。
下雨天施肥容易沤根,就像人泡在水里一样,时间长了肯定要出问题。
就算不沤根,也会出现掉花和掉果的现象,那可就亏大了。
五叔说,最好等雨停了,太阳晒两天到三天再施肥。
这时候土壤透气性好,根系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
如果连续下雨很多天,那就要在停雨的间歇时间,给番茄灌施一些多菌灵,预防沤根。
除了下雨天,太阳太大的时候也不能施肥。
比如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番茄苗的根和叶子对肥料的吸收都很少。
这时候施肥,就像给人硬塞饭一样,不仅吸收不了,还会伤到胃。
所以,施肥最好选在早上6点到9点,或者下午4、5点的时候。
秘诀!
自制肥料有坑!
现在农村都流行自己沤肥,既省钱又环保。
但五叔提醒小刚,自己沤肥也得注意,一定要沤熟了。
那些很臭的肥,最好不要用,那是还没沤熟的肥料,里面有很多病菌。
把这些没沤熟的肥料施到番茄根部,就像给人吃馊饭一样,会烧坏根系的。
如果发现肥料很难沤熟,可以用一些发酵剂,加快沤肥的速度。
这就像给发酵过程加个催化剂,能让肥料更快地成熟。
逆袭!
高产有妙招!
想要番茄产量高,光靠底肥是不够的,还得勤追肥。
就像人一样,光吃一顿饱饭是不行的,还得经常补充营养。
番茄生长期很长,期间会发生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比如大暴雨,会把土壤中的养分冲走。
而且,番茄需要的一些营养成分,底肥中是没有多少的,根系根本无法吸收到,很容易导致番茄脱肥,加快番茄苗老化。
所以,种番茄还是需要追肥的。
而且施肥不仅要往根部施肥,还要喷一些叶面肥。
根部和叶子同时吸收养分,就像人吃饭和打点滴同时进行一样,效果更好。
五叔还特别强调,小刚现在种的番茄有烂根烂果的问题,赶紧去灌喷一些多菌灵,几天后就逐渐恢复了。
灌喷多菌灵之后,每周淋一遍那些有机菌肥或者有机菌剂,以后就基本上不会出现烂根烂果的问题了,开花结果都会多很多。
听了五叔的一番话,小刚茅塞顿开。
原来种番茄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前真是太粗心了。
他决定按照五叔的方法,好好管理自己的番茄地,争取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其实,种地和做人一样,都要讲究方法。
不能光靠蛮力,还得动脑子。
就像有些人,每天忙忙碌碌,却总是事倍功半;而有些人,看似轻松自在,却总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
这中间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种地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大的成功。